他为中国经济研究奉献一生,桃李满天下为后人敬仰
严中平(1909--1991),江苏安东(今涟水)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曾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从事研究工作。1947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顾问、研究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对中国经济史有研究。撰有《中国棉业之发展》、《老殖民主义史话》等,合著《上海棉纺织工人状况》。
一、战火三迁,坚持研究
严中平先生从1936年开始,不间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直至逝世,历经55个寒暑。1936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接受“太平洋国际关系学会”的委托进行关于中国棉纺织工业问题的研究,该所决定由一位先生和严中平先生合作承担这一项目。次年,在严先生完成江苏南通手工织布业的调查以后,日寇的侵略战火就烧到了上海,从此,先生所在的社会科学研究所便从南京节节西移,1938年三迁至昆明后,工作方能继续。此时,我国的纱厂、棉田已多毁于侵略者的炮火,或沦入敌人手中,原来的研究计划已失去意义。此一研究项目改由严先生独立承担。他修订了原定对棉纺织业进行横断面研究的计划,改为通过对考察这一行业的发展过程去研究中国资本主义发生的历史。
二、酷爱文学,心系教育
中平先生早年酷爱文艺,经常阅读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引导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著作,如郭译《政治经济学批判》、河上肇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教程》、卢那卡斯基的《艺术论》等等。
他相信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他正是为了掌握有关社会发展基础的知识和理论而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的。但当时大学讲堂上教的全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他认为这些知识并没有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因此他努力自学《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他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发现了他所要寻找的真理。从此,他在毕生的研究实践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国历史。
严先生谆谆教导青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中国历史问题。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同时,他清楚地知道,从抽象的理论原则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实际问题的具体结论,是教条主义风气,它定使科学研究走上斜路。他反对捡拾零星材料去填充理论的框架,而坚持充分占有材料,对中外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刻的对比研究,以达到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他认为,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并不懂中文,他们掌握的中国资料不多,所以他们关于中国历史问题的结论不可能句句都是真理。他曾指出经典著作中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具体事例。他主张,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又要根据中国的历史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这个任务主要应该由中国青年去完成。
三、研究经济,培养人才
为了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严中平先生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是在学术界强调经济史科学的重要性,组织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力量。在50年代,他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出发,在1956年7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的一个薄弱环节》一文,指出经济史研究的落后状态将阻碍其他史学研究的前进。
30年来,经济史研究的状况还是比较冷清的。这方面的工作虽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尚远远不能适应历史科学全面发展的需要。严先生认为,经济史研究的薄弱拖住了通史和其他专门史、断代史研究的后腿。80年代以来,史学界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惜措施不力,发展缓慢。所以,他仍不断大声疾呼,为了促进历史科学的繁荣昌盛,目前的迫切任务仍是大大加强经济史研究。严先生认为,队伍太小是经济史研究难以迅速前进的一大障碍,应该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既然高校目前尚未开设经济史专业,那么争取政治经济学或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转而研究经济史是最主要的出路;另一潜力则在于从事通史、断代史研究的同志加强经济史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