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读后小记/杰西卡/2

2022-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借字书友会

      之前看完《金翼》给自己留了坑没有填,没有些读后感。所以现在想起来,很多觉得不会忘的想法和片段渐渐模糊了,因此还是要捡起读完书好歹要写一段读后感和分享读书摘记的好习惯。说起读书摘记,我看完一本书纸面上的标记还是很少的,读《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也是同样,但是标注出来的地方我在写这篇读后小记时,还是觉得每一小段标注部分的信息量都很大。

      这本书初读很难,难在总体架构还是按时间顺序的,春秋战国之前的历史不在“教科书必修”范围内,记得当时老师也是草草带过,对远古时期的历史可以说是毫无印象,因此看许老先生的前几章对我来说就像是很多似曾相识的名词的叠加,但是到后面就较为容易了(特别是到三国部分,因为我最近刚看完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哈哈)。既可以将这本书定义为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历史梳理,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这一概念历史角度的解构。

      许老先生在书中提出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中国这个共同体,与其说是国家,毋宁说是天下,它没有边界...”之所以会形成“中华文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不只是因为我们的身上存在的共同点,不只是因为我们“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同时也因为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曾如此不同,历史的偶然或必然,或自然或人为的因素,使得社会变迁,朝代更迭,有的先祖们曾南征北战金戈铁马带着家人孩子留居边疆,还有的先祖们曾身居要职随着失败的朝廷迁都避祸,当然更多是那些普通人,被大时代裹挟,为了能够存续生命不断告别故土,而百年后,他的子子孙孙便认曾经的他乡作故乡。中国历史上有多个纷争乱世,割据政权,也有少数民族统治中原,但如今,普天之下皆是中国人。这个观点真的很有趣,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独独中国可以做到。

      另外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关于许倬云先生对宋、金、辽的理解,也与教科书上的不同。我们一般将不将金、辽写入中国正史,看作宋朝为正统,金辽则为犯“我”边境的掠夺者,但是却将元代和清代作为中国大一统的朝代去看待。这个观点也很有意思,值得细细思量个中缘由。

      本书乍看好似是说中国是一个兼容并包充满差异的“共同体”,实际上,我认为本书的内核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在进一步了解历史之后去解答“我们是谁?”的问题,也是希望在“审查自己的归属和认同的同时,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这是作者的初心,也应该是中国在飞速发展中,切莫忘记审视自我的警醒。这一内核既是许倬云先生身为知识分子的良心,肩扛家国天下的悲悯情怀,也是我在第一次看许知远采访许倬云时隔着屏幕和老先生一起潸然泪下的主要原因。如果中国知识分子都能怀有这样恰到好处的良心,我相信中国文化总有一天会谦卑地自信起来,文化自信融入血脉也会是可期的未来。

      最后,许倬云先生是真的很爱唐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