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世界教育更好的生活

我们真的懂得快乐吗

2016-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哼哈子

和一个正在读博士的朋友通电话,他有点失落。他参加了今年7月份的华为博士特招,但被拒掉了。

我只能安慰他,华为不要你,说明老天不想让你去那里受苦,留你另有重用呢!

我了解这个朋友,他是个有想法的人,让他失落的并不是没能得到这份工作,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熟悉的一句话,高中作文常用词汇。但经历世事后再去品读,才逐渐明白它的分量。


不如意,就是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或进展。

这样的不如意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十分常见。但我们也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却事事如意,顺风顺水。自己往往是最不顺的那个。

我有个高中同学,他高考去了一所普通大学,非211,非985;研究生依旧在那个学校读;博士去了上海一所C9高校。和我一样,很多之前的同学都很羡慕他,认为他诸事顺利,不断在进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上海出差,两人见面喝了点酒。我对他表示了羡慕与夸赞。他却长叹一声,低沉地告诉我,

他从没有感受过成功的快乐。

我很诧异,认为他在谦虚。

他接着讲道:

高考,他报考了一所985,但因一分之差未能上线,且第二志愿也未能顺利投档,最后在高考补录取的时候填报了一所不知名的大学被录取。

本科毕业,他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报考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但没能通过复试,最后选择调剂回本校继续读研。

研究生结束,他申请了上海一所C9高校的博士,但有一科的考试成绩不足学校分数线,差2分。这次是他联系的导师帮忙为他申请了破格录取,才得以顺利入学。

听了这些,我大概理解了他的感受。

他每一次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外人看的清楚,认为是成功,认为会带给他快乐。但他每一次期望迈到哪个台阶,希望如何迈到那个台阶,我们却从未考虑过


其实,一个人快乐与否,决定于现实是否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发生。成功对于个人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旁观者眼中看到的成功,对于当事者来说或许并非如此。

这让我想到上大学时,考试成绩下来后。学霸会到处抱怨自己95分的成绩,并无限自责。而挂科族则会对自己61分的成绩感天谢地,并犒劳自己多玩几天。

这其中也会有些杂音,认为拿95高分还在那里自责抱怨的,是矫情、是作秀。往往持如此言论的人,并不曾认真地和对方换位思考。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应该能够体会到那些“矫情者”的真实心境。


我有个浙江大学的朋友,他告诉我,在浙大流传着“考败来浙

”这一名句。意思是:考试失败,因而来到了浙江大学。

这种略带自嘲式的幽默说法隐含着他们高远的志向,更展现着这些孩子达观的精神风貌。

不如意,在佛教所说的人生八大苦中应属于求不得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听起来甚是可怕,像是这人生并无多少快乐可言。

林清玄先生曾说,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如意。

不如意,一切起于意,一切还将归于意。

我不喜欢以知足常乐来躲避不如意

一个人,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尤其是年轻人。

一个人,更应该修炼宽广而平静的内心,用以承载和消弭生命中的不如意。

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内心。

它会让你获得拿得起的勇气,

也会让你拥有放得下的魄力。

还会为你带来真正而持久的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