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松弛感(4)

2024-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Helloe

在这种状态下,大家都过得非常“割裂”。生活上对自己极其敷衍,毫无品质可言,但是精神上却时时保持紧绷,不敢松懈。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感慨道,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忙碌症”。

我们把每一天都安排得如此紧凑,却仍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丢失了自己的快乐和初心。

作家苏芩说:“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人生大事,从来不是只有忙而已。

慢下来,静静地去感受一抹阳光,欣赏一朵花开,品味一缕书香。

让生命得到喘息,生活才能更好继续下去。愿我们都能有张有弛,不疾不徐,于平凡之中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学做减法你知道“三七法则”吗?

一部手机,70%的功能几乎是没用的;一间房子,起码70%的空间都是闲置的;而屋子里的用品,70%也都不会使用第二次。

生活中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东西,往往只占少数。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得到越多就越快乐,所以拼了命的去获取、去争夺财富。可到头来才发现,欲望永无止境,人心永难满足。

想要的过多,只会活成柳宗元笔下的蝜蝂,被沉重的行囊拖累,最终毁在自己的手上。

《减法》一书中写道:“少即是多。”

一个人追逐的越少,他获得的便会越多。当我们清空了不必要的物件,远离了外界的嘈杂,也就清除了生活的负累,获得了内心的平和。

《轻松主义》里说:“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在这世上,每个人都背负着重重压力,没有谁比谁更加幸运。有的人之所以幸福快乐,是因为他们把心态调成了松弛模式。

心态松弛了,生活就顺了。“欲寡则心静,心静则事简”。简单来说,就是内心能容纳很多种状态和结果。

不拧巴,不内耗,不做作。松弛感不是懒散享乐,不是躺平摆烂,而是尽力之后的随遇而安,从容淡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