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是一个“优等生”

2020-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妮珍珠

在学习黄静洁的《学习的格局》,有一段说到如何是一个优等生,优等生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在作者眼里,一个优等生除了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清晰的学习目标之外,还需要建立起五大核心能力和品质,是责任心、自律性、专注力、批判性思维和阅读力。

那作者是如何解读和排序这五种能力的呢?

第一,责任心,因为它与学习的主动性有关。无论做什么学什么,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是看不见自己“应该做”的事的,由此会陷入被动学习的陷阱,感受步到任何学习的内驱动力。

第二,自律性,因为它与责任心紧密相连。有美国心理学会的专家们得出结论:孩子能够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必须靠智力优势(长期记忆和抽象思考能力)和非智力优势(内驱力和自律性)平衡发挥作用。

第三,专注力,因为孩子需要专注才能有效学习。科学发现,如果在小学一年级对孩子的注意力缺失问题没有及时干预,会导致孩子错过最基础的学习能力的构建期,对未来的学业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第四,批判性思维,因为独立思考是高阶学习的核心。批判性思维能够把孩子的认知和分析带向更高的思维境界。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自我拷问模式,孩子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来。

第五,阅读力,因为阅读是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一个孩子的阅读力决定了他九岁之后的主动学习能力。

所以培养孩子,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需要父母了解孩子,不断学习,从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