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咖啡故乡非彼故乡——浅读《餐桌上的世界史》
餐桌上的食材日益丰富,但关于它的常识和基础知识却愈发模糊和不清晰。
生鲜冷链物流系统的日益发展,让我们忘记了季节,忘记了地域,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端上日常餐桌都不再是难事。
玉米、辣椒来自南美,西红柿来自地中海,菠菜来自伊朗,胡椒来自印度。蔬菜、香料轮番上演着不同的世界史。
作者大大从四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代食物的演变迁移!曾经历史书上枯燥无味的陈述与日常耳熟的食物交织,也变得生动有趣。
曾记得大学的一堂设计课上,老师这样给我们形容过,设计就是如同制作一个容器,形态!收和放!
而人类第一个容器的出现-陶器(壶)(约1万年前),导致了料理方式的变革,引发了饮食的第一次革命!
料理大致分为三类:生食、加热、发酵;其中生食至今最为出名的是日本的庖刀文化,各类刺身;而发酵,各类泡菜、火腿都属于发酵食物!在这三种之中,加热是拥有最繁多的料理种类,陶器的出现,让加热这一烹饪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最基础的粥和饭,蒸和煮再到炒、爆、熘、炸齐活的八大菜系,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该句段节选自舌尖上的中国)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诠释出无限的可能性。
随地域而调整食材、调料与技术的料理传统,在距今2000年至2500年前逐渐体系化,大致形成了四类料理圈。一是以内陆性为基础的中国料理圈,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特色主食,佐以多样式的酱,搭配各类食材使用。二是善用咖喱、黄油,以羊肉、鸡肉为主食的印度料理圈,其中我们熟识的咖喱非料理而是一种调料,以艳阳色彩的姜黄为底,加入胡椒、肉桂、丁香等30多种香料制成,有点像我们的火锅底料,虽然牛马不相及的2钟食物。三是并不熟悉的波斯(伊朗)及阿拉伯料理圈,视为欧美象征的咖啡,则原产于阿拉伯;四是以面包为主食,森林与地中海孕育的欧洲料理圈,橄榄油、奶酪都是它的象征。
在第二时期大航海时代出现之前,亚欧大陆之间也在持续不断的进行食材的迁移。例如中国的丝绸之路,你我一定想不到其中的一个植物的出现,香菜,这个不可描述的食物,爱的人死心塌地,恨的人避之不及,因其被当做解毒剂、健胃药、维生素补给源,由其故乡地中海地区通过丝绸之路,由骆驼运载着带入中国,以香菜的姿态深深扎根于中国食文化。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史上最大的饮食交流,源于新大陆的玉米、马铃薯、南瓜、西红柿、四季豆、花生、辣椒、菠萝等等耳熟能详的食物被转移到欧亚非,从此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和饮食文化。作为湖南人不得不说的辣椒,一日不可不食焉。以及只有最爱的土豆,怎么做都好吃。这些食材的到来也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和日常生活。
第三个时期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而掀开篇章,包括食品在内的工业制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从世界各地汇集而来的食材通过加工,变成商品,导致食品添加物亦成为饮食的一部分,开始了饮食的第三次革命,罐头、密封玻璃罐也是其19世纪时期的风靡物。
而第四个时期 也是进行时的冷冻食材时代,由于冷冻技术的进步,几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保存一整年,因此人们也可以随时享用到许多食材。当下,对“应季”不再敏感,饱食时代也随之到来,冷链物流系统也不断完善,冷藏及冷冻食品、调理或已调理的食品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进入家庭厨房,而微波炉、冰箱好比其最终的接收器。从方便面到即食米饭再到前段时间火爆的自热火锅,一应俱全,就餐形式也反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再依赖于与家人进食,反而倾向单独进食。餐桌、餐厅这一剧场在更多的时间成为了摆设!在这一时期也爆发了各类问题,从食品安全、到外卖问题频发、再到禽流感,近期出现的猪瘟(调侃猪年猪爆发),甚至引发的各类肥胖症、糖尿病。
在如今快节奏下,好好吃饭、吃好饭都已经有些远离生活,更多的是快餐文化,和形式内容苟同的全国一致小吃街文化。甚至都不记得土豆茄子是属于哪个季节,只因四季都有,餐餐都可吃到。
真希望能有这样的时光,慢下来,春华秋实,享受当季,好吃,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