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老师眼里的《沟通的方法》

2021-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大生

刚加入北京新东方的第一年里,学生和家长对我的打分一直都不高,即便我在课上讲的解题技巧实用性很强,提分效果很明显。

后来我去英国读了对外英语教学硕士,计划再提升一下自己授课的专业性。

一年之后,我重新回到新东方讲台,确实学生和家长对我的评分基本维持在5分满分的评价了,我也很快冲进了教师排名前十。

我认为让学生家长对我的评价发生改变的原因不是我的教学技巧提升了,而是我的心态改变了,我开始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放大他们的优点。

出国之前,我一直觉得学生学习是他们的天职,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只负责把我自己拿高分的技巧传授给他们,我没有义务还要每天夸他们。

但后来在英国的课堂里,我发现每个教授的做法都跟我相反,不管学生说了什么,只要你敢于发言,教授都会有力的说一句“太棒了!”。当然每次都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当我把自己的角色从一位老师转变为学生时,我发现自己每次上课都多么渴望教授能关注到我,我也多么渴望自己每次举手发言都能换来教授的一句“Excellent!”

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同身受那些曾在我课堂上的学生多么不容易,托福考试本身特别难,我不仅没有给他们鼓劲加油,还时常为了防止他们骄傲,漠视他们的进步。

这或许可以帮助他们锤炼更坚韧的意志,但同时也会让不少学生消减了攻克托福的热情。

所以回国后,我的课堂风格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我开始狠狠的表扬每一个学生,即便回答错了问题,我也会努力找出一个优点来肯定,比如:“你嗓门儿挺响亮啊,一下让大家都精神了”。

效果很明显,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放得开了,还经常主动找我聊天,分享他们在学校、家里发生的新鲜事儿。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这种育人风格延续到我现在开公司带团队,每天早会都会有一个分享环节,每个团队成员都要表达近期的学习或者工作心得,这也是我看到并肯定他们每一个人的时刻。

管理学上说: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个人能力-心理负担。

也就是说,一个人实力再强,但情绪不对,心理能量不够,是没有办法发挥出潜能,拿到好的工作成果的。

所以夸人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本质是一种极致利他的行为,只需要几句话,别人就会因为你增强自我满意度,提高做事执行力,拿到了更好工作结果,还有比这更容易的助人行为吗?

所以,正如《沟通的方法》一书中说:修炼自己的“肯定反射”,让积极回应成为自己的本能,也成为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标签。

但随着人们现代观念的觉醒,你会发现人人都成为了夸人能手,很多人听多了这类话也开始变得麻木了。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赞美之词从他人中脱颖而出呢?这里推荐一个落差赞美法。

比如:同事从家带来自制烘焙饼干供大伙享用。这时候单纯的“好吃”已经很难让对方有所触动了,因为只要吃了的不管好吃不好吃都会用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如果这时候你说:“我原本以为你就是一个工作狂,心里只有工作,现在才发现你这么全能,真是没想到呀”。

这样一句落差式的赞美既让对方成就感满满,又让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你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重视,自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才叫夸人夸到了别人心里头呀!

————

用书法结构:

【书摘】

修炼自己的“肯定反射”,让积极回应成为自己的本能,也成为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标签。

【分析】

管理学上说: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个人能力-心理负担。

也就是说,一个人实力再强,但情绪不对,心理能量不够,是没有办法发挥出潜能,拿到好的工作成果的。

所以夸人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本质是一种极致利他的行为,只需要几句话,别人就会因为你增强自我满意度,提高做事执行力,拿到了更好工作结果,还有比这更容易的助人行为吗?

【案例】

刚加入北京新东方的第一年里,学生和家长对我的打分一直都不高,即便我在课上讲的解题技巧实用性很强,提分效果很明显。

后来我去英国读了对外英语教学硕士,计划再提升一下自己授课的专业性。

一年之后,我重新回到新东方讲台,确实学生和家长对我的评分基本维持在5分满分的评价了,我也很快冲进了教师排名前十。

我认为让学生家长对我的评价发生改变的原因不是我的教学技巧提升了,而是我的心态改变了,我开始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放大他们的优点。

出国之前,我一直觉得学生学习是他们的天职,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只负责把我自己拿高分的技巧传授给他们,我没有义务还要每天夸他们。

但后来在英国的课堂里,我发现每个教授的做法都跟我相反,不管学生说了什么,只要你敢于发言,教授都会有力的说一句“太棒了!”。当然每次都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当我把自己的角色从一位老师转变为学生时,我发现自己每次上课都多么渴望教授能关注到我,我也多么渴望自己每次举手发言都能换来教授的一句“Excellent!”

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同身受那些曾在我课堂上的学生多么不容易,托福考试本身特别难,我不仅没有给他们鼓劲加油,还时常为了防止他们骄傲,漠视他们的进步。

这或许可以帮助他们锤炼更坚韧的意志,但同时也会让不少学生消减了攻克托福的热情。

所以回国后,我的课堂风格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我开始狠狠的表扬每一个学生,即便回答错了问题,我也会努力找出一个优点来肯定,比如:“你嗓门儿挺响亮啊,一下让大家都精神了”。

效果很明显,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放得开了,还经常主动找我聊天,分享他们在学校、家里发生的新鲜事儿。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这种育人风格延续到我现在开公司带团队,每天早会都会有一个分享环节,每个团队成员都要表达近期的学习或者工作心得,这也是我看到并肯定他们每一个人的时刻。

【行动】

随着人们现代观念的觉醒,你会发现人人都成为了夸人能手,很多人听多了这类话也开始变得麻木了。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赞美之词从他人中脱颖而出呢?这里推荐一个落差赞美法。

比如:同事从家带来自制烘焙饼干供大伙享用。这时候单纯的“好吃”已经很难让对方有所触动了,因为只要吃了的不管好吃不好吃都会用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如果这时候你说:“我原本以为你就是一个工作狂,心里只有工作,现在才发现你这么全能,真是没想到呀”。

这样一句落差式的赞美既让对方成就感满满,又让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你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重视,自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才叫夸人夸到了别人心里头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