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扬集(诗 散文园地)

【听课笔记及心得】沈念:我们正在失去什么——谈小说的阅读和写作

2022-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南飞雨燕
毛院走廊

听课笔记整理:

一个老师推荐的书目或许在不经意中就改变了一个写作者的阅读习惯,阅读认知。

失去:人生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人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有莫名的惆怅。

关于阅读,读古希腊神话,伊卡洛斯得到了飞翔的自由,最后却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所以,一个人要追寻真正的自由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没有谁可以无止境地得到,永无止境地失去。一个人的得到和失去永远是平衡的。一个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它的虚与实,生活性与艺术性,景与物,都会有一个平衡。当这个平衡达到饱满而和谐的状态时,它会得到认可。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作品就会陷入误区陷入迷障。

文学世界,我们应该守护什么,期待什么?这个话题宽广而模糊。

文学就是帮助我们将不便于直接表达而又是内心最微妙,最接近生活的情感传递出来。我们要用文学去呈献世界,表达生命世界。有了这个意识,才会用自己生命的体验去呈现。要洞悉文学的秘密便要通达周围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共享一个生命世界。

而失去是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伴随我们一生,你将这种变化真正传达出来了,你就是一个区别于普通写作者的人。

关于阅读写作中的“失去”,有三个关键词。

1、 信任。

作品中的信任来自哪里,如何去建立它?可能是来自语言,也可能是故事,也或是作者本身。

信任在小说作品中非常重要,它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契约,是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小说中的人穿的衣服,语言,吃饭做事等都是有讲究的。经典作品要反复读,读它的细节。自己写的小说要使别人产生信任,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除了你自己的一手经验,还要去琢磨别人的二手经验,并琢磨着将二手经验变为一手经验。不在细节上露马脚,就不会失去读者的信任感。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它是建立于现实之上的。材料必须从真实中取得,经得起推敲。在现实中有所依托,才是读者需要的。比如韩少功老师的作品并不是单编一个故事,而是有广袤的思想。有东西为依托,才能站得更高。

小说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不只是故事,故事的真实性,故事里人物的情感,都可以去还原。

在阅读中发现写作的秘密,发现其精湛微小的细节。比如巜包法利夫人》,米兰·昆德拉评价:“直到《包法利夫人》的出现,小说的成就才赶上了诗歌的成就。”(李建吾译本特别值得推荐阅读)欧洲此前故事的传播依靠诗歌。透过年代还可以从中看到生活看到物象:床和钟在哪里,指针走到什么时刻等等。

福楼拜还非常注意语言,对人物的对话处理很仔细,有一段多人对话写了三个月。对场景的描述特别到位,这些在电影中,对故事人物与情节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我们在写作中带着这样的意识去写,才能让读者对作品产生信任。

小说是虚构的真实。写一个人一个事,其来龙去脉在写作中把握真实的逻辑,读者就会产生信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当专业性融入文学性融入你的文字,作品就会非常饱满。

一个文学作品里人物没有立起来,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经典作品,经典小说,是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的故事。小说家是一个观察家,下笨功夫,将作品中每个来处都写清晰。作者都是懂生活的专家,细节决定一个作品的生命力。一个走得远的作家,需有笨拙,朴素的品质,将生活写细,写透,写实,从坚实的大地上生长出来,才经得起读者的推敲,经得起文学的考验。作品里的人物要是从自己的生活以及生命里长出来。得不到读者的信任,归根结底还是下的笨功夫不够。

而写什么,怎么写?我们现在不缺题材,不缺讲一个什么故事,最重要的是缺怎么在写的题材上下功夫。

一个再伟大的作家,一个专家,都只能成为他熟悉领域的专家。作家你不去做研究,你无法写出跨度几代人的情感和细节。细节是写作中无法绕开的部分,一个细节不真实,几个细节有露洞,就没有真实感。

细节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其实也是建立的精神的真实。有专业精神和实证精神的人是不会在细节中出问题的。特别是好的探案小说的细节,非常真实,情节缜密,精神上也真实。真实的细节,让作品血肉丰满,让人产生真实感。

2、 耐心。

小说是讲述故事,要做一个耐心讲故事的人。巜一千零一夜》就体现了讲故事的魅力,还有讲故事给国王听的女子的耐心。

小说里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有迂回,你不要急于将故事的结果讲出来,那是没有讲故事的技巧,故事也难以讲长。你需要读者耐心地看、听。小说中自洽的逻辑没有建立起来,是不会编故事的根本原因,是没建立自洽的逻辑。中间要有停顿、迂回,深入的挖掘,不是流于表面的故事形式。为什么有的人讲话你愿意听期待听?因为它没有一下子把结果告诉你。

小说的合理性,依据现实的经验来判断。完全复制生活不是小说的本意。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建立一个更大的逻辑,让小说叙事的美学成立,需要我们对故事的架构,过程的讲述中有章法,结构和节奏。如果拘泥于现实,很难创造出超越生活的艺术。

怎么样让人物走到该有的地方,不是一下子达到的,中间有一个走的过程,要有耐心地把走的过程写出来。人物内心的张力、冲突要写透。比如巜贫嘴张大民的幸福》。

好的作品不能有风景描写的缺失。它是过程,是无法省略的。风景描写在优秀的作品中是标配,是情节的铺展的背景,和情节是混然一体的。比如契科夫《草原》,少不了对草原风光的描写。比如巜岳阳楼记》,前段很多是写风景,最后引出感悟。如果没有风景的一路铺呈,就不可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经典的感悟,如果直接抛出这个感悟,它也不可能成为经典。

风景描写在某些网络作品或低层文学阅读者中会认为多余,他们忽略而跃直取结果,这是不尊重创作者的劳动的,但影响不了好作者。

经典作品流传的因素,是因为有很广的文学呈现。

好作品的缺失实际上在于写作者内心变得越来越荒芜,眼睛看不到,会造成了心灵的缺失和空洞。好的阅读广泛的阅读会打开你的知识面,对社会的认知区。

风景是氛围,也是故事的一部分。惜墨如金的名家也不惜去写风景。

写作是需要耐心的精神事业。耐心看、耐心听,耐心体会。对你周围的生活有耐心,你的写作就是写你的周围。当作品和生活发生断裂的时候,也是它远离文学的时候。

3、 野心。

曾听有市级作协作家说:能在巜湖南文学》发表一文就死而无憾。从某些方面,我为他悲哀。

你的追求和目标也是你的动力所在。怎样在写作上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发表的刊物要一个一个去占领。阎真老师讲课曾叹气,看不到你们的野心。

文学的野心是指竞争的心,创作热情与同步的人比高下比输赢的心。有野心,有竞争,才会进步更快。

回顾我们文学的历史。文学的潮流在每个阶段都有,都有流变,也是写作者的求变。没有变化就没有文学史,引导流变的人也是有野心的人。如果按过去的人的路走在,是老路。怎么继承,和创新?文学作品虽不排序,但分优劣。

你创作的激情和念头不能少。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创作才能快一点,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内卷与佛系不可取,这方面,网络作家很努力。

文学的追求止步不前的时候就是低谷,文学就是要不断有作品出来。

野心是一种写作精神。精益求精,深入生活,不能墨守成规,虽然墨守成规很稳。相比之下,探索者比墨守成规者更具有挑战性,失败性。但文学不是一蹴而就,是一辈子去探索的长跑。

探索者需要勇气,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确立一个自我,自我是作品中最核心的展示。作为一个写作者需要一个更大的自我,“我”要足够大,时刻意识到每一个我都是时代的我,事件的我,通过这个“我”来讲述这个时代和生活。而不是个人的喃喃自语,可有可无。

一个作家的毕生就是创造一个伟大的自我,在一个更大的领域将自我建立起来。“小我”“大我”“超我”。“超我”是一个孤独的自我,信仰的自我,以及自我完善的自我,这是站在人的共同的情感体验之上建立起来的。

失去自我的写作,是失去活力和筋骨的“自我”在自说。

安于对日常美小温暖当大境界去写,重复自己,他人,前人,用陈旧的修辞陈旧的故事讲一个陈旧的世界,陈旧的道理,文学不需要这样的写作。

作品中最重要的是“看见”,你对人间烟火的观察,你对众生的观察。有些写作是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保持独立的有我,有大我的写作,才是有前途的写作。

学文学就是学做人。决定你走多远的,是一个人的胸襟。

“谁要见过这个世界的边界一次,他就会锥心地感受到自己遭受的禁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说。

写作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是技巧,是智慧和精神。你有了一种野心,才会更好去创造一个物质和精神世界。

创作要有激情,才能持续创作,不断创作。愿你们做文学中人,不做文坛中人,成为文学瀚海的一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听课心得: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才是永恒不变的定律,不断变化即一种不断失去,所以写作就是去写那些失。而失与得是守衡的,文字书写将变化的瞬间写好了,就留下了新的永恒的美好。谨记读者的“信任”,自己饱含“耐心”,燃烧自己内心的“野心”,去写作。在小说写作中把握虚构的真实和逻辑的真实,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一个更大的逻辑,让小说叙事的美学成立,让自己讲故事的架构过程有章法、结构和节奏,写更多更好向经典靠近的作品。

沈念简介:湖南岳阳人,湖南省作协副主席。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十月》《芙蓉》《天涯》《大家》《钟山》《莽原》《青年文学》《小说界》等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入选《旗——2005中国青春文学风云榜》《新散文十五家》《布老虎散文》《新散文百人百篇》《散文年度精选(2003年,2005年卷)》《2004年中国青春文学作品精选》《2006散文随笔新选》2008年中国散文佳作榜等20余种选本。 《时间里的事物》(2008年卷散文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巜大湖消息》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课堂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