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我是认真的-也说隔代教养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内心有热爱的潘潘

       最近这个话题总被提起,我也有点话想说:

      这段关系里,你扮演什么角色?

      身边很多家长朋友,一边抱怨着隔代教育的弊病,一边又任由其发展,一句没办法真的让人好痛心。作为孩子的爸妈,从内心有没有掌握养育孩子的主动权,界限是否清晰,孩子的养育到底谁负主要责任。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你想要如何改变,不懂不会就多学习多琢磨。

      更可恨的是有意识的不作为,宝爸宝妈自己懒或拿工作当借口,不敢承担或不愿意面对孩子因为自己甩手给老人而出现很多行为上的偏差,拿老人说事,让老人背锅,这锅老人背不起啊~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自己在关系纠缠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所谓旁观者清。看看我们到底是旁观者,参与者,还是主导者;是受害者,迫害者还是拯救者,有助于我们很好的觉察自己。

      这种纠缠中,博弈的到底是谁?

      与父母辈的矛盾的解决,个人认为取决于宝爸宝妈们如何处理与权威(父亲的象征)还有爱(母亲的象征)之间的关系,这是与旧有家庭模式说再见或者说重新审视的过程。一个习惯了的在父母面前扮演的角色确实很难改变,会有很多撕扯。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家长们不断的自我成长和觉醒,才能温柔又有力,用心不费力的化解矛盾。

      这场较量下,焦点到底该在哪?

     回归理性,育儿的关键在于亲子关系,也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焦点不要总放在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矛盾上,会分散注意力,更会搅乱思绪,影响情绪。一个小妙招帮你拉回思绪,在老人们提出意见的时候,如果确定我们是对的,就坚持;如果不确定或怀疑是错的时候,别急着发火,平静而又温和的问问老人:您真的确定这样对宝宝是好的吗?老人自然要仔细掂量,能否承担后果,谨慎又理性行事了。选择权交给了他们,就不是和我们之间的权利争夺和较量了,而是平等的以孩子为中心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了。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休产假期间,在婆家坐月子请月嫂,遇到问题,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我就到处学习。到最后,经验丰富的月嫂也要问我怎么办。

      宝宝一个多月后回到我爸妈家,孩子很闹腾,又不会说话,外公外婆的一些方式方法对孩子无效。我通过观察和学习摸索,慢慢掌握孩子的规律,比如什么样的哭声代表什么需求;孩子有委屈情绪了怎么安抚,争取做最懂自己宝宝的妈妈。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经过一两件事情,自然而然,老人们就都听我的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毕竟我当妈妈只有半年的时间,很多事情还没经历,不当之处欢迎赐教和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