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这样买房必涨——100万损失验证的买房真经
2017.10.21 10:40* 字数 2324 阅读 295评论 0喜欢 5赞赏 1
不是标题党,是本人实实在在的两次换房损失了100多万的教训;此外,这篇文章也借鉴的一位房产大佬(李俊怀,房地产华南KOL关键意见领袖)在地产界多年的经验总结。
一、房子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观念:房子不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堆砌成的建筑物吗?至于要卖那么高的价格吗?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房子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房子意味着家
这应该是房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最重大的意义,正所谓有房才有家,有家更幸福!
房子意味着资产
毋庸置疑,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一套房子代表着一笔可观的资产。
房子意味着归属感
因为和户口挂钩,从感觉上来看,买了房子才算是这个这个城市的人。
房子意味着身份与资源
房子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可以上什么样的学校,也决定了你和什么样人做邻居。某种程度上,房子意味着资源。
总之,房子既然是用来住的,是家的载体,是爱的归属。中国人几千年的情节所在。在中国,买房是家庭的刚需,是再贵也得买的必需品。
二、房产投资VS股票投资
房子对中国人的意义重大,除了自住,它已经成为除了股票之外,适合中国老百姓投资的另一大产品。
盈率:10% VS 90%
作为投资品,以过去十年为参考。
股票投资者赚钱比例:10%
房产投资者赚钱比例:90%
当然,这和过去10年的股票与房产的周期有很大关系。但是,从这两个差距较大的数据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房产投资相对于股票投资,对投资者的要求则更低。是大部分老百姓可以参与的资产保值、增值、能跑赢通胀的产品。
投资回报:18 VS 4
以过去10年作为投资周期,我们看看房产投资与股票投资两者的涨幅差距。
深圳10年涨幅
假如在深圳按照均价9300/㎡买了100㎡的房子,30%的首付(28万左右)买了一套房子,2016年以534万卖掉,假设租金可以对冲贷款。
投资回报率=(534-28)/28=18倍!
虽然从房子单价上看只有5-6倍的增幅,但考虑到银行贷款的杠杆作用,资产增幅竟然可以达到18倍。

股票定投10年
假如你购买了年化复合增长为15%的股票,长期投资10年,你的涨幅是4倍
关键的是,18倍是按照深圳平均房价涨幅计算,即大部分人都能把握的机会;而4倍的股票则是少数人(10%)能够把握的机会。两者的投资收益差距之大,实在不敢恭维。
三、暴涨后的房子还能买吗?
如今北上深的核心区域房价已经超过10w/㎡,广州也从2016年进入报复式的增长。很多人会有个疑问,已经涨了那么离谱了,房子还会涨吗?房产泡沫那么大了,会不会步入美国、香港曾经的“崩盘”?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从投资角度看,要考虑到最坏的打算,泡沫破裂后会怎么样呢?
以史为鉴可以知未来,从房地产的历史来看,美国、日本、香港的历史反倒比我们长一些,美国123年,日本约50年,香港30年,中国仅不到20年。

美国房价走势

日本房价走势

香港房价走势
从美国、日本、香港的房价走势来看,有两大特点:
1)虽然都经历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大跌,但毫无例外,在今年都冲出了历史新高;
2)上涨时段远大于下跌时段(美国涨98年,跌28年),有些大跌,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赶不上。
相对于“崩盘”,你最大的损失可能是没及时买房
四 必涨房最核心的要素
如今中国的房价确实比较高了,再不会出现过去的10年闭着眼买房都能赚钱的黄金十年了。但即便遇到类似08年的金融危机,有些房子的抗跌能力就是很强。当然,在牛市周期,这些房子的涨幅也会跑赢90%的房子。这些熊市跌的少,牛市涨的多的房子都有哪些特点呢?
从重要程度排序,有以下5方面。

决定房价的5大因素
从图表中能很清晰的看出,决定房价的最核心因素是:地段!地段!!地段!!!

地段为王
五 这样的地段:不涨都难
地段即你买的房子处于城市(区域)的哪个位置,房子在哪里决定了房价的天差地别。
同样一瓶矿泉水,放在超市卖2元,放在酒吧可以卖20元,这就是地段的价值差异。

矿泉水的地段宿命
必须面对的真实数据

北京VS石家庄
从不同城市来看,同样是房子,北京与和他相差仅300km的石家庄就有天壤之别。

北京地段差异.jpg

上海地段差异.jpg
以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为参考,核心地段的房价是郊区的5-6倍;此外,核心区的涨幅也跑远远赢郊区。
选择地段的标准
1)选城市
城市的大小及特点决定了资源及人才的配置,这些是决定房价的核心要素。以下三个原则要牢记。
一线城市:可以买
二线城市:挑选买
三线城市:慎重买
2)选城市核心区
标准一:离CBD、市政府的距离近
政府重金打造的地方,会有最优最全的资源集中配套,比如商务、学校、交通等,看看深圳的市政府周边就清楚了。
一线城市,好的地段,一般不要离CBD超过15km
一句话,这里的房子再贵都有人买,因为周围上班的人很多事类似腾讯、华为的高净值人群,一些中高层靠分红年收入都在200-300万。
标准二:新的、有发展的城市规划区
很多CBD周边的房价已经高到大部分人买不起的地步,还有一些价格稍微低的次核心区域也值得买。

国家级新区
很多CBD都是之前国家规划的核心区发展而来的,例如上海的浦东新区以及广州的珠江新城。
但针对这些新区,要认真分辨,避免类似“鄂尔多斯鬼城”的投资大坑。
一个城市的新规划区有没有发展空间的判断标准之一:有没有核心产业支撑,有没有好的公司进驻。
敲黑板:武汉的光谷新区就是为数不多的新区规划最好的地段之一。
标准三:区域排序
CBD区域:商务的功能大于居住
闹市中心区:一个城市内最繁华的区域
次繁华生活区:靠近闹市,又有一定距离(6个地铁站左右)
好环境城市老区:居住氛围非常不错的老城区
城乡结合郊区:城市建设的边缘,城市与乡镇结合的区域
交通好区域:里CBD比较远,依靠快速交通进入城市时间并不长
选择优先级从上到下逐渐降低。
标准四:小窍门
如果有星巴克入住的地方,那一定不会是差的地段
如果没有全国餐饮大王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说明这个地方已经偏僻到没有朋友了。
宁选“老破晓”、不选“远大新”
100万买来的教训验证
没跟上李嘉诚、没理解地段的价值。虽然07年就在深圳买房,但由于违背了地段为王的逻辑,导致07年从买深圳房到10年换东莞的房,再到17年买回深圳的房。中间损失了100万多玩。
这是真金白银的教训,这里再强调一句:地段为王!地段为王!地段为王!
总结
房子对于中国人是家的象征,是刚需,无论多贵都是要买的;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房产投资盈率大于股票,是抗通胀的最优产品;
相对于“崩盘”,你最大的损失可能是没及时买房;
决定房价的五个标准:地段占、配套、学位、户型、邻居
地段选择的标准:一线城市、城市核心区域、国家规划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