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霸业是怎么来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全靠一个字“借”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自曹操在老家陈留散尽家财、招兵买马,首倡义兵讨伐国贼董卓开始,一生南征北战三十余年,先后取得了剿黄巾、讨董卓、灭吕布、顺黑山、降张透、破袁绍、平凉州、征乌桓、迫荆州等无数战役,最终一统汉朝北方,实现了天下三分有其二的霸业。
如果要问曹操成就霸业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答案就一个字:“借”。
一借诸侯讨董卓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87577/dd9073a3a7f2f038.jpg)
据《三国演义》描写,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春正月,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回老家陈留后,散尽家财,招兵买马,高举讨贼大旗,首倡义兵,号召天下各路英雄共同征伐董卓。随后,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等十七路诸侯纷纷响应,再加上曹操的本部人马,共计关东十八路诸侯汇聚一处,共同对付国贼董卓,最终逼迫董卓逃离帝都洛阳,迁都长安。
虽然,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讨伐董卓的是十二路诸侯,演义中所说的公孙瓒、陶谦、马腾、孔融等诸侯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曹操也不是首发义兵,而是后来才加入讨董联盟。但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讨董内容却同演义中的情节基本一致。
二借天子令四方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八月,部将杨奉背叛李傕,率领本部军队簇拥汉献帝及百官欲返回东汉帝都洛阳。曹操接到太尉杨彪的传信后,紧急召开高层会议,讨论执行方案。会上,董昭和荀彧坚决支持曹操迎回献帝,以取得政治上的制高点。为此,曹操迅速出兵洛阳,杀退韩暹,招降徐晃,逼走杨奉,“救”出天子。同年九月,曹操接受董昭建议,以许都钱粮丰足为由,迁汉献帝及文武百官于许县,后改为(许昌、许都),自任大将军。
此后,荀攸、郭嘉、杜袭、赵俨等才智之士,或闻讯、或受荐、或避难,纷纷投到曹操麾下,从此曹操真正走上了“任天下之智力”平四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征伐之路。如:二虎竞食之计(欲使刘备、吕布相并)、驱狼吞虎之计(令刘备讨伐袁术,为吕布袭取徐州创造便利,后计成)等,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代表之作。
三借一头稳军心
公元197年 (建安二年),曹操率领十七万大军征伐袁术期间,由于粮草日常消耗过大,又逢当年大旱,各州郡粮草保障不足,军中粮草已然告急。为此,任峻部下粮官王垕及时向曹操进行汇报。曹操回复,可先用小斛分之,以解燃眉。王垕听后,担心军士作乱,但曹操却说你不必害怕,我自有主张。之后,王垕便按曹操所讲,进行小斛分粮。结果,正如王垕所料,各军怨声四起,士气低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87577/dccace52176cb75e.jpg)
曹操闻讯后,密召王垕入帐,说想借王垕一物以安军心。老板如此看重,王垕自然高兴回应,但凭丞相吩咐。这时,曹操突然回道,欲借汝头以示众耳,但汝之家人吾会照顾。就在王垕错愕之际,便被军士拖出帐外,一刀斩首。自此,军心方定,随后获胜。
四借头发严军纪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积极推行屯田兴农之策,辖区百姓纷纷响应。在此期间,曹操准备二次征伐宛城张绣。由于大军行动需要经过一片麦回,所以曹操下令骑马将士牵马而行,步兵将士扶麦而过,不得毁坏麦田,违者严惩。
正行间,曹操身旁麦田中突然飞出一只野鸟,因惊吓曹操所骑马匹窜进了麦田,踏坏了一片麦田。为此,曹操招来主簿商议如何给自己定罪。主簿回禀,自古以来刑法不上大夫。但是曹操却说,自己定的军律自己犯,没法服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87577/d7441fb45f09fcb0.jpeg)
这时,谋士郭嘉提议,何不割发权代首。闻此,曹操眼睛一亮,随即拔出佩剑,割下一缕头发,令卫兵传示全军,言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是一军之主,所以割下头发暂替其罪。
此后,众军皆惊,无有敢犯者。老百姓见之,尽皆称颂,跪拜谢恩。
五借飞龙观隐龙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曹操、刘备消灭吕布后,一同返回许都。期间,曹操一直想知道刘备的野心有多大,奈何刘备一直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内敛,不知其心。因此,在一次“青梅煮酒”的宴席上,曹操激情吟唱: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言之。谁知,天公作美,这时正好下雨落雷。机智的刘备便落筷于地,言被雷所惊而落。至此,天真的曹操认为刘备胆心,已无枭雄之志,随戒心稍减,却被刘备寻得空子,离开掌控,如鱼入大海,鹰上九霄,终成大患。
以上仅为曹操征战天下时的少许之 “借”,可能还有许多所“借”经典以待大家共同发掘讨论。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