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9月25日,电影《夺冠》上映,我有幸去看了首映。
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我被这种精神震撼了:不怕吃苦,永不放弃!我们的民族需要这种女排精神,我们的国家需要这种女排精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女排精神!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郎平这个角色,她是女排精神的集中体现。电影通过三场比赛,深刻的刻画了郎导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一场,1980年大阪世锦赛中日对决。
这场比赛,奠定了女排精神的基础。经过10年“文革”,中国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急需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中国体育,无疑是这场改革的先锋。所有的运动员,所有的中国人,都需要一块金牌,来振奋士气。可见当时女排姑娘们的压力,我看到姑娘们没日没夜苦练球技的场面,不禁潸然泪下。
18岁的郎平,当时刚来到国家队,连摸球的资格都没有。可是,她不怕吃苦,刻苦练习,她说:“我来到国家队,身高比不过别人,球技不如别人,以前我觉得自己特别能吃苦,现在连吃苦都吃不过别人,我再不刻苦训练,还能做什么?”最后,在全体女排姑娘的努力下,中国女排最终战胜日本队,并由此拉开了女排“五连冠”传奇的序幕。
第二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对决。
郎平是美国队主教练,她用英语指挥着美国队员,她的老朋友陈忠和是中国队主教练。一边是家国感情,一边是职业伦理、体育道德。该何去何从?郎平平静地做出了忠于排球的选择。
结果可想而知,中国队输掉了比赛。赛后,很多中国人都骂郎平,说她卖国求荣。郎平顶住压力,同年辞去美国女排主教练的职位回到国内,并很快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但彼时的中国女排,已经连续失去多场比赛,被外界流传已沦为二流球队。郎导接任后,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她希望现在的队员不要像她们当年一样,把冠军看的那么重,得了亚军就像失败一样。希望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快乐打球,打出姑娘们自己的风格。
第三场,2016里约中巴(巴西)对决。
巴西队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球队,加之又是东道主。比赛前,所有的人都说,中国队和巴西队简直不是一个水平的球队,甚至传言,比完第一场淘汰赛,郎平就要带着她的队员离开了。
巴西队来势凶凶,中国队连输两场,终于第三场,在郎导的精心指导下,搬回了比分。接下来郎导不断调换队员,让对方摸不清招数,中国队终于打开了局面。最后一场,郎导灵活用人,被传为“神用人”,战胜了巴西队。接下来,女排姑娘又先后战胜了荷兰队和塞尔维亚队,最终夺得了里约奥运会的冠军。当五星红旗在战场上冉冉升起,耳边想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全场肃静,队员们泪眼婆娑,热泪拥抱。
这一刻,我想说,姑娘们,你们真棒!我们的《国歌》真好听,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好听的歌曲了,没有之一!
三场比赛取舍精当,又意义非凡,既观照了中国女排四十年来的跌宕起伏,连缀起来又完美衔接了剧情的起承转合。
电影不仅显示了高超的时局韬略,也展现了对现实分寸感的精确把握。高潮之处,高高跃起,雷霆一击,直击泪腺;难言所在,则点到为止,留有余味。
尤其感动的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郎平临危受命,回归中国女排,执掌帅印,面对彼时士气萎靡的球员,她唱的不是高调,而是选择走近她们,“你们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排球?”而今她的继承人,朱婷饰演的朱婷本人大声吼道,“成为你!”
电影看完了,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生活在小康社会的我们,太需要这种精神了。也许你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也许你也有被困难压倒的时刻,也许你也有破罐子破摔的时刻,想想这群姑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