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是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运营能力的
最近一直在面试,公司发布了运营的相关岗位,安排有N多人面试,但面试结果都不如人意。面试过程中候选人侃侃而谈,自我感觉非常好,但作为HR的我是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你做过什么?如何运营原来的产品?效果怎样?这一个个的问好的堆积,导致了你连复试的机会都没有。很多候选人也有疑问,觉得我表现挺好的呀,怎么就没有消息了呢?那么我来说说,HR面试运营过程中关注的是什么?
1.有最合理的方案
有很多人面谈过程中大谈特谈如何运营,但对于公司实际情况考虑较少。当HR问到方案执行结果的时候,他们传达的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领导不认同方案没有落地;
②虽然有落地,但因为技术等方面效果追踪不到;
③虽然有落地,也有追踪的效果,但告诉HR一个跟预算不太相符的结果。
一般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基本上是不会予以安排复试的。
因为,落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一个运营牛逼与否的标准之一。
作为HR,我是结果导向的,我不需要知道你是如何想的,如何规划的,我只想知道你做过什么,效果怎样,总结方案中不足是哪些,下一次如何改进,这才是真正的动力。
几乎每一位运营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设想,但没有哪个公司会给你绝对理想化的支持,你都需要考虑费用、需求优先级、人力和时间成本、开发周期等。
再加上每个公司都有自己复杂又独特的情况,所以运营想要落地自己的设想,就必须在这些复杂的问题中找到一条可以走通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有一些妥协,也要为一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那条路。
所以,运营必备的素质不是提出最好的想法,而是有最合理的方案。
2.落地能力是核心
如果在面谈中HR了解到你在原岗位上提出过合理的方案并已落地且效果还不错,那么恭喜你,至少你目前可以得到复试的机会了。
其实,运营发展时间较短,起步也晚,完成很多职责边界不清晰,也没有一套比较权威的方法论,经典又可复用的案例也很少。
运营更重视落地能力,规划能力很重要,但没有落地能力那就是个零。
对于运营来说,从执行到获得收益(最后一步)是最考验人的,有很多人一直迈不出这一步。就好比做销售,有很多销售都看似很努力,电话联系和出门拜访很多客户,但最终就是没办法签合同,这差的最后一步,其实是决定性的。
落地能力,不能是过于形式化、流程化的执行方式,而是具备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营要低成本的试错,去验证推断的模式是否可行。在验证可行后,再将这个模式产品化功能化。
如果在落地过程中没有这一步,那风险就太大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就有可能让产品置于死地。
如果在面谈过程中,你有向HR传达这方面的思路,那么在推荐复试的评语上对你的评价相对会高一些。
3.找到增长点
运营的最核心职责,就是带动增长。不管是用户数还是交易额,具体因产品定位而异。
当你拿到一个产品的运营工作时,不是先系统化的把所有工作梳理一遍,也不可能很快顾及到每个角落。最重要的是分析产品当前的状况迅速找到增长点。
所以建议面试前要去详细了解下你所应聘的公司产品,它是在运营的哪个阶段,它目前所期望的是哪方面的突破。一般情况下,运营时间越短的产品,增长点基本都是用户数量上;运营时间较长的产品则比较重视交易额的增长。如果两项指标都不高的情况下,则以增长用户数量为主。
抓住这个最核心的问题,集中火力猛攻,获得成效,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系统化梳理。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公司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凡事要先分清主次,再投入资源。
当HR了解到候选人对公司目前需求比较了解,且在原岗位有比较好的方案及落地情况,那么你至少可以在复试前能通过HR给主管领导留下一个相当好的印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可以面试成功,毕竟这是双向选择。谁也预料不到主管领导对你的要求自己你对他的期望。
最后祝愿所有面试运营的童鞋们,能够找到一个与自己运营水平相匹配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