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现今我三十多岁,以前从未思考过女儿是怎样一个角色,而近几年这个问题令我困惑不已,有时还夹带着痛苦。
女儿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小时,兄弟姐妹一起在田地疯跑,躺在刚收割完的稻草上数星星,一起上山采摘杜鹃栀子花作菜,上山爬树采蘑菇,下水抓鱼挖泥鳅。男孩和女孩似乎是一样的。
儿子和女儿这两个角色似乎也相差无几,成绩好会得到夸奖,犯了错一样罚跪、挨藤条。
在冬天,爸爸骑着摩托送我们去10公里以外的学校上高中,我们都可以把头扎进父亲的后背里,躲避尖刀似的烈风;每月,月底回家,妈妈会烧我们最爱的菜肴,不断啰嗦再多吃点;高考前心理压力过大,用学校的公用电话拨给妈妈,还没说话就哭得唏里哗啦......等挂了电话,擦掉眼泪,热情洋溢地走进教室。
外出求学期间,儿子和女儿似乎也没有区别。一年相聚一两次,大家一起时吵吵闹闹,各自诉说着自己大学所在城市的见闻,谈论自己的观点想法,偶尔也会有各执己见。争争吵吵总能凝聚着一家人。从未想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各自有自己的家,各自为政,不再争吵,会与那个永恒的家永远脱离。
刚结婚,那时也没有思考过:女儿是怎样的一个角色?事实上,或许从女人踏入婚姻殿堂那一刻开始,已不再属于之前的那个家了。但环境的变化发展,总提前于认知。婚后我并没有立即意识到,那个家不再属于我。
女儿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家里大小事务,已不再需要作为女儿的我们参与,我们最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交叉的金钱部分,父母会主动与我们分割清楚 ;儿子的家,他们能当成自己的家,女儿的家她们是客人;女儿只能在语言上安慰,受婆媳矛盾之扰的妈妈;只能在经济上辅助父母,让他们安心抚养孙辈;他们最大的喜与乐,与女儿已无关,我们想跟他们聊聊自己孩子、家,他们似乎心不在焉;他们最大的喜乐,只与儿子有关;女儿的好与不好,乐与不乐,似乎一句“好”与“唉”就能全部概括,而儿子的一切压力她都记在心里,默默使劲;女儿的所有付出,于父母是入帐,他们与儿子间是热量转移;婆媳矛盾后,他们总会感叹:毕竟是一家人,也没啥大不了的。而女儿一句无意的话,却能激起万丈怒火。
慢慢地,慢慢地,我了解了:婚前我与父母走在同一条路上,婚后我们并行于不同的轨迹。我努力靠近,可中间有太多太多的阻碍。我一次次,被荆棘刺痛,遍体磷伤,然后一场场倾盆大雨顺势而下,让我冷却,思考:女儿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儿时,女儿是被呵护的。婚后,女儿需要体谅、包容、付出;父母健在,只要与我们还处于同一片蓝天下,已是幸福;在力所能及下,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乐其所乐,远远地看着,默默地关心着。
婚后的女儿,已不是父母的重心,而父母却是女儿唯一的父母。还是会期待,能不能多爱自己一点,哪怕是说教、责骂,至少让我看到那一颗赤诚的心。慢慢地,慢慢地,我连这份期待,都被现实打败了。
父母女儿的心依然紧紧贴在一起,却早已失去了利益共同体————共同的家。父母委屈,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和女儿通话,寻求慰藉。事后,会依然为儿子为自己的家奋战不已,只不过那个家里早已没有女。
以后的路,女儿只能独自前行。期间的喜乐分享,电话里主动说就好;不说,他们实在想不到,女儿与儿子一样,也会经历风霜坎坷。
女儿角色的转变,任何人未曾主动推进,所有人都是被动无辜的。
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家族传承.......,所有人都被这些虚无缥缈包裹着。它们像一个巨大透明的球,我们处于这个球中间,没有任何压力,可以看到外界的一切,也曾未想过需要挣脱。但我们的一切,都受制于这个大球体。有意识挣脱时,却发现周围所有人都遵循着球内的生存法则,我们不断碰壁,反弹,最后消失于人海。
女儿是怎样的一个角色有时试想,如果我有个女儿,我会如何爱她?教她做怎样的一个女儿?
我想,这也不是我能决定的事吧。
父母是独立的个体,我能尊重他们爱我的方式,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们。我想,对自己的女儿,也会按照她喜欢的方式来爱她吧。
但我将尽我的全部来爱她,无论她婚否,无论她远走他乡否,无论她顺风顺水否,无论她已成年抑或年迈否。
若她白发苍苍,皱纹满布,我依然健在。她爱的零食,我会小心揣在兜里——连同她对我的爱,我将珍视无比。
我要让她,不用调试与父母的距离,我会提前预知她面临的一切,安慰她的困惑,告诉她这些我曾经都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