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必备资料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毫尖下的中华五千年——《汉字书法之美》

2016-09-30  本文已影响1139人  后海的歌

汉字书法之美,不仅在指腕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是安定保佑的力量”,最终成为“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引言:

最初接触到笔墨纸砚,是在一个烈日炎炎、蝉鸣斥耳的夏日,那时候我八岁。垂髫年少,却拥有了“手握竹管,稳坐泰山,与纸墨厮磨以摒蝉躁”的经历。每天清晨,我坐在书桌前,一手握笔,像大侠疗伤一般努力控制着气息的吐纳以求腕力均匀。“横平竖直”是最初的美。几年后,随着课业负担的日益繁重,我再也没有机会拿起毛笔。书法成为一种情结,墨迹和留白成就的艺术一直美在记忆里,淹没在柴米油盐的污垢之间。

今年的中秋,妹妹送给我一本书,我打开即惊喜,就好像开出大奖一般。作者用一本书的厚度讲述了汉字的历史,分享了上下五千年的书法名篇,阐述其美学意义、由来及美学衍生。书最后,作者又将这美下降,像一粒种子落进泥土。美学回归到“丶”“一”“丨”“弋”的初始状态。像要握着你的手,让这古老的花朵盛开在最初的九宫格里。

这位作者叫蒋勋,此书叫《汉字书法之美》。

汉字书法之美——蒋勋

汉字演变

当我们每日逼迫孩子起早贪黑地背诵英文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远古时代流传至今的会意文字,它不仅没有被历史的长河磨灭,反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展现出比欧美各种拼音文字更强大的适应力和表达力。

当你在电脑键盘上噼噼啪啪敲着上万行荷马史诗的时候,我们的诗经像一位翩翩而来的姑娘轻轻地在你耳边低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好像什么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尽了。

那么,这么美的文字从何而来?

我们的记事工具上溯到史前,是从一个绳结开始的。每当遭遇到地震、天文奇观等大事时,我们的先民就在草绳上打一个结。结的形象去文字太遥远,但它是文字产生的催化剂。

恰似当今信息社会的二进制,结的信息也无非“0”和“1”。时间一长,事件一杂,就算绳子没有丢失和烂掉,我们的祖先也搞不清十年前发生的是地震还是日食了。

何以解之?

我们聪明的祖先开始用砾石在墙壁或骨骼、陶器上刻上两笔涂鸦,简单又直观地表达记述当时发生的事件。这,就是汉字最早的样子。

同样,我们的祖先也会用一颗心表示喜爱,破碎的心表示伤心。在一个美丽的清晨,他们看见一轮红日正从群山之巅喷薄而出,当金灿灿的阳光洒满大地,他们难以按耐自己激动的心情。于是,他们用自己的工具在石崖上用力刻出了方才的美景。这个美景后来演变成为一个汉字,使用了至少五千年,这就是“旦”。

一轮红日正从群山之巅喷薄而出

教科书上总习惯说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事实上早在公元前4800年~前4200年的半坡文明中,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书写。他们刻在陶片上深深浅浅的符号已经完全符合文字的定义。这些“记号陶文”是迄今我们发现和汉字有关的最早实物,而它们竟然将文字的起点延伸至六千年前。

记号陶文

似乎是为了纪念汉字创生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我们的民族塑造了“仓颉”这一伟大形象,并在传说中赋予其四只眼睛以彰显其不同于凡人的能力。仓颉造出文字,于是上天感动,降下粟米粮食以示庆贺,而魑魅魍魉因为人类有了文字再不能辖制,于是夜晚痛哭流涕,悲伤至极。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南怀子·本经训》

可见文字的诞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多么金光闪耀的结点。

时间继续流逝,我们的先民跨过史前文明进入夏商时期。那时候人们已经会铸造和使用青铜器。这些笨重又肃穆的器具常常担任着祭祀这一重要任务。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在上面虔诚地铸造了他们心中的愿望,有时候是一些图腾,有时候是天干地支的纪年,有时候是对神仙的诉求。而这些又形成了最古老的金文。

与此同时,民间也存在大量的“人神对话”。百姓没有能力铸造青铜器,于是就将自己的诉求刻写在动物的骨骼和乌龟的腹甲之上。由于民间占卜的随意性,甲骨上的文字没有金文那般繁复华丽。这些文字笔画简单却充满美感,及使现在的人们还是可以猜中其中一二,这就是甲骨文。人们将写好的骨片置于篝火之上,火焰的炙烤使其爆裂出长短不一的裂纹。人们根据裂纹的走向和长短揣测神意,这就是占卜中“卜”字的由来。

甲骨文

历史进入西周,我们的祖先渐渐摒弃了商代金文的华丽,返璞归真,将文字渐渐演化成较简洁和统一的模样。这是最早的篆书,为了便于区分,后人称之为大篆。比较著名的刻有大篆的青铜器有毛公鼎和散氏盘,其上文字为大篆之典范。而同样是西周先人刻在石头上的“石鼓文”又被视为大篆向小篆过度的关键。

石鼓文

至此,文字一直是被雕刻的。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方式将文字记录在骨骼、金器和建筑之上,同时也深深地刻蚀到民族历史的记忆里。

时间继续推进,中华大地在秦王朝实现了第一个统一大业。这无疑是值得铭记的。而同样值得历史铭记的是秦简和毛笔的出现。人们不再使用笨重而不易寻找和编排的甲骨作为文字的载体,而是用毛笔书写在薄薄的竹片之上。竹片被制作成大小一致的长条形状,书写后用牛皮绳编排整齐,这就形成了“册”的模样。

至于毛笔,相传是秦国将军蒙恬在指挥作战时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妙手偶得。但事实上,在战国古墓中出土的毛笔和笔套已和现代所用毛笔毫无二致。

同时具备了简册和毛笔,似乎具备了天时地利。秦国负责抄写工作的地位比较低下的“小隶”每天起早贪黑地书写。由于工作量实在太大,他们自发的将篆书中曲线变成了带有折的直线,以此提高书写速度。这就是文字历史上著名的“破圆为方”。

“破圆为方”标志着一种全新字体的出现,这种字体因为是地位卑微的劳动人民所创,因而叫隶书。隶书的出现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是真正意义上用毛笔书写而存留下来的文字。

秦隶

于此同时,这些小隶因为书写内容无伤大雅,可以不必如祭祀和官文一般正式,因而字体展现出自由随意的潇洒。尤其在横向运笔时,毛笔为了对抗竹片的纵向纤维而用力伸展,无意之间创造了隶书最美丽的标志——波磔。

中华书法之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

书法美学

“波磔”是隶书美学的经典,由于起笔圆润如蚕头、收笔灵动如燕尾,因而又被称为“蚕头燕尾”。这种横向空间的延展又常常被建筑学借用。故宫古建筑群的飞檐走壁、檐牙高啄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台湾国父纪念馆的屋檐与《曹全碑》的文字,飞走上扬的屋檐总让人想起那漂亮的波磔。

国父纪念馆,图中汉字为《曹全碑》中文字

《曹全碑》的秀美飞动,《礼器碑》的劲瘦如铁,《乙瑛碑》的方正沉厚,《史晨碑》的肃括宏深,是这个时期隶书的经典。

历史有时候很相似:那些官员小隶在大量抄写时再次为了提高速度,使笔与笔之间出现了关连。这种字体有行草的形态,却保持了隶书的波磔,后人称之为章草。

再后来纸帛出现,作为“文房四宝”最晚出现的一位,它的到来使得书法迎来历史的巅峰时刻。人们可以在文字的叙述表达辨认功能之外,追加一个审美和发泄的功能。

时间进入魏晋。文人将心事融入书写,“技巧”远不如“心事”重要的文人审美左右了时局。行草就此诞生,而将这种字体挥洒到极致的是一位如雷贯耳的书法家:王羲之。

相传他和一干文人于暮春之际在野外赏春,因醉酒而挥洒成《兰亭集序》一作。因是草稿,又为醉酒之作,因而将即兴与自在发挥到了极致。此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遗憾的是此作品已经失传,在世的是唐代摹本。而更遗憾的是王羲之已没有在世的珍品了。

《兰亭集序》唐摹本

我们再也无法感受到那份100%真实的随性。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其著作《书谱》中这样写道: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 《书谱》

文中所指“平正”与“险绝”代表了唐代书法审美的两个极端走向。

唐楷的出现将“平正”表现得严谨至绝。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中唐的颜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权。这是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欧体、颜体和柳体。

欧阳询因其身世坎坷,历经朝代更迭变迁,不得不明哲保身。因而他的作品融进他的严谨、小心和隐忍。每个字、每一笔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是因为如此,他的《九重宫醴泉铭》几乎成为每一个书法入门者的临摹对象。左图为此作品局部,公正规范,每一笔都很小心谨慎。

《九重宫醴泉铭》

而颜真卿的颜体又以大气、宽厚、包容和厚重著称,他与钢健有力的柳公权并成为“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既为人熟知,在此不多介绍。唯需要指出的是,颜真卿为纪念战死的侄儿所书写的《祭侄文稿》,同样因为草稿,随性和真实,被称为仅屈尊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

�而与“平正”背道而驰的“险绝”则是以张旭和怀素和尚为代表的狂草。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的潇洒舞姿中得到灵感,将文墨任意挥洒。他与怀素并称一颠一狂。他们的文字已经没有传递信息的实用性,只留下纯粹的美学。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代文人摒弃了唐代的法度与庄严,而将明亮的色彩退化为一片水墨。宋代书法大家代表有苏轼、黄庭坚、米芾和宋徽宗。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时,心情无比沮丧,作《寒食帖》一诗。同样因为草稿未修改誊写,与黄庭坚所做题跋一道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

宋徽宗的瘦金体与传统书法隐藏锋芒背道而驰,锋芒毕露,似乎是为了王朝倾覆最后的呐喊。

宋徽宗的瘦金体

元代的文人将书画合二为一,有个名词叫“书画同源”意即为此。其代表人物有赵孟頫、杨维祯、徐渭,等。其中徐渭有东方梵高的称谓,其以画入书法的作品风格开启了晚清的“扬州画派”。

时间到了清朝,书画艺术逐渐走向民间。这仿佛验证了一个古老的哲理:万事都会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书画从上古的民间产生,后来又终将回到民间去。

其中以郑板桥为代表的艺术家,因为厌恶对古代书写的一味衷守而将古代“八分”隶书稍作修改,发明了自己的“六分半书”。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

书法是黑与白的艺术,只要懂得其中的真谛,美并不拘泥于形式的传承。

感知教育

我在阅读此章节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当年的情景。老师坐在我旁边,提醒我坐直,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又提醒我调整呼吸,因为笔下工夫包容气息。我们好像武林中,师傅教授徒儿什么秘籍一般。

而作者蒋勋在书写本章时,借用了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

世人皆知王羲之,而鲜有人知卫夫人:

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习书法,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来自百度

卫夫人带领年少的王羲之走进美丽的书法世界。她并未向他展示什么是名篇名作,而是将书写回归最初的样貌。文字由笔画组成,书写就从一点开始:

“丶”——如高峰坠石。体会重量和速度。

“一”——如千里阵云。体会开阔之感。

“丨”——如万岁枯藤。体会强韧和坚持。

“丿”——如陆断犀象。体会尖锐和刚硬。

“弋”——如百军弩发。体会弹性的力量。

“辶”——如崩浪雷奔。体会如海浪般连绵不绝。

书中最后章节将书法之美延伸至当代艺术,又繁衍出无限艺术形式。那些图片美不胜收妙不可言。考虑到本文已经冗长至此,不再细数。然而,鄙人被点燃的寻找汉字美和追随汉字美的欲望,已如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

此文粗鄙,愿作引玉之砖,如果喜欢汉字书法,我推荐: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