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婚姻育儿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婆婆问我们要“工资”,重要的不是"给不给"的问题

2018-05-30  本文已影响178人  有料家庭教育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有时候真不一定。

01

公公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好几年,帮我们做家务、接孩子。

二老只有老公一个儿子,我们想着接过来方便照顾,也可以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老公是个孝顺的儿子,心里总念着父母辛苦一辈子把兄妹几个抚养大,从没出过省城,连市区都很少去过,把他们接到大城市,一定要让他们享受享受。

为了丰富老人的生活,公公有点写毛笔的兴趣,我们就给报毛笔班学习;虽然工作很忙,周末也常带他们到周边游,偶尔去剧场看看戏,每年去两次外地旅游;老公觉得,人生在世,“吃穿住行”吃排首位,所以平日里时不时带老人去品尝品尝不同菜系,饱饱口福;在身体上,对他们更是照顾有加,但凡有个小病小痛,就去医院看病拿药,让多休息。

亲戚们都夸奖老公,羡慕二老。

但公公婆婆似乎对这些用心的“伺候”并不在意:旅游路上极少有喜悦和赞叹,总是说,这有什么看的,到处都差不多呀;对于不同口味的菜,也没有好奇和欣赏,不是江浙菜太甜,就是东北炖菜不清爽,不是日式菜生凉,就是泰国菜口味太怪异,只觉得老家菜合胃口......

老公是一个不爱表达情感的人,虽有时感到很扫兴,但很少直接表达。

对我们来说,能料理了日常的家务事小,接孩子这事只能信任他俩,而且他们对孩子也是很爱护。所以只要做得凑合就不多说什么,总比没人帮忙强百倍,想想还是挺感激他们。

虽然平时迁就和体谅他们多,但老公受过严格法律专业训练,有时还是受不了他们太“凑合”和过于“消极被动”。比如,在他们孩子玩具堆积几天还不收拾,或者鞋子长期不归置进鞋柜时,老公难免会提醒一声,提醒几次没效,就会认真的责备几句。

责备的情况不多,大概半年一次。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婆婆就会大闹一场,从小时候如何辛苦拉扯大到如今如何不被儿子看重善待,被儿子天天数落,诉说着自己有多苦,多憋屈......

昨天这样的家庭闹剧又上演了一次:源于一件鸡毛小事,东拉西扯一通哭诉之后,高潮是激动地大骂“你们请个保姆每个月也要几千吧,你有什么良心呀,从来也没给过我们一分钱”,最后的落脚点是威胁着说“待不下去了,我现在就要回家”.......

想着每年三节都给钱,而且说了平时要花钱就从每周给的菜钱中花,怎么说“从来没给过一分钱”呢?老公气得直说:“回去,明天就给你买票回去。”

晚上老公伤心地对我说:
“我扪心自问对他们很好,为什么他们看不到。”
“你看看你妈,我们也是一年三节给钱,人家过年全部当压岁钱给还孩子了。”
“为什么他们就这么看重钱了,这么自私,算是个做妈的吗?”

02

说到我妈,她是和我婆婆不同的另一种人。
接触过人都说,我妈特别懂人情,勤劳大方。
她做生意的时候,常常会额外赠送别人一些货品;
给亲朋随份子钱的时候,她总会随得多一些;
对我们这些子女,总喜欢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多多给予,给一些物质帮助,或者尽心尽力帮子女干家务带孩子......

这些付出换来了人们对她的赞美、感激,这些无形的东西为她带来了更多物质上的收获,更是她内心最感“骄傲”的资本。
她是真心乐意这么付出,对她来说,别人的肯定的评价、赞美的语言对她来说,比这些付出更重要。

妈妈曾经最大的抱怨是:这么多年来为这个家辛苦付出,没有得到爸爸的一句好话,真是不值。
有一次,爸爸酒后在餐桌上,对其他亲朋少有的夸奖了妈妈:“这个家,要是没有他妈,可能早就不成样子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任劳任怨,为这个家付出了一辈子,这点确实比我强多了。”
妈妈说,爸爸这句话还像点样子。此后一周,妈妈心情都特别好。

未进入社会时,我还不懂事。每年放假回去必会因为观念不同和妈妈发生矛盾,每次批评妈妈的时候,一向好强的妈妈都会默默流泪。
后来我们都长大成家了,了解了妈妈最喜欢的不是“钱”,而是我们对她的认可。
我们找机会多夸妈妈,诸如鸡鸭养得好,菜做的好吃,卫生搞得特别干净,很会带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外婆......
这些年,因为理解和满足了妈妈的需要,我们再没有过吵架,妈妈也觉得很顺心。

03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观念是“谈钱伤感情”,尤其在亲戚朋友之间,不要提钱。就是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我们听到婆婆问我们要“钱”时特别生气。

但其实细想一下,这种观念也未必正确。

美国婚姻治疗师盖瑞·查普曼博士提出“爱的语言”这个概念,归纳出了五种爱语: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这五种爱语不仅适用于夫妻之间,也适用于亲子关系等其他亲密关系。盖瑞·查普曼博士还发明了量表可以测出每个人的爱语。

事实上,不同的人,他最重要的爱语可能不一样。

我妈妈最重要的爱语是“肯定的言语”。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说过,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如果配偶能给一些鼓励的话语,往往会激发出对方极大的潜力。

我妈妈正是这样的人,曾经我老公的一句“妈,你把地擦得太干净了,每个角落都发亮。我以前一直以为厨房的地板就是麻灰色,今天才知道是之前没有把纹路里的灰刷干净。”,让我妈在我这儿待的一个月,每天把家里擦得一尘不染。

我婆婆最重要的爱语则是“接受礼物”(包括物质的礼物、钱)。
也许是因为她小时候家里穷,钱是她心中最向往,也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东西;
也许是因为曾经在拮据的时候问亲戚借钱被拒绝过,认定有钱在身边随时可用,才不会再受“开口请求而被拒绝”的窝囊气和无能感;
也许是因为人到晚年,没有赚钱的能力了,担心万一子女不孝,身边有钱才有安全感。
总之,她把钱看得很重,但这并不妨碍她心里爱着自己的孩子。

每个人最重要的爱语不同,所以可能出现,你认为重要的爱语,对对方来说却不一定是。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给出了爱,但对方却感受不到。

就像我老公,认为“精心的时刻”——陪伴是最重要的,但是他的父母却不以为然。对他们来说,更喜欢接受实在有用的“礼物”,最好的礼物就是“钱”。

结语

让婆婆回去是气话,毕竟暂时家里的运转还真离不开她。

这钱我们是给了,而且决定以后不要等婆婆问,我们定期主动给,多少是个心意。

婆婆拿了钱心情也好了许多。

和所有其他关系一样,家庭关系也需要经营,有时候用钱解决也未尝不可。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无论多亲近的关系。多了解对方的喜好,“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才能让关系更和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