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骆驼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好没人看?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怜惜嘛

作家们上山来的时候,小石正在房间里烤火。虽然已是七月,但在这个海拔五千三百米

的哨所上,温度依然很低。

外面传来了排长的声音;各班注意了,马上到学习室集中!

学习室里,营长正陪着作家们说话。小石迅速地看了一眼,六个男作家,两个女作家。

一个女作家正笑眯眯地跟排长说什么,另一个女作家正抱着氧气瓶在那里吸氧,脸色十分苍

白。小石感动地想,这些叔叔阿姨上来一趟多不容易呀。

营长开始介绍作家,小石注意到那个笑眯眯的女作家的名字,她居然叫向太阳。

排长涨红着脸说,今天是我们哨所的大喜日子,这么多著名作家到我们哨所来了,现在

就让我们唱一支歌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吧。

作家们呱唧呱唧地鼓起掌来,那个叫向太阳的女作家更是笑容满面。

金色的草原开满鲜花

雪山顶上有个查果拉

……

查果拉山高风雪大

山上自古无人家

……

这是他们哨所的歌,不过平时他们倒很少唱。别的歌也很少唱。唱歌很耗氧的。

忽然,小石发现那个叫向太阳的女作家哭起来了,她低着头一个劲儿地抹眼泪,然后就

跑出了学习室。小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刚才她还笑眯眯的呢,怎么一转眼就伤心起来了?

哦,肯定是高原反应。自己刚来的时候,不也因为高原反应掉过眼泪嘛。

小石这么一想,就抱上大衣拿起氧气枕跟了出去。

门外,女作家一个人站在墙边抽泣着。小石把氧气枕递给她,说阿姨赶快吸吸氧就没事

了。女作家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不要,我不是高原反应。小石想了想,放下氧气枕把大衣递

给她。他说阿姨你穿上大衣吧。我们这儿太冷了你不习惯。小石叫阿姨时觉得很自然,小石

毕竟才十七岁。女作家犹豫了一下,穿上了大衣。小石又问,阿姨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女作家深深吸了口气说,我看见你们这些兵在这么荒凉艰苦的地方还高高兴兴地唱歌,唱鲜

花,心里不知怎么就特别难过,都夏天了,你看你们这里还是寸草不生……说着她的眼泪又

下来了。

小石听了觉得奇怪,这有什么好难过的?这里的确艰苦,可我们应该呆在这里呀,我们

是边防军呀。有哨所的地方就会有我们。我们不是第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但他没说出来,

他不好意思说这些排长平时爱说的话。他脱口说出的是,阿姨我们这儿有花,真的,有鲜花。

怕女作家不信,小石马上低头找起来,很快就找到一朵。他采下来递给女作家:阿姨你

看,这就是我们查果拉的花。

女作家惊异地睁大了眼睛。的确,小石手上拿着一朵花,尽管它非常小,色彩也不鲜艳,

但它的确是花。薄如蝉翼的花瓣是蓝色的,坚硬粗糙的叶子是暗绿色的。茎秆上还有细微的

毛刺,有些扎手。

女作家接过花,孩子似的叫了一声,天哪,太漂亮了!它叫什么名字?

小石说,叫骆驼刺。

女作家疑惑地说,为什么叫骆驼刺?

小石说我也不知道,排长说叫骆驼刺。

女作家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自语似的说,它怎么能叫骆驼刺呢?除了刺这一点是确

切的,其他地方和骆驼毫无相似之处啊。小石一想也是,自己以前竟没想过这个问题。

女作家的情绪似乎好起来,她低下头找花,一找,发现四周真有不少骆驼刺。它们一丛

丛地钻出沙砾地,在瑟瑟的冷风里绽放着,初看毫不起眼,细看却无比动人。

作家们要走了。

太阳作家特意跑来跟小石合了影,然后把大衣脱下来还给小石。她跟小石说,我回去就

给你寄照片,说完马上钻进了车里。其他人都站在那儿和战士们一一握手,唯有她躲在汽车

里不出来了。小石知道她肯定又在那儿掉眼泪了。小石想,这个阿姨心太软,像孩子。

作家终于走了。哨所又归于平静了。

小石穿上大衣去阵地站岗。小石觉得自己很幸运,站岗的时间刚好在作家走后。他持枪

站在哨位上,站得很直。背后是鲜红的石碑,上面写着“查果拉哨卡”,前面是一望无际的

山峦和蓝天。

小石将手伸进大衣口袋,指头被什么轻轻扎了一下。他拿出来一看,是骆驼刺。她怎么

没拿走?小石又想起了太阳作家的话,它为什么叫骆驼刺?它和骆驼毫无相像之处呀。

忽然,道亮光出现在小石脑子里。

小石慌慌地想,等会儿一下岗他就要给太阳作家写信,告诉她他终于知道骆驼刺为什么

叫骆驼刺了,它和骆驼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就像我们,我们都是骆驼刺……

小石想,太阳作家不是说她喜欢“等”嘛。现在,在她回家的路上,有一封信正等着她

呢。

小石立刻被自己创造出来的美好意境深深地陶醉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