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养生
前两天看到曾仕强老先生,生前的一段视频。他讲了关于“睡觉养生”的话。让我对不熬夜这事,有了新的思考。
老先生说:“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必须要上床睡觉。哪怕你3点钟再起来工作,我都不反对。”这就让我想起了,传统养生提倡睡“子午觉”。
所谓“子”,就是子时。晚上11点至1点;
所谓“午”,就是午时。中午11点到1点。
古人为啥提倡“子时”一定要睡觉呢?就像老先生说得,如果你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哪怕你在“丑时”(凌晨1至3点)再爬起来工作,都可以。就是千万别在“子时”加班熬夜,这到底是为啥?传统养生给的解释是:“子时”熬夜,会伤精气、伤气血、伤元气啥的。
而我对不熬夜,准确地说是不熬“子时”的夜,有两点思考:
第一,晚上11至1点人体蕞累。
绝大多数人都是朝九晚五,早晨7至9点钟上班,晚上5至7点下班。劳累一天,晚上回家再吃点东西,收拾家务啥的,撑到11点,身体的“劳累值”基本上就拉满了。
这时候,如果你强撑着加班,效果一定打折扣,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如果还在刷手机,那是累上加累,白天消耗体力,晚上还消耗精神。
所以,到晚上11点,绝大多数的人类就应该上床睡觉。
第二,“子时”不睡觉,更容易造成身体损伤。
根据《生理学(第9版)》中的科普,脑脊液这玩意,可以帮大脑运输营养,也可以帮大脑清理代谢废物。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总量约150毫升,它主要是在大脑内循环,蕞后吸收入硬膜静脉窦。而脑脊液这玩意的更新频率很高,每天生成的脑脊液总量约800毫升。
前几年查老年痴呆的相关文献,就有研究说,脑脊液生成相对旺盛,对大脑代谢废弃物清理效果相对好的时间,就在深夜,你熟睡时。如果你“子时”不睡觉,深度睡眠的时长必然变短,很容易影响到脑脊液生成的总量,和对大脑废弃物的清理效果。日积月累,会跟老年痴呆症有一定相关性。
而在《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中,更是指出了限制睡眠(缺觉)对人体各种危害。比如熬夜会胰岛素分泌紊乱,瘦素停止分泌,胃饥饿素分泌增加,还会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会导致或加重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等。
如果你真的工作压力大,从“子时”开始睡2、3个小时,好歹也能缓冲熬夜会身体的伤害。
最后,用曾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没有人是五脏六腑先睡着,然后再闭上眼睛的。想睡得好,一定要先躺上床,闭上眼睛,除了心脏以外,身体其他部位都不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