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产品运营商业模式互联网研究所网络之家

一夜情似的内容付费终将远去,“大V经济”还有哪些玩法?

2017-11-01  本文已影响2272人  大白会武功

说到2016年的创业风口,不得不提“内容创业”。

从2015年起至2017年,一大批创业公司,自媒体,享受到了这波红利,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几大平台取得的成绩。

分答:上线43天,估值超过1亿美金,王思聪20分钟狂赚23万

得到:李笑来专栏订阅量15万,以199一份计算,收入超过2000万,被称为史上最贵专栏

知乎live:李开复一小时收入12万

喜玛拉雅:马东团队的《好好说话》订阅数为48万,实际付费人数17W

小密圈:以冯大辉老师的“小道消息群”为例,入会费256元,目前入圈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

不管是从融资额度,还是销售数据,都不难看出“内容付费”在2016年的火爆,但是,从今年3月底开始,几大平台的订阅专栏打开率都相对降低,许多人都说这次的“内容付费”将迎来了拐点,新榜CEO徐达内也曾公开表达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将从内容付费的发展说起,从“内容付费”,到“知识付费‘再到“大V经济”,一起看一看“内容付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大V”经济还有哪些玩法。

一、微信打赏为内容付费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直以来,用户都有为内容付费的习惯。

不管是购买图书,订杂志,还是购买音乐专辑,用户从来不会吝啬对于优秀的内容进行付费。

(图片来源企鹅智酷)

其实,人们缺少的只是在互联网中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其原因有三点:

1、网上支付较为麻烦   想给钱不知道怎么给。

2、 没有一个优质内容的聚集地,想消费不知道去哪里消费。

3、习惯了免费的互联网内容,未想过要为互联网里的内容付费。

这几点原因,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得到了改善,可以说微信公众号与微信支付,让用户为内容付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微信支付让交易变得方便快捷。

2、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内容聚集地,通过聚合优质内容,能够更快速的直达用户。

3、赞赏功能,用户通过阅读后的自我评估,主动为内容付费,在没有付费习惯的情况下,赞赏功能成为了用户为内容付费的过度。

在这整个交易流程中,用户的所有行为都是主动发生,从关注微信公众号,到点开内容,再到阅读后付费。

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契约关系,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在内容阅读后的自身评估进行付费。

如果说微信公众号,是初期内容付费最好的场所,那么打赏这则是市场的交易规则。同时也是最好的交易方式。

打赏的机制,让付费的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那么用户对于内容的质量则有一定的要求,低劣内容基本不可能直接从用户手中获得利益。

但是,看到“内容付费”这款大蛋糕后,不良心思的人也想从中分一杯羹,那么他们要怎么做呢?

“砖家”们给出的答案是,谈升级,改平台,改契约方式。

二、从内容付费到知识付费,平台监管不力,主动支付变为了霸王条款

“砖家”通过“概念升级”,把“内容付费”升级为“知识付费”,同时依据课程的收费方式,让主动支付,变为先付款后听课。

在先付款的知识付费里,只要用户先付费,“砖家”便掌握了主动权。

随后,市场中便诞生了大量的live直播平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对“专家”实力的评估没有硬性标准,使整个内容付费行业变得“嘈杂”起来。

“砖家”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收益,把低劣的内容,包装成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与技能,依靠网红包装、搬运、抄袭,仿佛不管什么人,办个假证,都可以去开一场“知识”直播,披上“知识付费”的外衣,谋取利益。

而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用户“学习”之后却毫无收获,不明所以,更“自嘲”被收取了智商税,“砖家”们的做法,不仅在消磨着用户的耐心,也使这个行业变得鱼龙混杂,这才有了新榜CEO“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心。

而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出现,有两种解决方法:1、改变付费方式  2、平台加强监管

与其说改变付费方式,不如说重新让用户掌握主动权。

在付费方面,通过用户自我评判,主动进行付费,对于一些2个小时以内的初级内容来说,让用户掌握主动权是最好的方法。

而在平台监管上,通过平台来把控质量,平台对专家的赛选,首先从来源上保证优质内容,减少了劣质内容出现的机率。

这两种做法都对保护“内容付费”的大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一开始便作为优质内容的产出平台,为何在今年3月起,各大平台的打开率却持续走低呢?

三、尝鲜用户减少,用户对于知识目的性更强

1、尝鲜用户减少,导致购买率下降

在第一波内容付费的用户里,有许多用户都是抱着尝鲜的心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全新的“收听”方式,让许多用户充满了好奇。同时,专家们的名字和title本身就自带流量,对偶像的崇拜也促使他们进行了初次付费。

随着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尝鲜用户持续减少,大V们的老粉丝也基本消化完全,在这样的环境下,购买率下降便不足为奇了。

2、用户对于知识的目的性更强,导致打开率下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企鹅智库的关于知识付费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有超过74%用户希望在“知识付费”中获得有实质性的提高,用户的目的性更强,更倾向于以效率最高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在许多付费的产品,在学习后并未让用户在短时间获得实质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只有38%,用户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效果产生较大落差,从而导致开率有所降低。

(图片来源企鹅智酷)

四、那么未来的知识付费会如何发展呢?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用户时间碎片化,已是既成事实。用知识来填充用户的碎片时间,是有价值的真实需求。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聊一聊当下的“碎片化”学习,

很多用户都曾为“一小时学好XX”系列课程买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希望通过1小时,2小时就能学到一项知识和技能。

但在看来,这样的一两个小时,只能称为“短时间”。“碎片时间”≠短时间,“碎片时间”分散在生活中的每一天,虽然碎片化,但是具有持续性。

作为一个普通人,一项知识和技能,从来不是20分钟,1个小时就能学会的。两个小时的live,通常都不能带给用户真正的帮助,更多的是起简单的科普作用,启发作用。

未来知识付费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专家把一个课程,或者一个技能,拆分为适合用户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内容,让用户通过碎片时间进行持续学习,掌握一项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用户让用户坚持下来,完成系统学习,学到知识,不仅考验主讲人的实力,也会考验,背后团队的运营,和产品的规划。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用户在碎片化学习,和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

那么除了教授用户知识与技能,未来以大V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还可以延伸其他的服务吗?

有许多人去读MBA不是为了学习,关系圈子也同样重要。

五、为“大V”的影响力付费——以大V为核心打造精确社交平台

一个产品的商业逻辑能否成立,取决于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在这波知识付费里,用户的需求是碎片化的学习知识,而教授知识的解决方案,则来源于专家与“大V”。

与其说这波知识付费,是知识的变现,不如说是专家“大V”的综合变现。

而专家和大V除了拥有知识,天生便代表着影响力,与凝聚力,如何利用好大V的影响力,则是这波知识付费里另外一个机会。

而与专栏产品相比,由大V形成的社区聚集地用户粘性更高,同时付费也更加“心甘情愿”。

“大V”就好比名牌学校,入会费则是考试分数,用户来到这里的目的,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大V的凝聚力,结识到资源与人脉,同时享受到其他的知识服务。

在这个社区里,各个用户之间的共性更强,领域,方向相对一致,同时,通过筛选后的用户也显得更有质量,志同道和+品质提升,通过大V建立的社交,有效性更强。对于有高品质社交需求的人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管是以“大V”为核心的社交平台,还是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现在的用户对于付费后的服务期望值都会便高。那么,未来一夜情似的内容付费一定会以用户的自我判断为主,具有持续性的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将成为“知识付费”的主流,而以大V为核心的社交平台,也许会成为大V对“粉丝”变现的工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