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喜阅校长之一《母校,就是精神的母体》

2019-01-18  本文已影响11人  童喜喜

喜阅校长 之 写在前面

这些年,遇到一群好校长。只是,月亮走我也走,校长忙我也忙,虽然相遇,很少有机会交流。在全国各地碰到,也是短短相见,一别又是数年。

2019年,突然想到可以为我的这些校长伙伴,每天写一句话。

然后,突然又想到,可以在这里,每个星期五集中发一次。

星期五,是一个特殊的时间——学校和家庭、工作和休息的交界处。

其实,好的休息就是为工作充电,好的工作就是最美的绽放。

祝愿每一位认识或不认识的好校长,到了星期五,都能静心复盘一周,在周末休养生息,在周一精神抖擞,引领全校的大人和孩子、教室和家庭,智慧创造,幸福生活,喜悦无限。

1,学校是一块文明的试验田,毫无疑问,校长就是承包到户的主人。

2,人类的诗意栖居,只可能从学校开始。要想使学校适合于儿童居住,首先要使学校适合于教师居住。

3,所谓母校,就是精神的母体。遗憾的是,在幼儿园这样一个最能体现精神母体的地方,却被太多成人遗忘。就像所有的青蛙,都会忘记自己曾经是有尾巴的蝌蚪。

4,学校没有纪律,就没有了高山的稳定。学校没有自由,就没有了流水的灵动。只有,纪律和自由相结合,高山流水相遭遇,才能形成教育的良好生态系统。

5,对于校长来说,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对于教师来说,班级发展以学生父母为本。归根结底,我们的孩子,其实只是成人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

6,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当然不可能是尘世净土,肯定光明黑暗并存。但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就是因为在黑暗之中愈发需要运用积极心态追寻光明。一所学校在追寻光明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体现出的光明,才是教育的本质。

7,学校的确不是唯一造就人才的地方,但是,学校确实是一个造就人才最简便、最有效的地方。

童喜喜 著

《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张明舟

作序推荐:

“童喜喜和她的伙伴们对教育、对教师、对儿童的深切关爱和超人般的努力和实践,使我阅读期间数次哽咽甚至落泪……”

各大书店有售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说写课程创始人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十余次

1999年起资助35位失学儿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迄今率队举办公益活动7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