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把答案还回去

2021-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何鎏Leo

选择之下没有后悔可言,不逼人,哪怕明知合作的最优解不是你,也请把选择权力还于人。

现实中选择和后悔来回拉抽屉是常态,因为一味的保护和依赖形成了内心的自我恐惧,用自己的大脑将自己双脚捆住而自哀自怨。

想要什么,但因忙,没时间,没精力,没钱,没资源,没背景这些理由似乎都站不住脚。*

久而久之发现游戏玩腻了,信息没人理,内容时而治愈,视频时而触动,少了的唯独自己打动自己的能力。

现在的人谈利弊惯了,少了的是那份内心的决绝。

快乐分为三层:因别人/因自己/无因

谈“读书”很多人都会说很想读,但就是没有读书的条件(环境),真的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读书?(可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身边人,奇奇怪怪的意识形态,家人看你每天瘫着会忍不住碎碎念,问你怎么不多读书?可转身家长自己也刷起了短视频咯咯直笑。

看到你买了书又会忍不住调侃“哎哟,又买书了,还挺用功,之前的书都在角落吃灰呢,浪费钱”。

(殊不知购书也只是个形式,试图触发读书的行动,就像办健身卡健身同理,只是很多人忘记了还要去第二次:对消费的即时满足,当下满足然后就忘了……)

也会有在看书时候的冷嘲热讽(哎哟,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装模作样……)

没错,人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泼冷水和自我惰性之下被侵蚀而后屈从。

努力是伪命题,这段内容既不是旨在批判些什么,也不是为了证明,只是想说“家长作为榜样,孩子自是照镜子,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大人”

都在想做普通人,可又曾容易?(学校要成绩好,工作也业务能力强,感情世界还要懂事,大气,有财力,还专一……陷入不可能原理就像投资既要收益率高,风险要小,还要流动性高)说穿了就是太贪婪。

至于很多借助短视频透露的潜意识悲剧太多太多。

像什么“孩子才论对错,大人只谈利弊”,“有钱要什么面子人格尊严”,“那么努力干嘛,我养你啊”,“再不……就死了……就要被社会淘汰了”……

(对啊,那你就别怪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努力,却能在团队中坐享其成,当这样意识形态下的人越来越多,努力的人回报被内卷消耗不断稀释,自然人就越来越不努力了,绝大数时间无关风气,真的是所谓风气,请问风气靠一两个人怎可能盛行于世?风气又是由何而生?)

很多傻逼似的观点根本经不住逻辑推敲,但只是听上去像是那么回事,大家敏感的情绪点被触动了,本身人群之间,群体的差异就客观存在。

作为男人看到漂亮女生就想一起睡觉,可以说我下流,但这是动物的交配本能啊。

很多时候人会企图否认一些不自然流露且不太好的思想,却不愿承认它即存在,也不受自己所控。

之所以会被激化,是因为有人看到了市场,在焦虑和恐惧之下燃起需求,而需求产生商业,市场体量和巨大的上行利益之下使人失智,才不管你什么未来影响都是屁话。

市场需回归理性,群体需要的不是个体之间合作的利益博弈,是群体和差异群体之间的共生合作并合理的淘汰机制下让“寄生者”出局以保健康的可持续性。

过去有的商业机构跟我谈利益合作怎么进入院校,老师也知道要有利益的交互才能可持续,可是却忘了孩子们对职业考量的基点,对那些商业机构买卖人头不关孩子在企业的死活和发展本身就是操蛋,有的老师信以为真,有的操作更是上不了台面。

当然,我从不否认有实在投入的资本和主体,可是深度却流于表面,很多时候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

所谓专家权威的培训和提供的实操练习不说无用,有行业认知拓宽的价值,但就很尴尬,如果说“对行业无感,不知道干嘛,不知道想干嘛……”,大家自行体会。

资本家更注重于劳动力生产效率(订单太多要人服务,然后就找便宜的人来消化,可又害怕新人失误造成损失反向抑制发展)。

而忽略了对于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生存法则,又可以通过创造把理论进一步实践并通过成果变现)。

总是想太多好和不好,嘴上说不在意,身体却很诚实,用了应届生说能力不行,眼高手低,用了硕博又说人哪里不行,哪里不对。

就好像大学生嘲讽中学生考试那么简单,怎么才考70分?请问多少中学生有跳级大学的能力?多大的概率?说到底眼高手低的到底是谁?

鼓励在风险可以承受范围的眼高手低,因为即便你摔倒了,一你还能够起得来,二你望得高之时已经达到了跳一跳的目标,下一步你需要的是校正预期怎样更合理。

勇敢本身就是一个人的品质,只是伴随成长被磨去了棱角,也忘记了再为自己勇敢一回,都是打工人打工魂,但为别人打工和在别人地方为自己打工的思考基点决定了你走多远,还是原地停留。

限制你未来的,没有那么多东西,只是自己罢了,人生要么“怂”,要么“拼”,但更多的时候是探索中找寻平衡。

未来的人能够快乐且享受事业本身,这条路或许会有困难,会有失败,但必须实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