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读书,学习人生旅途

一个新词儿:文化年龄

2023-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吹小号的天鹅316

边吃饭,边和奶奶聊天。

奶奶看着我们拍的花园照片,很诧异地说:“我看不出这些花有这么美呢,你们拍出来这么好看。”我笑着说:“因为我们要选取一个好看的角度,还会有一些技术处理,如背景虚化。”奶奶好像恍然大悟似的说:“原来是假的啊。”听她这样说,我有些小“伤心”:“怎么会是假的呢?我们拍的是实实在在花园里开的花呀!选取角度,可以看起来更美;虚化背景,可以突出花朵,也更有艺术效果。”

奶奶常常唏嘘,你们出去玩,看这看那,总能说些道道,我和那些大妈们,就看不出什么,你们觉得多好看多好玩,我们就没觉得有什么可看的,有什么好玩的。

奶奶的这番感叹,让我想起了“文化年龄”这个新学的词儿。

斯坦福大学的文学教授罗伯特.哈里森在他写的书《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中,告诉我们,除了常常说的生物学年龄、心理学意义上的年龄外,大家还有一个文化史意义上的年龄。一个人,假设生物学意义上的年龄是四十岁,心理学年龄有可能是五十岁,文化史意义上的年龄有可能是两千五百岁。

同时看同一景物的人,他们内在的文化年龄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会完全不一样。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都来到了长城,站在城墙垛口。有人看到了眼前景:“哇,人挺多啊。快看,那里有野花,还有两头牛在吃草呢。”有人看到了自己的辛苦:“这路太陡了,我竟然爬上来了。”有人抚摸着城墙怀古:“这样重的砖,这样高的山,当时的人们只是靠手和肩膀,该流了多少汗水啊!”有人看着烽火台怀古:“长城这个军事防御工程,从春秋战国开始修筑,再由秦始皇连接、修缮,开始有万里长城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时修筑的。除了著名的八达岭之外,还有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还会念叨几句和这些关隘相关的古诗词。还有人会为祖国壮美的山河深深陶醉……

我想,文化年龄是我们长期读书累积的,是我们通过阅读站在了历史的高处、深处,得以累积的。当我们在自然眼睛之上,还拥有了时间的眼睛、空间的眼睛,就能够洞穿历史,能够从眼前看到千里之外,从现在看到远古之上,这便拥有了无数多的人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年龄值得拥有。

答应了奶奶,等退休了,我会带着她乘坐高铁,去游山玩水,去感物伤怀……去领略自然,去亲近人文,不断增加文化年龄的岁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