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进步 优秀文章专题简书写作方法与心得

家乡的千年美味——碗团

2022-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莳扉

写在前面的话:已经晚上11点了,我仍然毫无灵感,日更简直要掏空人的灵魂。今天一整天,我都在伏案工作,刚关上电脑的我脑袋空空,突然想要聊一聊我记忆中的味道。


我的家乡有一种美味的面食,叫碗团。碗团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做法,用碗将荞面糊糊蒸熟,凝固冷却后可从碗中脱下。一开始叫碗脱,后来因为方言中“脱”、“秃”、“团”发音相似,流传开来后有很多叫法,但在我们家乡,还是喜欢叫“碗团”,取团团圆圆之意。

碗团

吃了很多年碗团,我从来没有去了解过它的来源,今天好奇心使然,查了一下历史才知道,碗团的来源于西晋初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闻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因为西晋统治者强迫他们入伍、为奴,许多人沦为流民。匈奴贵族刘渊奋起反晋,从离石派大将进攻洛阳,营地扎在柳林。战争给当地百姓带来很多负担,军队长期征收不到军粮,只能买到一些荞麦。平时将士们都把荞麦磨粉煮熟了熬粥,有一天有几个士兵熬粥后有事晚归,发现粥已经凝固,切块加了盐调味,竟然十分美味。后来这种吃饭在民间开始流传,发展到用碗来蒸荞麦,晾凉以后切开食用。

碗团的吃法很多,可以冷调也可以热炒,嚼起来坚韧爽脆。我们当地以冷调居多,蘸料中以老陈醋、蒜汁和辣椒油为主,许多几十年的老店铺调制的辣椒蘸酱堪称一绝。辣椒酱分两种,一种是香辣,一种是重辣,前者适合不能吃辣又喜欢尝试辣椒风味的顾客,搭配碗团食用,唇齿之间满满的椒香。

店里的碗团和各种蘸料

山西部分地区的碗团以热炒居多,名为“灌肠”。灌肠的名字最早源于血肠,东北地区会用猪血灌入肠衣煮熟叫“血肠”,而山西在血中掺入荞面灌入肠衣蒸熟也叫“血肠”,再后来只用荞面糊灌肠,最后只有荞面没有血也没有肠,但“灌肠”的名字一直沿用下来。热炒的做法是将荞面蒸熟切条后与豆芽一起下锅炒熟,表皮焦香,口感酥脆。

炒灌肠(网图侵删)

记忆中,碗团小店总是开到巷子深处,走进就能闻到油香,每次穿过弯弯曲曲的街道,味蕾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绽放。上大学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最想念的不是妈妈做的饭,而是街边巷尾小店里碗团的味道。这味道我也曾经跟同学分享,有男同学不止吃光了碗团,甚至把蘸料都喝得一干二净,央求我给他们再带点。

自从工作以后,我很少回家乡,对于家乡的很多回忆都已经渐渐淡忘,唯有想到家乡的碗团,记忆中的味道总会瞬间刺激味蕾。虽然仍在省内,但每一个地方的水土总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风味,来省城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如家乡一般味道的碗团。时间真快,我已离开家乡十三年,也尝过了各地的特产美食,不论什么时候,想起家乡那小小的碗团店,仍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