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一)
(一)好小的学校
我的小学就读于武阳二小,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每个年级只有1-2个班,总体班额不超过10个,全校师生总人数还不足500人。比起县城里另一所规模宏大资源丰富的小学一一城关一小,它真可谓“轻如鸿毛”,而我这个农村娃能读上这样一所县城小学,也算知足了,当年母亲可是托了关系交了高价才如愿以偿。在我毕业差不多20年后,因为城市改造它直接给改没了,在原址上建起一处气势磅礴的商品房小区。岁月悠悠,武阳二小就此成为一个传说,只留存于老新津人的记忆里了。
武阳二小地处僻静的小街,背靠南河,平日里很是清静,唯有每年端午节前后,从后门传来的龙舟号子会让人心神不宁。进校园大门,是一览无余的大操场,操场上有沙坑、秋千、乒乓台、篮球架~~全校唯一的厕所也在这里,因为离教学区有点远,所以每次去厕所必须得跑着去,以致长大后有时做梦我都会梦到我拼命跑厕所,怕跑慢了会赶不上回教室上课。操场过后便是一栋二层楼的教学楼,楼后还有两排教室。教学楼前有一棵大榕树,估计有几十年的树龄了,体格巨大,柔枝纷披,常年郁郁苍苍,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看护着学校里的孩子们。大榕树边搭了根长竿,下了课大家排着队爬高,不少同学个矮人胆大,手脚利落像只猴子般嗖嗖几下就爬到顶部,嚯,还真高啊,得意洋洋往下招招手,玩几个惊险动作才肯下来。那竹竿那么高,孩子们成天爬上爬下,居然从没出过事,也真是幸运了,要换了现在,这根竿子早被拿下了。
我的小学(一)全校唯一的教学楼小小地,楼上楼下加起来才4间教室,连带一个很小的教师办公室,底层有个很宽的走廊,上面贴满各种学校规章制度及近期告示,这个走廊通往后面两排教室,那里靠墙有个压水井,可以取用地下水,再往后走就是学校后门了,打开便可以看见滔滔河水。教师用的大办公室在教学楼旁边,容纳了全校一大半老师,大办公室边还有个耳房,常常从里面端出一大颇箕的黄色豆饼,有酒槽气不大好闻,老师会叫上完体育课或放学后不马上回家的孩子帮忙糅碎黄饼,这不知是学校的副业还是某老师的第二职业,尽管气味有些臭,但纯真的孩子们还是很乐意助人为乐并以此为荣,所以那一筐筐一箩箩的黄色大饼从一年级捏到五年级,几乎没断过一一至今我都没搞清楚那是什么东东,也许是喂猪的饲料,也许是酿酒用的配料一一因为学校不远处就有家小酒厂。
五年时光,如山中岁月一般绵软而悠长,师生关系融洽,家长与老师一团和气,从未发生过家长找到学校讨说法的事件。就算哪个娃儿调皮了,被老师揪耳朵罚站,在大太阳下跑操场,也是自认倒霉,没人敢发蹩言。学校的活动很多,经常搞文娱表演,还有话剧团、皮影戏、木偶戏来学校演出,而我们的作业少之又少,常常在课堂上就做了大半,没有带回去考家长。学习如此轻松,成绩依然很好,据说教学成绩每年在全县排名也非常靠前。
我的小学(一)我家住在东城边的农村,而学校在西城,两地相距在4里路以上,每天我要来来去去走4趟,父母在五年里没送过我一天,他们也真是心大,从没担心过我的安全,而那时车少人少,人心纯善,我也就没有一点闪失。不止我的家长对我如此放心,当年的大半小学生都不曾享受每天接送的待遇,而且都是平平安安的。我们中午放学是很讲究范儿的,最后一堂课的铃声一响,全校学生飞奔至操场集中,简单整顿后便依照各班表现,依次将队伍拉出校门,一路上必须保持队型整齐,不许勾肩搭背交头接耳,会有行风员在旁边维持秩序。队伍越走越短,短到一定程度,队伍就乱了,三三两两勾起手,去小摊上瞄一眼,去人堆里挤一会儿。我农忙时会提个小篮子,去集市买一篮子菜回家,那时大人们都在田里忙,根本抽不出时间上街买菜,而我因为会买菜,被亲友们夸奖了很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