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中的孩子
儿子曾在新西兰读过小学一、二年级,现在又在国内读了小学一、二年级,重复的经历却是迥然不同的体验,且说说国内国外的低龄教育的大不同。
在新西兰,小学是从5岁开始上的,低龄的小学如同幼儿园一般缤纷多彩。主要的课程有三样:阅读、写作和数学,所有课程都是以美术手工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在写作课上,老师会给一个主题孩子们,让他们画出来并附上几句描述图画的句子;数学课上让孩子们做一个“披萨”,数一数这个“披萨”一共有多少份,诸如此类。另外还夹杂着体育、音乐、生存技巧、课外探索等。国外的教育目的是精英培养,因为同一班上同一个课程,不同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学习和接受程度,班主任(班上唯一的老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情况将他们安排不同颜色的组别,意在区分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安排不一样的任务,输出难易有别的教学内容,目的是找到每个学生强处,让精于某个领域的孩子得到更深入的学习,同时也不让其他不够优秀的孩子在学习中感到挫败。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芸芸孩子们中找到在各个领域的精英,同时孩子也不用花大精力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为了追赶的自己不足而劳心劳力。
回到国内,儿子也面临上小学的年纪了。相比无作业、无课本,每天3点准时放学的国外小学,国内的小学只有“繁重”二字,无论是作业还是书包。儿子没上幼儿园的大班,错过了学习拼音的时机,在国外英文占据大部分,简单的字也不懂得了,为了儿子能赶上进度,于是在上一年级前的几个月里,各种拼音和汉字的补习接踵而来。儿子有时也会抱怨太累了。
国内教育注重的是全面发展,对所有孩子都一样严格,用同一标准衡量,中国模式下的孩子们知识面更广,更深,学习能力更强。儿子并没有学习这件事很抗拒,虽然进入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他很快就过渡了,交到了新的朋友,热爱新的学校,投入了繁忙的学习中。
国内国外的教育模式和目标不一样,一种是全面发展,一种是精英教育,没有高低,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最重要是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方式,孩子才可能喜欢学习。我嘛,会觉得国外的教育更适合儿子,因为他偏科有点厉害,我不想强迫儿子补习他不爱的科目,但偏科在一场考试决高低的生物链里面,通常只能处于中下阶层,不容易找到爆发点。
然而,我还是坚持让孩子在国内读书,至少完成小学,甚至中学的学业再考虑以后的问题,因为低龄的孩子在外,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母语,忘记自己是谁。小学的课程能让孩子认清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种族,或许他未必认识文化,至少能说出“我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