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之道:有常亦无常(1)
●无非中道
孟子说:“可以选择索取,也可以选择不索取,但索取的时候容易伤害廉洁;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但给与的时候容易犯施舍的毛病;可以赴死,也可以不赴死,但赴死的时候容易误解勇的含义。”
这句话的中心思想是中道,孟子的意思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选择在于一个义字,也就是“宜”,千万不可教条僵化。这与他论及自己收受礼物的时候说的道理是一样的,还有关于是否出仕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绝对的静态的标准。
可是,我看了很多书,几乎没有把这段话解释清楚的,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是要多读,反复地读,还要将它放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否则就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也就是王阳明一再反对的支离的毛病。
●立己与立人
逄蒙拜羿为师,学习射箭,他把射箭的技术都学到了,想着全天下只有弈射箭的本领会超过自己,为了成为天下第一,他于是把自己的老师给暗杀了。
对此,孟子评论说:“这件事,羿本身也难辞其咎。”公明仪不理解,他说:“后羿好像没有什么罪过吧!”
公明仪就是成语故事“对牛弹琴”里的那个琴师,他的经历和淳于髡有些相似,都是出身贫寒,后为乐师,为人诙谐。他后来师从曾子,《礼记·祭义第二十四》记载有他向老师曾子问孝的内容。从辈分来说,他比孟子要高得多,想来他在当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礼记·檀弓》中说:“孔子之丧,公西赤爲志焉。子张之丧,公明仪爲志焉。”
对于公明仪的不同看法,孟子反驳说:“只是罪过不大罢了,怎么会没有罪过。”
有专家把原文“薄乎云尔”译成“罪过大到天上去了”,这是十分错误的,简体字“云雲”都是云,但原文是“云”并不是“雲”,所以和天扯不上,“云尔”是固定搭配的语助词,表示“如此罢了”。“薄”有截然不同的两个含义,一是厚薄之薄,二是义薄云天之薄,此处当作厚薄之薄。从整段文章的语义看,并没有说羿罪大恶极,因为这从情理上是根本无法成立的。
接着,孟子讲了一个故事。
郑国以子濯孺子为将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出兵抵抗。两兵交战,子濯孺子突然发病,两手不能执弓,不禁哀叹自己今日难逃一死。他问战车御夫:“追赶我们的卫国将领是谁?”御夫告诉他:“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了,笑道:“天不绝我。”
御者疑惑地问:“庾公之斯是魏国著名的射手,先生却说自己有了生还的希望,这是怎么回事?”
子濯孺子告诉他说:“庾公之斯的射箭老师是尹公之他,而尹公之他是我的徒弟。尹公之他品行端正,他选择的徒弟一定也是品行端正的人。”
庾公之斯追到阵前,问子濯孺子:“先生为什么不张弓射箭?”
子濯孺子回答道:“我今天疾病发作,无法张弓射箭。”
庾公之斯于是说道:“晚辈曾向尹公之他学习射箭,而尹公之他又是向先生您学的射箭。我不忍心用先生教的射箭技术反过来杀害先生。即使如此,今天我带兵打仗,这是奉了君主的命令,我不能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说完,庾公之斯抽出四支箭,在车轮上重重敲击,金属箭头掉了下来,然后用这四支箭射向子濯孺子,射完就带兵退了回去。
子濯孺子交友有道,危难时刻救了自己的命,而后羿择人不讲品行,选了逄蒙这样的人做弟子,结果害了卿卿性命。从更深层的意义看,后羿以不正当手段篡夺了有穷国的王位,逄蒙就是他的帮凶,这叫有样学样,一报还一报,后羿这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他怎么会没有罪过呢?季氏家臣阳虎囚禁季桓子,把持鲁国朝政,也是季氏自己种下的祸根,道理都是一样的。
所以交友择人,一要自己行得正,二要重视品行,不能只看中术。
【《孟子》简读之离娄篇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