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和慢(2)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3732/2805259745610135.png)
买菜回家,也就是9点过钟,离11点做饭还有好长时间。自己给自己规定了作业,每天写一千字,通常就是这段时间完成。写什么事先没有计划,纯属想到哪写到哪。有时就一个主题写得兴起,便有之二之三之四。当然不会影响做饭,另起一个头,保存,第二天继续。
当年曾是个文学青年,且发表过一些作品。那时曾热衷于名利,一心想着上选刊,获奖,“轰一声”成为名作家。结果等不得,中途缀笔了。退休后重新拿起笔来,这时名和利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写作成了娱乐。偶尔在报纸上发表一小篇文章,自然欢天喜地。投出去的稿件石沉大海,也无所谓。每天写的东西,大多数是不适合报纸发表的,唯一的读者就是自己。写完一千字,倘若还有时间,便读书。老花眼,读纸质书须带眼镜,比较费劲。常常用微信读书,在电脑上看,字体调大一点,保持适当距离,可正襟危坐,也可斜靠座椅。
读书,也是一种行路。读万卷书就是行万里路。如此行路,不会堵车,无须住店,且想行则行,随时都可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把书合上,便回家了。
回家干嘛?做饭。11点开工,两个菜,一荤一素。12点左右便开饭了。
下午一般不再写文章了。午后小憩半小时。读书。如今读书更多的是品读。文笔好的,有趣的,可从头到尾读完。有时作者会提到别的好书,便会马上去找来看。或者又提到了别的好书,便又去找。如此,便会同时读几本书。有时读着读着竟忘了正在读的有哪些书。举个例,正读着刘瑜,她提到了刀尔登,便去找。只找到了《中国好人》。马上开读。果然很有味道。刘瑜也谈论爱情,便好奇她的老公。于是找来了周廉的作品。有时读着张鸣,忽然会跳到吴思。读着吴思,或许会跳到张宏杰。
3点左右出门健走一小时。若有人约打麻将,便打。别人通常有固定的麻将搭子,我没有,属于“听用”。有人临时有事,“三缺一”了,便找我替补。就算是这样,一个月下来总有七八回。如果不打麻将,健走后还会读一个多小时书。有时遇到特别有趣的、或者自以为特别深刻的书,会写读书笔记。读柴静的《看见》,就写了好几篇。当然,写读书笔记照例只是上午。
晚餐很简单,吃面。
晚上七点半左右,游泳。一家叫做首航的游泳健身会所,距我家步行仅8分钟。说到游泳,至今已经游了20年了。年轻时体力好,有时要游2000米。还喜欢跟人比速度,拼起来从头到尾都是上气不接下气。如今游泳也是慢游,游1000米回家,再读一会儿书就该睡觉了。11点以前上床,这是一定的。
每一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慢条斯理的,但还是觉得太快。这不,感觉退休没几年,“轰一声”就67了。这日子,不经过呀。
2020年10月于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