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圈》:收藏的意义在于,能够拥有,便是已经一种缘份。
黄新原著的《古董圈》,这是一个京城玩主的收藏笔记。
黄新原,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热衷于古董收藏。这本《古董圈》,将从行市、生意、规矩、圈子、物件、糗事、笑谈、盘道八个方面,说说古董圈的那些事儿。
作者玩古董玩了30年。这本书基本是描述他30年收藏生涯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又写了京城古董行市的层次,回忆了北京的古董市场和潘家园的变迁,对古董新手和爱好者有着对古董收藏这个圈子作初步了解和交易作参考作用。
其中介绍了投资古董的注意事项,还有砍价的窍门,和一些古董门交易的独特方式。其中特别的就有古董市场中好玩又吓人的“撮堆儿”方式。
“撮堆儿”是古董销售的一种传统方式,基本做法是:东西有一堆,价钱定好,好坏掺杂,要就都拿,不要拉倒。老北京管这叫“搭着卖”。
《古董圈》里的规矩是:古玩行有三件约定俗成的循例。在意了,大家都舒服,不容易起矛盾,彼此心里不存芥蒂,在一块玩着就高兴。
第一,买东西最好别向卖家打听进货价格。
买卖双方是熟朋友时不可打听,双方谁也不认识谁,更不能打听。
这一条,其实在别的行业也是要忌讳的吧。买贵了,不舒服;价低了,不相信。何必。
第二,别随便给人家东西估价。
这个好理解,古董本来就没标准的价,自己也说不准这东西究竟值多少钱。只要东西买得对,永远就对值。
第三,尽量不要说人家的不是,不背后揶揄人。
这个不单古董圈,做人也亦然。古董圈,圈子里整个城里玩家拐弯抹角都认识,遵循这点就更为重要。
其实说起收藏,80年代中后期,渐渐开始有了最初的民间古董交易,在当时也是不合法的古董交易。四方八面的人集中摆摊。虽然杂乱,但东西却货真价实。
90年代,开始交易合法化,但外国人也大量染指,价格开始高了起来。这时候的东西还不错,但涨幅也很可观。
21世纪,市场现代化了,假货开始多了,而全民收藏热也来了。电视,报刊,杂志都在谈收藏。
各地老玩家都在怀念过去的昨日繁华,收藏的检漏时代。
而围观的我们,在各种诱惑之下,耳听着不同的捡漏故事,看着《盗墓笔记》,《鬼吹灯》,再逛着小地摊。
古董收藏的感觉好像很高雅。其实说白了,我觉得就是一种恋物癖。好像每个人都有种特别喜爱某种物品的癖好,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占有慾。那种占有慾,令我们开始了收藏。
经历了年代变更的收藏,物件便成了古董。就连我们平常认为的“赝品”本义也是个中性词,是指高级的仿制品。
在收藏圈子里,其实不排斥赝品。历朝历代都有赝品。包括从宋到清代的仿制品。因为大家太喜爱真品了,于是便有了仿品。
古代仿制品同样具文物价值,若干年后的今天也变成了文物了。不过,对于我们外行人来说,抱着做个围观者看热闹的心情就好了。
能陪伴终生能厮守一世的物件不多,大半也是聚散匆匆。就像作者说的,其实能够拥有,便是已经一种缘份。也许就是《古董圈》里告诉我们收藏的意义。
无戒学堂日更第8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