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薪过万的UI设计师,成功的背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移动应用设计必修课》上市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写书过程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忙,现在我终于可以有时间把背后的故事整理出来,感谢大家!目前京东、当当、天猫、亚马逊都有销售。
《术与道-移动应用设计必修课》
竹子最新撰写的设计书籍,这是一本系统性介绍移动应用设计知识的书籍,全书分为上下两大篇幅。
上篇为术之篇,主要讲解了App设计的基础知识。使读者了解手机屏幕显示的原理,及硬件的传感器使用。通过基本的设计规范,及图标设计方法讲解。使读者初步掌握移动应用设计知识。
下篇为道之篇,是进阶应用设计知识,详细讲解了从如何组建设计规范开始,到各种组件的功能介绍及应用设计方法。使读者完整掌握移动应用的设计完整方法和流程。通过大量案例的演示,使读者可以灵活运用设计方法理论。
将于明年上市,敬请关注。
2007年,iPhone初代手机发布上市,UI设计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站酷、iconfans(现更名UI中国)开始大规模运营,大量的创作灵感和参考资料被引入国内,UI设计的学习和分享氛围日渐浓厚,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UI设计师。2007年可谓UI设计界的里程碑年,这一时期,国内的UI设计发展进入快车道,蓬勃,有生机。
UI设计的发展也是顺历史大浪而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大经济体为美、欧、中,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欧洲最早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会,淘汰了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从而走向进步和大发展;美国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它在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中都抓住机会,站稳了脚跟;而现在的中国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互联网革命,难以数计的创业者都时刻准备着,他们怀揣激情,想有所做为,甚至翻覆这个世界。
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在这股创业热潮中,有这么一些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被需要的人群,他们就是UI设计师。数字说话,薪水反映市场。通过站酷网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的GUI、平面、网页、插画、三维等设计职位中GUI设计师的待遇是最高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我想,UI设计师是被这个时代所需要,所以才成为市场的宠儿,他们肩负着创新和务实两大职责,推动时代向前发展。
早些年,阿里巴巴的发展引领了一股电商潮流,随之大量的互联网电商平台跟风兴起,使得诸多设计人才涌入Web设计领域。而近几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大量设计师又纷纷转战移动设计领域。
很多转型期的平面或者网页设计师,以及初入设计领域的新人,他们经常会跟我说,想要学习UI设计,却苦于没有一本详细的介绍移动设计的书籍。目前市面上的书籍良莠不齐,要么过于浅显,只罗列了基本图标界面设计方法,要么过于理论化,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于是我萌生出写书的想法,撰写一本实用性更强的专业书籍,给初中级UI设计师以理论和实践,授之以渔。但,生活总是被忙碌占据,我的写书计划也一次次延迟。
写书的过程
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总编孟飞。孟飞告诉我,现在的图书市场,web、三维的设计书籍已趋于饱和,而移动互联网设计书籍尚有很大缺口。目前,很多移动互联网设计书籍由工作室完成,不够系统和完整,也缺乏落地的实际案例的支撑,因此,他非常支持我撰写移动设计专业书籍。如孟飞所言,这既是大家需要的,也是我对自己多年的设计知识体系的全面思辨总结。
感谢孟飞,笃定我的信念。我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撰写书稿。过程当然是艰辛的,当家人已熟睡,我依然眉头紧蹙,轻敲键盘。凌晨三点钟,看着成型的结构和文字,想象能将经验分享给更多的UI设计师,满心欢喜,睡意终于来袭。
出书不易,插曲难忘。
搜集资料的过程很繁杂,好不容易找到的文章配图却多是不够清晰的小图,这种图片用在web上尚且可以,却远远达不到纸张印刷标准。幸好,我的好友赵新亮帮了大忙,他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为我处理了大量的文章配图。感激之情,永植于心。
经过了大半年打磨,终于到了交稿的日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更折磨人的阶段的开始。
出版社的编辑花费大量的时间检查校对原始稿,查漏查错再加工,细到一个符号,大到一段文字。说实话,我也记不清我究竟修改了多少次。校稿之后是专家评审,这个评审的过程非常严格,配图上的每个文字都需要反复斟酌推敲,如此严格的评审过程,总共需要经历了三轮。
在评审书稿的过程中,主编特意打电话告诉我,他觉得文章写的很有价值,也希望这本书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封面。话题聊到这儿,我心里立马就有了最佳人选“朱存辉”,他是站酷推荐设计师,有非常丰富的平面设计经验,更重要的身份,是我的“好基友”。
我只告诉他,要“与众不同,让人记住”,他便懂了。很快,他将“术与道”和“道与术”的字形做的图形设计发给我。
思虑再三,“术与道”更得我心。因为,“术与道”更契合书名的深意,图形也更加舒展畅快,且考虑到书开本较宽,更适合做封面主图形。
根据这个图形,我们一共设计了三款封面,我都觉得喜欢,出版社的编辑们各抒己见,讨论了几轮却也没有最终定论。好吧,那我就发起朋友圈投票吧,相信群众的力量。汇总朋友们的审美和意见,最终,我们选择了方案一。
《术与道》不是一本教授Photoshop基础操作的书,而是一本教你APP设计思路方法的书。本书适用于有基本的软件操作基础的设计从业者,例如平面设计师或者网页设计师,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了解APP设计相关知识,快速熟悉并掌握APP设计基本方法。对于交互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来说,通过本书可以了解UI设计师APP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有效的推动整个App开发流程。
01
第1章
手机是APP设计稿最终的呈现载体,因此,UI设计师应首先对手机屏幕有充分的了解。第一章,针对市面上主流的手机,逐一分析其屏幕的规格和显示原理,使读者掌握一定的手机硬件知识,为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02
第2章
设计精良的App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这个第一印象就是设计风格。好比人与人相处,先喜欢,才会爱。因此,想要设计一款与众不同的App,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好设计风格,即通过灵活运用字体和颜色搭配,确定一套App的基本设计走向。在设计过程中,好的配色可以让界面更加和谐,因此,本章着重介绍最适合UI设计的HSB配色方法,以及个性化内嵌字体的方法,为设计锦上添花。
01
第3章图标(又作Icon),是介于用户和图形界面之间的一个载体,有着独特的视觉化和鲜明的形象化等特点。设计成功的图标能够给用户创造优良的视觉感受和操作体验。
图片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各种图画和照片的统称,在UI设计中,合适的配图可以对主题起到烘托辅助说明的作用。
图标和图片均为界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章选取多个案例,介绍其应用图标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以及App图标在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中的设计规范。
04
第4章有了图标的设计知识做铺垫,接下来的内容就围绕界面设计展开。目前主流的App均依托iOS和Android两大系统,UI设计师需要充分掌握两大系统的界面规范,才能进一步做个性化设计。本章节对iOS系统界面规范做了深度分析。
05
第5章与iOS系统不同,Android系统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哲学。本章,我们将两大系统对比,通过分析两者在导航、界面布局和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大家对Android系统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06
第6章在了解两大系统的标准规范,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设计了。要完成“从0到1”的质变,要打造一个优秀的App,我们必须学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设计规范,这个制定设计规范的过程,就是本章的重点。
07
第7章前一章节介绍了如何制定设计规范,相当于搭建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组件,这些组件实现了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些组件有的是系统自带的组件,有的是需要个性化定制的组件。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组件。
08
第8章前面我们介绍到,Android和iOS系统的设计规范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现实中,很多Android平台的应用设计得与iOS平台相差无几。
这是因为,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迭代节奏非常快,如果设计和维护两套UI,成本相当高昂,而且在设计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两个平台设计不同步,稍有脱节便会阻滞项目进展。所以,从团队的效率来衡量,大多数公司会设计一套iOS版
本的UI,再适配到Android平台。
用户不是设计师,他们不会觉得“返回”按钮刺眼,他们更在乎的,是能否流畅无障碍地使用该应用程序。所以,绝大多数用户能够接受移植自iOS系统的UI。
这提示我们,设计师可以根据应用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导航布局。本章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导航布局。
09
第9章在逐步规范化的应用市场,同质化的设计成为一种恶性竞争。为了突出重围,维持长期的健康的发展,设计师必须强化自身的特色化设计,也要了解和尊重每一位用户,重视用户个人化设计,为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本章选取一些典型案例,并介绍其页面设计中的要点。
10
第10章我们注意到,主流的手机设备屏幕的尺寸大小不一,分辨率也相差甚远。对UI设计师而言,这么多规格,不可能每个分辨率都出一个对应的设计稿。本章详细介绍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即先完成一个基准设计稿,通过一定的比例换算,去适应不同手机、不同分辨率的需求。
11
第11章手机屏幕虽越做越大,物理尺寸毕竟有限,想通过单击屏幕上的按钮实现全部指令是不可能的,因此,手势操作被引入人机交互中。本章,我们要学习常用的手势操作,并在实践中尝试将其引入操作界面,形成用户习惯。
12
第12章学设计,手要勤,眼要宽。所谓手勤,就是多练,不找捷径。眼宽,则指多参考,拓展视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浩如星海的设计网站中,撷取“精品”,可以事半功倍。本章,我们分享一些值得经常浏览的设计网站,开阔眼界,补短取长。
移动设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设计知识体系,在撰写书籍时必须参考大量的资料,如网上教程、网友博客、知乎网友的观点。由于网络引用来源繁杂,有些资料出处无法考证,如果标注引用不够细致的地方,请联系我,我将在下一版中补充说明。书中的知识观点,是我个人经验总结,可能有考虑欠缺的地方,如有异议,也请与联系我讨论,我将在下一版中进行更正。
设计师本身就是纯粹单纯的,我也是。读者觉得《术与道》有用,觉得可以成长,这就是我莫大的荣幸,就是我快乐的理由。
文章源自网络
【千百元大奖活动】
【劳动最光荣】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听说很多同学都置顶了我的公众号
·END·
UI智设计欢迎加入智友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