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宋代日记-《温公日记》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2人  学习博物馆馆长

01—作者其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2—日记介绍

司马光的《日记》,有《日录》、《手录》、《实录》等异称,是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后记》神宗朝而用的编年史。由于各人所得资料不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本子,目前可以考见的有四种:温公《日记》一卷本,陈振孙《书录解题》卷七著录,所记只是一些散页;温公《日录》三卷本,《增广司马温公全集》卷一?三至一?五收录,共三卷十九页,记熙宁二年八月至三年十月事,中缺熙宁三年正月、二月记事,三月仅收一条;温公《日历稿》二卷本,吴澄《吴文正集》卷五九著录,所记恰为温公《日录》三卷本所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引《日记》,卷数不详,所载时间跨度大,其中太祖、太宗、真宗四条,仁宗十一条、英宗二条、神宗熙宁三年四月至十一月三十二条、熙宁三年十一月至五年七月十五条。今人李裕民据日本内阁文库藏《增广司马温公全集》校注,佚文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朝事实类苑》、《名臣言行录》等书所引辑录,总名为《司马光日记校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4年5月出版。

03—日记展示

癸巳,著作佐郎、编修中书条例曾布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王安石常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防察奏对者。吕惠卿既遭父丧,安石未知腹心所托。布巧黠善迎合,安石悦之,故以布代惠卿入侍经筵。布资序甚浅,人尤不服,而布亦固辞,卒罢之。

庚子,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曾公亮为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仍五日一奉朝请。公亮初荐王安石可大用,及同执政,知上方向安石,阴助之,而外若不与同者。置条例司,更张众事,一切听之。每遣其子孝宽与安石谋议,至上前无所异。于是,上益专信任安石。安石以其助己,深德之,故推尊公亮而沮抑韩琦。御史至中书争论青苗事,公亮俯首不答,安石厉声与之往反。由是言者亦以安石为专,而公亮不预也。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朝廷,公亮曰:“上与安石如一人,此乃天也。”然安石犹以公亮不尽同己,数加毁訾。公亮虽屡乞致仕,上辄留之,公亮去亦弗勇,安石党友尤疾之。上御集英殿册进士,午漏,上移御需云便坐,延辅臣赐茶,公亮陟降殿陛,足跌仆于地,上遽命左右掖起之。明日,以告病连乞致仕,于是乃听公亮罢相。

诏转对官所言有可行者,特加甄奖。

熙宁三年十月初九日,武举除奉职九人,借职七人,差遣殿侍四人,借职王褒迁右班殿直,康大同迁奉职,减三年磨勘者一人,黜者一人,传义下吏者二人。时人言武举不合格,推恩优于贤良方正入第三等者。试法官,合格者五人,皆选人,一人除详断官,四人候有阙与差。

全文地址:http://wenxian.fanren8.com/06/15/543.htm

04—日记价值

司马光《日记》包括《日录》三卷、《手录》五卷(其中三卷仅存目录》及《日记佚文》、《琐语》四种。其中《日录》和《手录》收录在日本藏《增广司马温公全集》中。这本《司马温公全集》,据李裕民考证,当为绍兴年间的刻本,于南宋、元间流入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集中所收《日录》和《手录》大概是朝奉部、邛州司录事黄革从其他途径访问而“增旧补遗”的,但确是司马光逐日记录,决非他人伪作。下面分别介绍《日录》和《手录》的内容及价值:

(一)诏旨、御批、上谕

等,约二十余条。如第一条:“熙宁二年八乙未,诏成德军等二十三处,今后更不推思,太原府等九处,任满取旨。先是,彻除知州者,皆先迁一官,议者以为滥,故改之。”第十六条:“以苏采为太常少卿、集贤殿修撰知梓州。故事三司副使出皆为待制、采始用乙未诏书故也。”说明王安石曾采取措施扭转迁官过滥状况,并在二十天内即付诸实施。第八四条载查办伪造诏旨印卖之事,这大概是史无前例的。此外,还有举官、执法、救济、水利等。

(二)官僚差除

新法派吕惠卿、曾布等人连连晋升,甚至同一天授四敕二告身(见第二?九条)。又载王安石以制置三司条例为变法机构,引入赞成新法的少壮派,又随时派至重要部门,以分兵把口,掌握实权。在条例司被近解散后,立即任命吕惠卿判司农寺,将此寺变为执行常平新法的机构(见第一二五条);同时,不断保持异议者挤出政府的要害部门。人事的变化与新法的不断深化密切相关。

(三)科举制度

详细记载国子监、开封府的各种试题、中试人数、前几名姓名。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位考生因笔试时犯了濮王(英宗之父)讳被黜,居然“扬扬而出,无一言祈请,亦无忧色”(第一?四条)。这种藐视避讳和功名的举动,实属罕见。还有的考生“直诋时病,无所回忌”(第一?五条),并没有受到迫害,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思想活跃,环境也相对宽松。

(四)经济方面

如有关解盐(今运城盐池)的记载有熙宁二年十一月“侯叔献艺于解盐内支十五万贯、散界青苗钱”(第九六条),十二月丁卯“有旨解盐司今后每年拔钱十万贯封椿准备支使”(第八九条)。也有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汴河的记载,如第一三条、二?条、四七条、七四条等。第一二二条记登州买金场事,是了解金矿开采及冶炼的重要资料。

(六)宗教方面

第一七条记宋神宗幸寺、观宴请。第四四条记赐泗州僧伽塔利钱千缗。第四三条记杭州匠师杨琰修建开宝寺感孝塔。杨是喻皓以后著名工匠。第一?三条记及君好佛。

(七)其他方面

其他内容尚多。总之,《日录》所记熙宁二年八月至次年三月事共一百零五条,为《续资治通鉴长编》所无,价值最高。熙宁三年四月至十月共一百二十五条,《长编》虽存,但取舍不同,其价值也不容忽视。即便是《长编》中已有的条目,内容也不尽相同。

05—个人心得

《温公日记》是还原宋朝真实情境的一部佳作,从中可了解宋朝的运行机制、王安石及其变法和资治通鉴背后写作思路等各方面细节。

持续不断的记录历史事实,整理成体系,然后按照时间维度建立结构,诞生了一代巨著《资治通鉴》,使之前的历史得以记录、传递,文明得以积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