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期创业项目,如何寻找天使投资人?
首先,种子期的项目,创业者自己一定要拿点钱出来,这是对项目的一种肯定。
如果创业者自己都不拿钱出来,很大程度这个项目不会成功。创业者自己的资金一般都是有限的,要不然也不用来融资了,创业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拿出一定的初始金额,这个初始金额还不足以开启这个事业,那么希望外部融资。
其次,找家人、亲戚、朋友。
这些人是最熟悉创业者的,对创业者非常信任,对创业者所做的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出资的机会较高。种子期项目的投资更多是基于多创业者的认同,因为项目还没有做出来,根本无法考证项目本身的情况,只能通过对创业者本身的认可来投资,而最认可创业者的,莫过于最熟悉的人,家人、亲戚、朋友。
最后,如果家人、亲戚、朋友不愿出资或是出资额不够,或是有一些其它的原因,资金还不是很够,可以去找个人天使投资人或机构天使。
个人天使是用自有资金投资的人,他们有盈余资金,并且可能也有一些创业的经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融资选择。
种子期的项目,没有完善的团队,没有具体的产品,没有数据来分析,所以种子期的项目去融资,投资人给他的钱多数为项目的启动费用,包括注册公司、租用产地、招聘员工、开发产品等等;除了项目启动费用之外,有些种子期项目还可以加上创始人的价值,比如创始人之前在大公司工作,工资很高,有很多的经验,这个人本身在市场上是有一定价值的,有很多企业想挖他,开价都很高,这也是项目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创业者,满大街找投资,给各个投资公司发BP,与各个投资经理套近乎——花费大量时间与一堆“不懂”的投资人解释项目,结果大部分是袅无音讯。你没法知道谁会对你项目感兴趣,这样主动找投资的效率注定非常低。
那怎么做?让投资人找到你:
作为创业者最幸福的就莫过于投资人追着你跑了,谁的条款更好、谁的资源更多,这样创业者可以站在更主动的角度。
谁都想这样,不过我们要问的是:这样的创业者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先去除小部分本身就与投资人熟识的高帅富团队,大部分应该是以下两个方式:
1、让产品自己说话。
我们常说:好产品会自己说话。不错,投资人会经常试用各种产品,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如果你的产品用户体验很棒,能打动投资人,那么某天投资人就会主动找到你。经过接触调查后,就会有后来的投资。所以对创业者来说,首先要做出打动用户的产品体验。
2、让自己站在聚光灯下。
有了好产品就有了传播的基础,还需要寻找机会来传播。就是说你要找各种机会把你的产品、作为创业者的你本人进行曝光、进行传播,让大家特别是投资人有更多的机会看到你。如果你明白投资人的“苦”就知道这里面的逻辑了。
一个投资人一年要看数百个项目,但最后真正能投的就那么一二个。这对投资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投资人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能获得感兴趣的项目和创业者。
创业者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把自己站在聚光灯下:
一、创业者自媒体。
作为创业者一般在某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理解,在创业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如果可以将这些理解或经验落到文字上,写成一篇篇的文章投稿,时常在相关网上活跃一下,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吸引到大家的关注。
不要担心你的文笔好不好,关键是要有观点、要有干货。口袋通创始人白鸦、蝉游记创始人郭子威等就是个中高手,都是自媒体达人。当然这个玩法相对有点要求高,需要创业者本身能建立影响力。
二、寻找被报道的机会。
目前很多平台、媒体都有专门报道创业者的栏目。尽可能的寻找到这些被报道的机会,但在被报道的时候,多突出自己的项目价值、创业者价值观,不要变成推销产品。
三、参与线下沙龙。
现在有很多单位在组织各类创业沙龙、各路行业峰会。你会发现在这些线下活动上露脸的项目更有容易获得关注。我们有几个投资的项目,就是在一些活动上认识、了解后才合作的。
当然,不能一开始就想上什么高大上的活动,可以从一些小活动开始。首先可以锻炼自己的演讲水平,其次可以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创业项目,最后可以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爆光机会。
四、参与大赛。
全国每年大大小小的创业大赛应该有上百场,这也是项目低成本的爆光机会。大赛相对于其他线下活动,有一个优势就是媒体关注度更高。一般大赛的主办方都很注重大赛的影响力,所以参加大赛的项目和创业者也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五、与品牌互动。
创业者可以尝试让自己的项目与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进行互动。通过其他品牌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爆光度。
获得曝光的方法还有很多,创业者可以多留意自己身边的机会。创业者不要把时间都放到找投资上,而是要通过打造极致产品、形成传播来获得投资人的认可。
创业者还需建立起自己广厦的基石:
1、团队。
一般而言,创业公司会有 2-3 个创业合伙人:一位技能完备的工程人员和一位产品设计者(或产品打造者)。当然,创业伙伴之间的占股比例必须是平等的。
2、创意。
我们都知道创意可能会一文不值。优秀的创业者会选择以使命作为导向。创业伙伴之间正是抱着共同的信念才会选择组建团队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终日孜孜不倦地寻思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脑海中一直浮现的问题,其他事情都是浮云。
3、初期产品。
2 到 3 个月之后,我们会对问题进行提炼,并开始打造产品原型。我们会作出多种尝试,但我们会一直停留在相同的领域之内——因为在这个领域我们能够读懂用户、商业模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旦有某条路径在身边的人之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我们会快马加鞭地打造出一个极其基础的原型,以便尽快验证自己的想法。我们会让大约 1,000 位用户对产品的原型进行试用。
切记:在和任何人谈论产品之前,你需要先让 1,000 位用户试用产品。
4、天使投资。
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尝试和领域内的天使投资人进行接触。我们会向他们征求建议和资金投入,同时也会向他们寻求其他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审视自己更喜欢和哪些天使投资人进行合作。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寻求那些以前曾有过合作经历的投资人,并让他们先尝试发起小额投资。团队中面向募资工作的只有一个人,募资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绝对会超乎你的想象。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股权被稀释超过 15% 的比例,最好可以将其维持在 10% 以内。我们在进行天使轮融资的时候只会考虑私人投资者,而不会接受机构投资者的投资。
5、注册事项。
我们会尽量使用标准的文档来注册公司,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相熟的律师愿意以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条件帮我们处理好注册事项。
6、后天使轮时期。
我们会继续招聘一到两位工程人员,并继续专注于产品工作上。在这个阶段,通常会像疯子一样四处跑动,以便获取更多的客户。我们会将运营成本尽可能降低,同时保证运营效率。我们会尽可能选择免费的服务来达成目的,只有对那些能切实提升客户感知的事项,我们才会投入资金。
为了降低办公成本,我们会物色免费的办公场所,实在不行的话在某个公寓办公也凑合。单身的员工甚至还会在工作场所居住。那么,已经成家的员工又怎么样呢?他们会尽可能依赖配偶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我们还会向多方寻求援助。
以上这些都是创业者种子期找天使投资需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