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三之宫闱秘闻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三之宫闱秘闻
现在,战国四君子就只剩下春申君黄歇一个了。
从过往的战绩来看,孟尝君田文最有名,平原君赵胜最没用,信陵君魏无忌最能打,春申君黄歇最能说。
到了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终于决定最后再反抗一回,于是组成五国联军,以楚国为纵约长。
这时候楚国的领导人是楚考烈王熊完。二十多年前他在秦国当人质的时候,要不是黄歇冒死把他救走,估计现在坟头都长树了。
所以,熊完回国即位后,就以黄歇为楚相,并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从此之后,楚国大权尽归黄歇之手。
到了现在,身为纵约长的楚国实在是没人才了。没办法,黄大人您就上吧。
黄歇率领五国联军,直逼函谷关。秦师出关,联军败走!
然后熊完把失败的责任都归咎到了黄歇的身上,从此不怎么爱搭理他了。
黄歇仰天长叹:老子冤死了!
他有个叫朱英的门客倒是挺理解他,对他说:人们都认为楚国本来是一个强国,只是因为由你当了执行总裁这才衰弱下去了。但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以前秦国打楚国隔着魏、韩,所以人家不爱搭理咱们。现在不一样了,魏国已经成了秦国的后花园,一旦魏国把他的鄢陵、许地(两地均为河南许昌市一带)割让给秦国,那秦国离咱们的国都陈地(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一带)就不远了。
于是,楚国就把国都从陈地向南迁到了寿春(安徽淮南市寿县),不过楚国都城无论在哪,一律叫郢——所以从名字上来看,楚国都城从未变过。
顺便说一句,公元前239年,韩桓惠王去世了,他的儿子韩安即位——你猜对了,这哥们儿也没谥号。
次年,黄歇死了,满门被杀。
1、楚宫
熊完即位的时候都二十八岁了,这岁数在那年头,估计当爷爷的都有了。可这熊完到现在都五十岁的人了,连儿子都没生出来呢。
这让黄歇很是忧虑——毕竟太子要从小培养,长大了才能听自己的话。
于是,为这事他是操碎了心,但这哥们初中生物课上没好好听讲,总觉得生孩子这事儿是女人的问题,所以就整天找一堆生过儿子的女人进献给熊完,督促领导要日日努力,抓紧生个儿子出来。
但把熊完都快累死了,还是没整出儿子来。
这时候,有个叫李园的赵国人,带着妹妹(正史未载其名,据说叫李嫣嫣)来到了楚国。他原是想把妹妹嫁给熊完的,但听说熊完不能生儿子,担心将来妹妹年老色衰,失去宠爱,到时候万一再连累他就糟糕了。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他听说楚国大权掌握在黄歇手中,不由得灵机一动,带着妹妹投靠了黄歇。
不久,他请了几天假,说要回家探亲。但假期都超了很久他才回来,黄歇就问他干什么去了。李园说齐王田建派人找我,说要娶我妹妹,我陪人家使者玩了几天,所以回来晚了。
黄歇一听连齐王都看上的女人,肯定错不了。又听李园说齐王还没下聘礼,就马上说:行了,你妹妹我要了。
于是,黄歇就娶了李园的妹妹为妾。
俗话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那熊完累个半死也没整出儿子来,黄歇娶了李园的妹妹,没用几天,人家姑娘就怀孕了。
李园一看妹妹怀上了,马上开展了下一步行动,让妹妹去劝黄歇,说您现在是大权在握,可楚王没儿子。将来他挂了以后,就只能是他兄弟即位了。但您执掌楚国大权二十多年,指不定已经得罪了楚王的哪个兄弟,一旦他们即位,您就完蛋了。现在咱俩结婚时间不长,我怀孕的事也没人知道,如果您把我进献给楚王,我一定会得到他的宠幸。如果老天有眼我生个儿子,那么就是您的儿子要继位为王了。这样一来,楚国便全都是您的了。所以,您是想让楚王的兄弟即位呢,还是想让您亲儿子当大王呢?
这个问题对于黄歇而言很容易回答。于是,他就把李园的妹妹献给了熊完,并且深得宠爱。没多久,她就给熊完生了个儿子,被立为了太子。
妹妹成了王后,李园自然也显贵起来,并且开始当权主事。
他利用亲妹妹的姿色策划这么大的行动,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黄歇将来成为太上王。于是,他决定启动“绊脚石计划”,开始豢养刺客,准备干掉黄歇。
但这个李园估计不是什么政治老手,一旦心中起了杀意,那看向黄歇的眼神中就带着飞刀了。结果,官场新贵李园不爽老丞相黄歇这件事,楚国很多人都知道了。
到了公元前238年,熊完病危。
黄歇的门客朱英对黄歇说:您担任楚相二十余年,名为楚相,实为楚王。现在楚王要挂了,以后您要辅佐幼主,从而更加掌控大权。将来说不定您都能成王呢。这就是您的无望之福啊。
黄歇还没来得及开心一下,朱英又说:但是李园是您的政敌,这谁都知道。他豢养了很多刺客,等到楚王一挂,他一定会来干掉您,这就是您的无望之祸。
黄歇还没来得及沉下脸来,朱英又说:您把我安排在郎中的位置上,等楚王去世,李园入宫,我先下手为强,替您杀了他。我就是您的无望之人。
要说这朱英也是个人才,替黄歇打算的很周到了。可惜,黄歇压根就没瞧得上李园,所以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李园就是个屁,他还能翻了天不成?放心吧,事情发展不到这个地步。
朱英长叹一声,只好逃亡他乡去了。
十七天后,熊完去世,李园抢先入宫,把他豢养的刺客伏在棘门(宫门)之内。黄歇一到,众刺客蜂拥而上,将其刺杀,并将其头颅砍下,扔于宫门之外。之后,李园又派人尽诛黄歇满门。
是年,太子熊悍即位,是为楚幽王。给他爹熊完起了个谥号“考烈”,故熊完称楚考烈王。
身为楚相,黄歇死的并不寂寞,因为秦相吕不韦也在这一年出事了。不过吕不韦比他运气好点,性命暂时没丢。
2、秦宫
二十多年前,一个赵国姑娘认识了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这个商人出手挺大方,于是,姑娘就心甘情愿地当了他的小三。
后来,姑娘怀孕了。这个商人大喜过望,把她送给了一个叫嬴异人的落魄公子,她成了落魄公子的婆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姑娘生了个大胖小子,嬴异人给儿子取名叫嬴政。
没多久,嬴异人逃了,据说逃回秦国去了。姑娘愿本以为这辈子他也就是一个单亲妈妈了,只是希望吕商人能经常来看看她,抚慰一下她受伤的心灵。
可是后来,吕商人没来,赵国公室派了很多人,把她和儿子送到了秦国。原来,她老公嬴异人竟然是秦国太子了,而她的身份也变成了太子妃。
三天之后,嬴异人即位,她的身份又变成了王妃。
三年之后,她儿子嬴政即位,她又成了太后。
这几年估计她没少感慨: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啊!
但遗憾的是,她老公死了,她真成了单亲妈妈。于是,她又想起了吕不韦——当年的商人,现在的秦相。她希望吕丞相能经常来看看她,抚慰一下她受伤的心灵。
又过了些年,她儿子渐渐长大了,吕丞相害怕起来,说自己老往后宫来,不太方便,被咱儿子看到了不好。但吕丞相还是很体贴她的,便找了个叫嫪毐(lao ai)的人,假做太监,入宫伺候她,以便能继续抚慰她受伤的心灵。
嫪毐,值得一提的便是他的独门绝技,嫪毐转轮之术
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其他的脑补吧。
太后受伤的心灵被嫪毐抚慰得很熨帖,于是便替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还封他为长信侯,又把太原郡当礼物送给了他。并且这时候是太后掌权,所以就连国家大事也听嫪毐的。据说,为了嫪毐,太后还跟吕丞相闹得很不愉快。
这嫪毐也是得意忘形,据说动不动就跟人说,吕不韦才是秦王的仲父,哥们儿我可是秦王的假父。
仲父,指的是叔父,意思是吕不韦跟嬴政的亲爹同辈,当年要没吕不韦,嬴异人也回不了秦国,嬴政更当不了秦王,所以叫人一声叔父倒也不过分。而假父,则是继父的意思,秦王的继父是什么?太上王啊!你嫪毐何德何能,敢当嬴政的继父,真活腻歪了?
当然,他的好日子马上就到头了。因为公元前238年到了——这一年,秦王嬴政年满二十一岁,按古制,要行冠礼,并且获得佩剑的资格。
而嬴政是秦王,所以按规矩,从这一年开始,太后就得把权力还给儿子了。
本来这一切进行的都挺顺利,嬴政当权后,派兵去攻打了一下魏国,来试验一下到手的权力好不好使。结果挺满意,还把人魏国的衍氏城(河南郑州北)给抢走了。
但没过几天,就有人告诉他:你妈身边那个长信侯嫪毐是个假太监!
按说这种事一般都是要封锁消息,然后私下处理。但嬴政很有气魄,直接下令有关部门彻查。
这下把嫪毐给吓够呛,但他觉得自己现在实力不小了。便盗用玉玺,假托秦王名义调兵遣将,攻打嬴政居住的蕲年宫。
嬴政那边当即令昌平君和昌文君(这老哥俩身份不详)发兵讨伐。咸阳一场大战,嫪毐兵败被俘。
事后,嫪毐被诛三族,其党羽皆被五马分尸,他的门客罪过较轻的有四千余家,全部被放逐到四川开荒去了。然后又把太后迁移到雍城的萯阳宫囚禁起来,还杀了她和嫪毐生的两个儿子。
后来,嬴政在客卿茅焦的劝导下,又到雍城把太后接回到了咸阳,母子重新和好如初。从此以后,太后虽然因为这个事心灵受伤更严重,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她的单亲妈妈了。
嫪毐死了,他是吕不韦献给太后的,所以吕不韦也受到牵连。但嬴政已经原谅他妈了,再加上一直觉着吕不韦对他们父子恩情挺厚,所以就没有杀他,只是将他的丞相之职罢免,让他回到封地洛阳养老去了。
但这个吕不韦精明一世,糊涂一时。按说你都不招秦王待见了,在洛阳闭门谢客,老实待着得了。可是,在他回洛阳这一年多来,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纷纷去洛阳看望他,邀请他,以至于到洛阳的道路经常出现堵车。
嬴政知道这事以后就非常恼火,他担心吕不韦再搞出点什么阴谋,就写信给他说:你有何功于秦,敢封于河南(指洛阳一带),享十万户税收?你跟秦国有什么血缘关系,敢称仲父?我看你还是带着家眷去四川开荒吧。
吕不韦看到这封信都快哭了:大侄子啊,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爹和你妈封给我的呀!
但他知道,这封信只是个开始,他的末日,已经到了。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服毒身亡,他家人偷偷挖坑将他埋了。但随后嬴政就下令:吕不韦的门客们,凡是参加了丧事的,一律迁徙到四川开荒。同时下令全国,当官的谁敢像吕不韦、嫪毐这样荒淫无道的,一律抄家。
顺便提一句。关于吕不韦跟嬴政的关系,包括黄歇跟楚幽王的关系,在我看来,这种能搞到天下皆知的后宫秘闻,可信度都值得商榷。
3、插播一条,吕不韦你该知道的事!
吕不韦:最主要的功绩就是著书《吕氏春秋》,
其中“一字千金”也出于此,相传《吕氏春秋》完成后,吕不韦将书简置于城门口,过往之人都可以参阅,若能指出其中错误,或多一字少一字,便赏千金。
可见《吕氏春秋》这部书的价值,不愧为传世经典。小学课本里的很多故事都是摘自于此书,比如刻舟求剑、引婴投江、循表夜涉等。
“引婴投江”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这三个寓言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各有侧重,它们分别从人(对象不同)、地(地点不同)、天(时间不同)三个角度举例,分别说明“对象变了,法令也应该改变,否则就是‘悖’”;“地点变了,法令也应该改变,否则就是‘惑’”; “时间变了,法令也应该改变,否则就是‘悲’”.《〈吕氏春秋〉两则》中的“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与“循表夜涉”一起告诉读者(其实是想告诫秦国的统治者),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情况变了,法令制度也应该随之变化,以求治理国家,进而统一天下。这就是《察今》一文的写作目的.现在,《察今》一文对我们的提示则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是《察今》一文的突出特点.因为寓言用简单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具体;这些带有夸张性的故事往往给人以启迪,使人们引以为戒。
所以就有了如果吕不韦不死,秦不可能只有二世的说法。
4、韩非
嬴政当家作主以后,充分发扬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一挑多的魄力,连年来对魏、赵、楚不断用兵,除了赵国把李牧调回来反杀了一局之外,基本上每次都被打得爬在地上抱头痛哭。
看着秦国张着血盆大口,龇牙咧嘴的模样,刚即位才七年的韩国领导人韩安吓得小心肝扑通直跳,连忙派韩非去秦国上书,说秦王您饶了我吧,我不玩了,您想要什么地方直说就行,我马上划给您;还有我这国君大印也给您拿着吧,就让我开开心心地当您的臣属吧。求求你千万别再打我了。
韩非是韩国公族,韩王之子。他将法家中的“法”和“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他看到韩国国力日益衰弱,多次写信给韩桓惠王请求录用,或许因为韩非子是个结巴,韩桓惠王没理他。于是,他就只好蹲在家里写书,撰写了《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等五十六篇文章,共约十多万字——我写这本书到现在也十万多字了。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韩王之子。韩非子师从荀子,李斯同学,儒家思想、文化有很高的造诣。在基于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嬴政听说过韩非的大名,一直很想把他约出来谈一次。刚好这次韩非来秦国,听说嬴政挺仰慕自己,就写信给嬴政说:现今秦国疆域千里,军队百万,号令森严,赏罚公平。所以我就想跟您聊一聊,如果您听了我的主张却没有一统天下,那我宁愿死在您的剑下。
嬴政看了信挺高兴,还没来得及任用他,这事就被李斯给知道了。
李斯是楚国人,当过小官,后来到齐国拜荀况为师,毕业以后就来到了秦国。他刚到秦国的时候,是吕不韦的门客。当时吕不韦挺器重他,把他介绍给了嬴政,嬴政也挺赏识他,把他提拔成了长史。
现在,他看到嬴政挺喜欢韩非,不由得紧张起来。因为他和韩非学得都是法家那一套,韩非如果得势,那他可能就没什么用了。所以,他对嬴政说:韩非毕竟是韩国公子,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现在您暂时没用他,而让他在秦国长期逗留,万一以后他再回去,这可是秦国的后患啊,不如把他干掉算了。
嬴政心眼一活,听了李斯的话,找了个罪名把韩非给关起来了。
李斯马上就派人在牢里把韩非弄死了。不久,嬴政后悔起来,准备赦免韩非,这才听说韩非已经自杀身亡了。
今非(韩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