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一种可能,过你期待的人生

当你拿着职场的入场劵,想要在自己的人生职场中拼搏一番时,你是否想过,你的未来人生会过得怎样?你是否会永葆青春,满怀一颗激昂的心去完成自己人生的使命?生活不是你所憧憬的那样,总是心想事成。你经历更多的现实是,你得尝遍人间的酸甜苦辣后方知幸福的真正意义。
当然,我看到很多一直处于职场门前不断徘徊的新人,看到工作数十年后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看到经历大半辈子同样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他们要的,可能并不是简简单单令自己生存下去的薪水,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人生升华,顿时豁然开朗,眼界大开,打通思维的任督二脉,去寻找自己期待的人生。
你得看到,职业生涯,至少分为生存需求、认同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三大模块。可能你一生为之奋斗的,依然是为自己的温饱问题而奔走于世界。由于着眼点的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差距,你可能至今没有看到更高的生命需求。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需求也在一次次残酷的竞争现实中而被抛弃。你会想,如果生活得不到亲戚、朋友、兄弟、社会的认同,怎们能算是真正成功的人生?
人生存在着不同。乔布斯在正值青年的时候就怀着“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的梦想”,把每一天都当是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李开复在令人艳羡的工作环境中提出“做最好的自己”,进而指引中国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向自己期待的人生靠拢;马云在中国互联网环境还不健全的的形势下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打造一个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B2B生态体系。这些成功人士的想法,自始至终站在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上,最终赢取了令人惊叹的人生。
回到自己身上,你举目四顾,大部分的职业是累死人不偿命的,就像是没有任何门槛的销售工作,每天不停写代码的程序员;还有一些受人认同的职业,比如企业老总、培训师、高管等,但是这些职业与你相去甚远;能看得上你的,还是些报酬很低,费力不讨好的义工与其他薪酬很低的工作。你在嘲笑向社会与公司妥协的迷茫人群,恰好自己也慢慢成为了日复一日找不到前途的工作机器。其实,想要改变自己机械式与毫无疑义式的生活,你得知道你得职业奥秘在哪里,你的职业目标在哪里,你的人生该怎样规划。
1.职业生涯三部曲
如果把一个人有效的职业生涯合理切分,那么就可以绘出职业发展的曲线。这个职业发展的曲线可以完整的反应你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

如果以年龄为横轴,职业收益为纵轴,我们可以绘出人生职业的三部曲。具体图形可以见上图。在纵轴职业收益的三分之一处,绘制出一条生存线,这条生存线就是来解决我们为什么工作。因为在一开始,不管你是怎么成长,你就拥有了“支出”。也就是说你得先解决生存的问题。这个时候,你的职业生涯就出现了,你的目标就是让职业发展线超越生存线,你得养活自己。
职业发展线大多是抛物线,分为三个阶段,上升-维持-衰退。在上升阶段,大概是你人生的25岁至35岁之间,这个时候你的职业发展迅速,职业发展线上升势头明显。你极有可能走到中高层的管理岗位。
在维持阶段,大概是你人生的35岁至45岁之间,这个时候你的生逐渐走向顶峰,你的职业不再上升,进入一个相对缓和的维持期,自己生涯的变化不太明显。
到衰退阶段,大概是你人生的45岁至60岁之间,这个时候你的职业发展线开始下降,你的工作使命不再是奔走于公司的最前线,而是要带领新人,传承经验,避免珍贵的工作经验就此失传。
如果你的职业有所区别,那么你职业年龄的区间会有所不同。比如像运动员,他的上升期在14-16岁,维持期在16-24岁,衰退期在24岁以后。根据不同的职业种类会有一定的调整,大部分的工作还是相似的。但是你始终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体力工作的职业周期短,脑力工作的职业周期长,有资源的职业周期则会更长。
还得强调一点,那就是生存线的问题。生存线与职业发展线相交,像一张满弓。为什么我们关注生存线的起始点,那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于关爱,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资本,甚至到结婚的年龄,我们还将背负起30年的房贷,一直到你“满弓”之时,这时你的职业收益大于生存线,你就有了闲钱,一部分用作抵御自己生病、意外事故;一部分用于继续发展,保持资金的增值;一部分用作赡养自己的父母;还有一部分用于抚育自己的孩子,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最终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未来的职业曲线绘制的更加完美。
我为什么这样说?你可以看看在各种培训机构门前翘首以盼的家长,不惜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等待孩子下课,逼迫自己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就会跳舞、弹钢琴以及唱歌。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让他们去尝试自己没有尝试到的东西,学习自己没有体验到的课程。
如果生命只是用来延续下一个生命,那么你的工作意义何在?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让新生命延续,而是应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更大的人生梦想,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的认识一定出现了偏差。我要解决的就是你要如何走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指导你走向更加明朗的人生。
2.苦难三部曲
在你了解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部曲之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认识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毕竟,我们的理论是指引你正确前行的指南针,我希望你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众所周知,现实的世界总是荆棘满路,你想象的世界总没有现实的情况复杂。这并不是让我们认识到苦难去退缩,反而是让我们在碰到巨大的痛苦之后想办法应该如何应对。我想强调的,就是想要最终走向光明坦途所必须面对苦难的态度。

苦难分为三种模式,分别为生存模式、恢复模式、升华模式。
生存模式:当你遇到苦难时,你会被面前的困难所吓倒,导致自己彻底崩溃,一蹶不振。大部分的新人还是处于这样的状态,无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往往会被当前苦难所击垮。与“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修为甚远。
恢复模式:这种模式当你遇到巨大的苦难时,你开始会被苦难所阻碍,信心跌倒谷底。当你一段时间后,你的内心激情的火焰重新燃起,这时会出现一个反弹,勇敢面对苦难,直至跨越它。
升华模式:这种模式是最高级的处理模式。也就是说,当苦难来临时,完全不会被苦难所阻碍,而是将苦难当成是人生的一种补药,也就是常说的“吃苦等于吃补”的心态,升华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最终铸造一个最强大的自己。
说到升华模式,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典型的代表,那就是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在他经历了27年的牢狱之灾,期间被牢里的狱卒残酷对待,受尽折磨,在他出狱后,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这样的人生胸襟与态度,就是经历巨大苦难之后的人生升华,对处在幸福之中的人们一种感动与激励。
我们的职业生涯就应该像曼德拉总统一样,永远保持积极心态,不惧任何苦难与坎坷,不怕风吹与雨打,都能向自己预定的方向前进。
3.突破生存线的三种模式
有人会有疑惑,如何使自己越过生存线,走向自己梦想的领域?其实,现实的应对模式以下三种:
第一种模式:就是你先按照职业发展线,努力发展自己的职业,暂时放下自己的梦想,当你找到自己的生存点,然后再切回到自己的梦想领域,发展自己的事业。比如像李开复博士一样,在尝试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领域后,获得了令自己独立生存的资本,最终成立自己的公司---创新工场。
第二种模式:找一个认同自己的人,让他帮你扛着生存线,然后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结成的的友谊一样,互帮互助,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学术上,双方都不分彼此,最终成就了影响世界的《资本论》。
第三种模式:拥有丰厚的家底,家境殷实,你根本不存在生存线,直接进入自己职业发展线。比如曾经荣登首富榜的王健林,他的儿子王思聪不需要经过生存的考验,王健林可以轻松的拿出5亿元,让儿子成立了一家PE基金普思投资,任由其自己投资练手。这种情况,不是人人都这么幸运。
通过认识职业生涯三部曲、苦难三部曲以及突破生存线的三种模式,你一定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认识。在人生的职场,你必须将智慧融合,掌握科学的生涯体系,才能使自己游刃有余。不要忘记,30岁以后,我们的体能会逐渐下降,努力不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你只能以经验来超过年轻人,以才干和资源来超越同龄人,以专业的聚焦来胜过更强者。这才能给生命一种可能,过你期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