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桐庐诗
富春山居桐庐诗
——读舒羽《结庐在桐庐》
文/一笑东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b768e962a87252e0.jpg)
多少年了,没有读到舒羽姐的新诗,多少年了,她为了杭州的诗文化奔走。这项工作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很多文者不会去做,她一直坚持。欧洲的诗人来了,又走了;美洲的诗人来了也走了,亚洲邻国的诗人来了,也走了。但是杭州因此成了当代国际诗人“打卡”最多的城市,她一直守着这片诗歌的城池。在拱宸桥畔,在一片粉墙黛瓦之中你总能看见“舒羽咖啡”,小小咖啡馆凝聚了太多的诗情画意,浓得化不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c66d4ea031779a5e.jpg)
时间久了,故乡向她投来了橄榄枝。于是一座舒羽山房——国际写作中心于桐庐的山水之间建成了,时常看姐姐的朋友圈,一个字忙,可是那是一种带着闲情逸致诗文风雅的忙碌,姐姐从事的是一种亲近文化,亲近自然,推动文化繁荣的事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a5b4cbd7aa33e1af.jpg)
可是我读不到姐姐的诗歌了,正在我唏嘘之时,猛然间发现姐姐朋友圈的更新,诗集《结庐在桐庐》出版。哦,终于还是诗人,在生活的忙碌与芜杂之中汲取诗歌的灵感和写作的营养,于是一首首诗歌酝酿而生。我逐篇读去犹如展开一幅画卷,恰似以诗为画的“富川山居图”,画中有童年的梦幻,有对少年生活的追忆,有少女的对未来憧憬,也有游子归来的感慨与透彻,富春江——桐君山——放马洲——圆通寺——桂花王——合岭杜鹃——阳山畈——天目溪——印渚——瑶琳仙境——天子池——钓台——芦茨湾——酒酿馒头……这些美丽的景致,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裹挟着历史、饮食、爱情、风景,读来莫名的亲切。一花一世界,都自故乡来——富春江上有音乐响起,桐君山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放马洲有游子的依恋,圆通寺的白玉兰片片洁白,桂花王对你言说千年的故事,合岭的杜鹃是桐庐的云锦流苏,阳山畈有一枝五音俱全的桃花,天目溪是哲学家的河流,印渚让徐霞客流连,瑶琳仙境有静止的时间和少女的初心,天子地在真与幻中碰撞,而严子陵钓台能见出桐庐人的高雅风骨,还有饮食,腊肉切片,笋丝,酒酿馒头,蜜梨,樱桃,文字下酒,饮食风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08b7e7330c2ca60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26f0f7dfceb05b1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057759caa845bf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fc4061f9900d31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076800475febb84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dd6f10539a53b7d8.jpg)
旅行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外的,探索未知的。还有这一种是向内的,回归的,觉解的。第一种旅行是任何人都会经历的,因为曾经念爱追梦。第二种是真正的旅行,因为心外无物。素心如初,归来仍年少。显然从这本诗集中我读到的是第二种。
现代诗歌起源西方,有自由体,也有“格律体”。十四行是我们所熟悉的,但是它不仅仅是外在的十四行,更有内在的律动,严格的用韵,说实在话不好写,写好更难。而且还能脱掉窠臼,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制境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63ca9dd59eb3ee90.jpg)
读《结庐在桐庐》如行桐庐山水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诗贵自然,诗贵天真,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这些十四行诗做到了,因为不刻意为之。当然现代诗的典型特征那就是强烈的意象,这种一向所散发的光芒有的灼得人眼痛心痛,有的是一种温婉的状态呈现,但一样摄人心魄,舒羽的意象显然属于后一种。这跟人生长的地域有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心灵,吻尽了“风流”才能描绘出江南山水的诗情画意,以及厚重的人文。舒羽姐姐多才多艺,读书不辍,行万里路,阅历眼界已然高出众生,再写家乡,自然升华了一个层次。
富春山居桐庐诗,很荣幸能读到舒羽姐姐新诗,以及从这些事中所领略的审美境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0345919/9cb257cd93ce65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