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不是真的怕事
有时候不是怕事,是不想他们孤单。
一不小心,你成了这个地球上唯一有着“独生子女”这么个奇葩称呼的一代。
国人如今擅在网上自我调侃开黑,但难掩真相的讽刺。
父母已经四五十的年纪,国家不会真的还你一个童年,用来和另外一个那么特别的人玩玩闹闹相依相偎度过。
● ● ●
知道关于二孩的新政策和关于计生的一切“真相”的时候,很多独生子女的内心倒不至于崩溃,但大都是悲哀的。
可怕的是,不少人从小一直拿“双职工”和“独生”当作优越标签,这虚幻的优越感,越长大越有反差:
不敢死,不敢远游,特别想争气。
如果你生在开明的城市和家庭,那么恭喜你,作为这样家庭的独生子女,你的成长环境前所未有的优良。
如果不是,那么如今二十岁左右的你,面临的真的是一个客观上比较艰难的世界:你有赡养的责任和抚养的义务,还要出人头地,照顾孤单的自己。
可以对国家生气,但对自己,只能说一句:你一个人经历了这一切,就只能走得更远。
「于父母:许我爱护,还以珍惜 」
不止一次,我母亲跟我说:你是我生活的唯一希望。
是唯一的,也是希望的。
我知道她这样不对,孩子不是这样养的,也会跟她好好沟通。而我自己在长大后,会更注意自己生活的独立性和养孩子的方式。
可拜托,别用太恶毒的话来讽刺和抨击,这是我的母亲,这是她那个时代的烙印,无法改变,也会影响到我们。
举家的压力在自己身上,如果不巧是个女孩,老家还有无数封建的眼光窥探着你的成长。她的压力也很大。
不止一次想到如果自己去世,最担心的还是他们的感受。如反之,龙应台《目送》里的情绪,只得一个人体验。
-所以-
说自由和人权没有什么意义。你虽心里门儿清,并不屑于封建的家庭思想,但生于这样的环境,父辈思想难以扭转。
即便自己明白个体独立,你也不会愿意孤立亲情。想想你小时候多粘他们,他们现在就有多想念你。
既然小时候,他们给了你全部的爱,让你如今成长得性格独立自由洒脱。那么现在你长大了,请学会爱他们,尊重他们,学会理解和沟通。
不远游,不远嫁,这样极端的事情都没有必要。
但远游和远嫁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无论身在哪里,都别忘了,常常问候他们,道一句“晚安”。
「于他人:许我孑然,还以独立」
-小贰说-
-小叁说-
很多人说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其实没有。
从小就一个人,家里最好的资源都给了我,全力的教导。但有什么事也都是一个人面对,所以成熟,家务活都会,一个人也能做很多事情。
除了读了很多的书之外,还“被”培养了一些兴趣爱好,当初抵制,后来也渐渐爱上了。
如果长得再好看一点,觉得自己真是全能,哈哈。
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能影响很多,既然独生也给了你一些别人不会有的资源和优势,那就努力利用起来。
你自由地生长所培养的兴趣爱好,让它们带给你最喜欢的生活;
你接受好的教育所带来的智慧,让它们带给你最深刻的思考和最清醒的意识,去明白这个社会仍然有很多话题由不理智的声音主导,就要努力去捍卫真理。
这一切,是你踽踽独行这二十多年的所得,是坏事,也是好事。
-END-
(配图来自:《电影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