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天底下本无新鲜事儿
从2016年到2019年,《圆桌派》连播四季,反响剧烈。可在2020年却迟迟等不到第五季,于是不乏一些批判之声四起。最突出的问题,是人们喜欢把它与窦文涛的另一档节目《铿锵》做对比。
《铿锵》取材广泛,不乏时事热点八卦新闻,都是受众范围广、辐射性强的话题,较之《圆桌派》,它的优势不言而喻。再者,《圆桌派》的不常驻嘉宾往往身上都自带话题,极易处在“炒作”和“做作”的边缘。
可作为“慢综艺”中知名一员,《圆桌派》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费尽心思的人设,也没有流量顶配的待遇,它最大的看点就是趋向于“人性”“社会”和“情感”类的知性话题,与《铿锵》交集却不重合,比《铿锵》感性却不泛滥。
“天底下本无新鲜事儿。”
《圆桌派》四季所有的话题,综合来看貌似都是一些过时的重新翻炒的话题。但是如果静心思考,你就会发现所谓“过时”,仅仅是不随大流,不跟热点,却是值得永恒探讨的不过时话题。
不像乌云里闷着的一声惊雷要撼动天地、翻云覆雨,它只是春雨后的一片湿润,悄然无声浸润一方天地。
我有嘉宾
一方圆桌,两碟小菜,四个嘉宾,谈天说地。
又做主持人又当嘉宾的窦文涛,每一次出现在镜头里都是精致而一丝不苟的。乍一看窦文涛这人,总觉得贼眉鼠眼,有些过于圆滑和世故,可等他带一桌子人信马由缰之时,又不得不让人觉得这人圆滑世故得竟有些通透的意味。
因为职业习惯,他时常插诨打趣,像个市井打油诗人一般顾全着场面,几乎每一分钟都有内容来填满空缺,他这人也够严谨。
窦文涛是个如此有趣的圆滑男人,他那一桌老友也不差。
“老江湖马爷”马未都,“老司机”马家辉,“才女作家”蒋方舟,“道长”梁文道,还有许多只来了一两期的“酱油”嘉宾也不是“省油的灯,”随意提溜出几个就算赫赫有名,比如老演员陈坤、周迅,剧作家严歌苓等等。
《圆桌派》嘉宾中好评如潮的最受欢迎的便是“马爷”马未都了,他被人熟知的身份是博物馆馆长的身份,也总让老友津津乐道,可是同时他更是一名有份量的文化学者。
他从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后,直到现在都还保持着作家特有的灵敏和深度,这一定程度也让他对于问题的见解不仅从知识本身,更多了人性的体味。
而蒋方舟和几位中年前辈不一样,不仅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嘉宾,她还是一位妥妥的“80后”,且因为年少成名,身上背负了无数的话题。可是在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我觉得她找到了自己在《圆桌派》的定位,和一众大叔相处得也融洽。
而且作为文字工作者,她和这些中年叔叔一样有着一份对事物的灵敏和探究。因为年龄的缘故,她又比较接近当下年轻人的文化,所以成了窦文涛一众叔叔老年代与年轻文化之间的一座有形桥梁,这也是《圆桌派》考虑周全的一处体现。
“道长”梁文道曾说他自己是一个浸淫在旧中华民国文化中成长的人,他身在台湾,但是仍和那些“外省人”一样把北京叫做北平,怀念豆汁和京剧,喜欢梁秋实等等。
正因为辗转于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文化下,他是一个很复杂又很矛盾的人,但他最出名的还是“打书钉”。
他算是一个很彻底的书籍爱好者,不仅给人推书,自己更是对书籍不求甚解,所以他有很文化的一面。
这样一群人,都是无意也无力于在社会爬得更高的人聚集在一起,自给自足谈一点半生见闻,带着善意同情和共性,一丝清高,搭个台子而已。
我有话题
看过《圆桌派》的人都知道,它的主题大多都是关于两性和情感类的话题,至于热点也是有的,只不过大多数那只能算一个引子。
《圆桌派》四季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话题,比如关于亲情、人设、师徒、异国、男色等等,但是其中有一期武志红作为嘉宾参与讨论的原生家庭的,引起了我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褒贬不一的弹幕和评论在我眼前划过,可其中有一条未语好坏,只说了一句“这一期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我们都知道在2倍速的世界里,很少有人会反复去看一个电视剧或者电影,何况是一个普通的不搞笑的综艺。所以撇去那些肤浅的观点,至少对于这位观众而言,这一期节目的内容实在值得回忆和品味。
窦文涛当时在那期节目里说道“父母爱孩子是本能,爱是本能”,而武志红马上便反对道“爱不是本能”,而在此刻,弹幕中连刷的都是赞同的话。
很多人说武志红治愈抑郁症后,人突然变得聪明和灵动,讲话都是妙语连珠。他在这一期的表现十分突出,他所提出的几乎都成了可探究的话题。比如“中国的文化都是在找妈”“苦情文化”“归罪”“活在当下”等等。
对于每一个话题都是浅尝辄止,可是留有的空白往往余韵深远,这就是每一期《圆桌派》所带来的独特之处。不把话说满,那么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就会变得深长。
关于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深刻,几乎是现在一个普遍认同的共识。可是蒋方舟提出的一种“原生家庭的推诿”又让这个话题走向另一处高地,即为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失败和麻烦推诿到原生家庭的塑造,归罪于年少性格塑造方面的缺憾。
可是放在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们思想跟着时代巨轮变化更迭,教育方式始终是一个话题不断的思考方向。
《圆桌派》的话题大多如“原生家庭”一般总给人带来心理上一些慰藉或者痛点,正因为如此,褒贬的声音才丛生。可是不管如何,对于任何一档“慢综艺”而言,嘉宾、话题和深度总会延长它的生命力,趋有限于无限。
我有深度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来自快节奏生活的压迫感感到无所适从,综艺风也趋渐远于搞笑轻松而选择类似《圆桌派》或者《铿锵》的“慢综艺”。
倾听现代人的心里烦恼和社会心理刚需成了“慢综艺”的一种风格。
不去批判,也不站在被油锅翻炒得剧烈的、汗流浃背的综艺对立面,而只是好一口“清蒸鲈鱼”,给无聊透顶、无法喘息的生活一点静心思考的空间。
《圆桌派》的这些人都是圆滑又世故的“狐狸”,可是他们又带着质朴和真诚去探讨自己半生社会活动的感受,既不攀高,又不俯低,不算社会顶配,可也是社会精英。
而看《圆桌派》的人大多是茫然、三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所以需要一个正三观、汲取营养的机会,而快节奏的副作用让大多数的他们选择了手机而不是纸张。
对于那些不想荒废时光又没有坚定发愤图强的年轻人来说,《圆桌派》这样有点老生常谈话题的“慢综艺”就是一个不偏不倚的提醒机会。
也许其中有些嘉宾会让你觉得攻击性强或者劣迹斑斑,可不得不承认,他们提出的某些观点和话题的确是很有价值的,而这价值有时候高于个人和社会,而辐射到更广的地方。
速食的知识点和观念不一定是功利化的名誉和金钱,有时候这种综艺侧面点醒你缺失的东西,更会让你清醒意识到你该补充什么。
自我探索和自我意识觉醒之后,我们再看这个节目,就会得到很深的同感和共鸣。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之下去思考他们提出来话题,就会发现那些浅尝辄止逐渐深化。
生在底层和贫穷挣扎的人也该拥有仰望星空的权利,而看他们的促膝长谈不一定只会让你感到差距和不公,更成熟的方法是答疑解惑。
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我们可以从别人的人生轨迹和话语思考间获得自己的认知和解决办法,避免浅薄和无知,就是要去了解比自己更宽厚的东西。
看《圆桌派》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有种行走江湖、肆意恩仇的快感,那是因为人情味多了,心间的冷漠和隔阂就少了。
节目对于世故的看法,其实十分辛辣,可隐匿在温和话语的表面,人们不易觉察,惊人之语往往靠观众自己去摸索。
我所谈的“深度”,不是为了夸大《圆桌派》对于人心里的治愈,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治愈和挖掘。这也是我觉得这个节目难能可贵之处,即把握最佳尺度,看破不说破。
在这个世界上,能看破的人凤毛麟角,看破不说破的人更少之又少,弥足珍贵。圆桌不能带来圆满,可是它带来了填补空缺的宝贵机会。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