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全评报

论互评的好处与坏处

2018-05-08  本文已影响2872人  葭葭苍苍
图/苇筱荟

导读: 不可否认,有圈子并且大家都写文章,可以互相阅读评论,这对提高个人写作水平是有好处的。但这种好处首先得建立在你愿意提高自己,并且为了提高自己愿意做出各种努力的前提之下。如若不然,一切都是浮云。

首先来说说好处。

说到好处,世上本没有凭空而来的好处,即便有人说有也是不能全信的。哪一件事不需要付出代价,那件事便没有要去做的意义。唯论写作这件事,谁若写出了大家一时称赞的文章,那背后的故事几乎可以断定长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绝对的好处是什么?相对于原来的自己,你被关注的力量“群起而攻之”,你不得不迫使自己适应新的形势,拿出洪荒之力来应对。相对于眼前不断涌现的同行者,你所拥有的实在面临崩塌的危险,要么鼓起勇气再接再厉,要么悄无声息地离场。

况且,你的信念要接受的挑战何止于此?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你若信,读一本好书听一个金句就能持之以恒,你若不信,读了万卷书,哪怕日日泡在鸡汤里也无益于前行。

我去年8月底注册简书,刚开始热情高涨,每天都在尝试各种写法,包括写下了两个连载小说,两个多月写了将近二十万字,也被编辑推荐至首页过。可是现在看来其中一个连载写得有点不伦不类,观点类的文章也写得“花拳绣腿”,不够深刻。去年十月底断更了,直到今年4月份重又开始更文,如诸位所见就是那篇《展览馆里的母女》。那篇文章在大家的密集评论下,修改了三次,最后一次几乎重新进行了立意构思,但总算令我自己满意了。

相对的好处又是什么?看看周围有利于寻找方向,借助别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有利于重新出发。何况强中自有强中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然也就没有高下,也不会有客观的自我评价。找不到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这始终还是幼稚的,也无法到达自己想去的彼岸。

我对于小说创作始终充满了兴趣,尤其是现实题材。但兴趣不代表什么,如果没有很好的表现形式和技巧,还是无法写出一篇合格的小说。所以必须学习,阅读他人的作品,经典和非经典,哪种程度的作品都可以学到东西。破茧成蝶需要时间和过程,更需要忍痛摒弃原有的不利于作品成型的材料,还有那些自以为是的情绪。一切以成熟成型为最终目标。

竞争的氛围确实有利于快速成长,没有人会拒绝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若我行我素到底,也能够到达一个令人惊讶的高度。可是最怕你在过程中不能排除困扰,既没有坚持自己又轻易错失了巩固它们的外力。

其次再来说说坏处。

绝对的坏处也是没有的,但有相对的坏处。

有个作者特地邀请我去评论他的文章,是一篇解读老子《道德经》某几句的文章。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但是同在一个平台,相约不如偶遇,我就带着诚意去了。

文章挺长的,一开始就抛出了道德经原文,然后逐字逐句分析,引经据典不说,满篇都是红色字体的链接,那些都是所谓专业术语,比如毂。当然文章中也有作者自己的观察和提炼出来的观点,来对应解释道德经的句子。看起来还算用心,只是我觉得这样解读道德经非但不能起到传播作用,反而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我很认真地拜读,很认真地写下了我的评论和建议,顺便开了个小玩笑,来作为调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作者舍本逐末,揪住的是我的调侃,而且还取笑于我。我的诚意不可谓不足,我继续提示那只是抛砖引玉,真正要关注的是我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评论,那才是我的本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惊讶地发现,他删除了我的评论。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发现我要关注他有没有修改的时候,找不到他了,连同他给我的那条评论和邀请。

于是我开始深刻反思,我是不是太认真了。想来想去的时候,我评论文章就变得有点举步维艰。答应的事就是承诺,不信守显然不是我的风格,并且本着负责的态度去写评论,更是我的原则,然而这种结果却让我始料未及。

幸好我们圈子里并没有那样“不堪一击”的人,大家都是极其认真又努力的人。每天都写出了令我目不暇接的新文章,就算偶有流水账和不知所云的,也无伤大雅。不是每一次都能写出好文章,也不是每一个人对待好与坏的标准都出奇一致,但是大家对待写文章的热情始终如火如荼,这非常能够互相感染。

一段时间内,人是很难突破自己的。就算文友毫不客气地指出了问题所在,自己也不一定心里认同,这还无妨,关键是明知道问题如此但却不知如何改进,甚至继续平淡无奇地重复下去。尤其是原本自我感觉尚好的人,突然面对批评之声不免心中气馁。

然而真正勇敢的人是不怕批评的,而且还欢迎批评。真正宝贵的恰恰是那些挑剔之语,它们说明有进步空间的存在,而那正是你当下要努力的方向。皇帝的新装固然美丽却不存在,虽然人人都跟着你走,但是心里却都在犯嘀咕。倒不如一句真话,刺破了海市蜃楼,大家也就都安稳了。

并非所有人热爱的程度都一样,而且理解能力和悟性也是有高下的。当你打开一篇文章的时候,尤其是必须打开它的时候,你期待什么?是眼前一亮还是一声叹息,这取决于作者的水平,也取决于他们为什么而写。

这坏处就是有时候得罪人,但我反思的结果就是不要过于认真,除非他跟你是一样的人。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可,比如结构,构思,立意,语言和观点等等。就如我们圈子里大家目前不约而同所做的一样,以鼓励为主,就是极好的。

反过来说,对于别人的批评指正要做到有则加冕。就算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至少也要有大河满了小河有的态度。学习总归是认识自己最快的路,批评就像加速度,刺激我们最大可能靠近自己的目标。

无论好处还是坏处,其实都是种修行,能否不迷失,全看你自己的心。在各种现实的挤压之下,人性的弱点总是无可躲藏,也无需躲藏。我们都知道,现实就是残酷的,所以我们才更渴望美好。

每个人在自己的地狱,每个人都在他人的天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