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被逼写日记,老师一定想不到二十年后发生了什么
这天,我回了一趟老家,找到高中大学时代的七本日记本,厚厚的,一年一本的节奏一直没放弃。
这几天,我抽空看了好几年的日记。期间经历情绪起起伏伏,写日记从应付、交差、抱怨、充数,到逐渐开始流水账、记叙、抒情,合作形式。
内容也从最初的几行字,写得不知所云,间或好几天空白,抄喜欢的文章凑数,抱怨日子单调没什么好写,逐渐到越写越多,越写越好。中间开始出现金句、打油诗、散文、诗歌、到后面开始发挥想象,玩文字游戏,押韵,咬文嚼字。
大学之后没有了日记本,其实我也写BBS的帖子、发表博客,不成型的内容逐渐形成文章。再随着互联网形式的变化,有了读者,有了反馈,有了图片、插入音乐等多媒体形式。
再后来,开始写QQ空间、微博。再后来自己运营微信公众号,逐渐把文章形成稳定的三段式,图文并貌的形式。
再后来开始不仅在文字上下功夫,甚至在逻辑、在认知、在阅读输入、在思维模式方面下功夫。并在风格上大胆突破,文字表达也从幼稚流水账到模仿做作,再到随性情绪化,逐渐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最后到逐渐变得稳妥,并尝试多样性。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哪怕只是写写日记,其实也是有许多好处。
最初被语文老师逼着写日记,老师的理由,至今看来都不过时:一,每天有一件事情要干,生活不至于脱缰野马或者随波逐流,好像给生活下了一个锚。二、每日的日记,不论多么对付,也会有总结,有思考,有改进的效果,日积月累,进步就是巨大的。三、写日记还能锻炼写作能力。
我把这些感想发到了当年的同学群,语文老师说,“二十年后回头来说当年被逼写日记挺好的,你是第一人!”
我想,如果当年每天都必须写日记,我竟然都坚持了七年,其后也基本不间断地写到现在。如今我参加007,只不过是一周一篇文章,不论质不求量,哪怕再忙,应该也不至于交不出来吧。若这样的话,未免太对不起老师这么多年的栽培和大学四年专业的教育了。
所以,007,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