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

提升认知的基础工具:底层思维和方法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肤浅先生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深度的差别。

在《深层认知》中,有段关于认知的经典描述: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会由于实力不足而亏掉。

我为什么每次创业都失败呢?我总结的是能力不够,欲望、梦想跟实力不匹配,可本质上是认知的不足。对问题没有深度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连解决表面问题的能力都不够。焉有不败之理。

认知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认知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虽然学习这件事从我们出生就在做着,更在学校学习了十多年,按道理来说,学习这件事我们应该很精通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可是,我们真的会学习吗?

回想一下我们学习的场景:

读书的时候,悄悄的来,看了一遍,轻轻的走,不带走只言片语,反正看过了。

如果走心一点,那就边读边做笔记,时而还若有所思,花费了精力,可没过多久,想不到任何相关知识,当初所得已不复存焉。

如果自我要求高一点,除了做笔记,还画画思维导图,写些读后感,书评之类的,能做到这点的人很少,坚持去做的人更少,当然,收获也会更多。

少数人会将所学讲给别人听,分享所学、所思、所悟、所得,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凤毛麟角了。

学习方法不同,付出不同,所得亦不同,提升认知的效率亦天差地别。

那么,怎么样学习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认知效率,升华认知深度呢?

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成甲认为,只有从最基本的底层出发,用底层思维与方法才能快速提升认知。

底层思维都有哪些呢?

1、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就是遇到新的或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不去反驳,而是积极思考新观点有价值的地方。

现实生活中,很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常见的情景是:一旦出现了一个相反的意见,就会本能的找理由反驳。甚至在感到“威胁”时,在对方还没说完,就会打断对方,跟他干。

这是一种红灯思维,在遇到不一致的观点时,会第一时间找理由反驳。

这属于习惯性防卫。什么是习惯性防卫?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受到反驳或批评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会本能的进行反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观点、尊严、面子。

习惯性防卫是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等同起来的具象化。

当“我的观点/行为”受到挑战、反驳时,会本能的认为是对于“我”这个人的挑战、反驳。

有人敢反对我,就和他干。

因此,要做到绿灯思维,还是建挺难的事。需要刻意练习,当我的观点/行为受到反驳、挑战时,要能够克制自己的习惯性防卫,尊重别人的观点,取长补短,积极思考有价值的地方。

没有充分理解事实的真相,就没有发言权,别急着反驳。

2、以慢为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快”成了一种常态。

渴望赚快钱,追求快速读完一本书,奢望21天能够养成一个好习惯,梦想快速走上人生巅峰……

殊不知,所有的爆发都源于积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快”是建立在扎实的底层基础上的。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

底层方法有哪些呢?

1、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反思。反思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能够快速提升认知深度。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反思呢?

“这件事当时我是怎么思考的?”“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有遗漏吗?”“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吗?”……

其实,反思就是这么简单。但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有一次我在古城(丽江)送外卖,一个游客问我怎么走出去打车,我本能的顺着她走的方向说,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可以了。其实,我也要出古城,我的方向跟她相反,而且路程更近,更容易打车。

我为什么就随便指了一条路?我为什么不能带着她走出来呢?我为什么不问问她要去哪里,以此判断走的路线?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该如何处理?

这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不断地自问自答,找出规律。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游刃有余,更好的处理。

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成甲总结了三个提升反思能力的方法: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就像我遇到的问路这一件小事,都可以拿来反思,不断追问,直达问题的本质。生活无小事,万事皆可反思。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书中一般都会有大量的案例,且作者做出了分析。案例皆源于生活,我们何不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案例化处理,自我剖析,必能不断精进自我认知。

(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这是个简单而又能快速提升认知深度的习惯,但去做的人有多少呢?往往简单的事,很少有人重复去做,困难的事,又没有能力去做,只好自我放逐,得过且过。

2、以教为学

这是一件需要勇气而又需对自己高要求的事情。输出倒逼输入,往往大量的输入才能有一点点输出。

教别人的前提得会,能够解答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自己糊弄自己,但是别人可不好糊弄。以教为学能够快速提升认知深度。

但是,你会觉得,我们又不是讲师,没有以教为学的环境。其实,只要你想,没环境可以创造环境。

生活中以教为学的机会很多,成甲列举了几个这样的机会:

你把今天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爱人或者同事听。 你在微信里面组建一个学习微信群,定期给大家分享你的心得。主动要求在一些沙龙里分享或者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

3、刻意练习

如果成功有捷径,那这条捷径一定是刻意练习。

刻意是有目的的,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不是在脑海中臆想,而是要真枪实弹的去干。

练习什么呢?

练习反思能力、练习以教为学能力、练习学习力、练习思考力……万事皆可练习,如果你想提升一项能力,那就刻意练习吧。

知道这么多方法,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难道是方法无用吗?不是的,因为从来就没有去执行。再好的方法,也只是一地鸡毛。

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成人的学习应该以自我为导向,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赶紧行动起来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