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史丹只是无原则的愚忠
读《资治通鉴·汉纪》和《汉书·史丹传》,我们看到一个忠心耿耿力保刘骜太子之位的史丹,为此,史丹不但为太子文过饰非,还瞌头哭泣力争,让刘骜顺利当上了皇帝,史丹也获得了重用。不过刘骜当上皇帝后,治国能力平平,导致外戚专权,还荒淫无道,最终成为西汉的掘墓人,而史丹却无丝毫劝谏之功,实在算不上是合格的臣下,因此史丹这种忠诚只能算是愚忠。
01 狡辩为太子护短
史丹字君仲,原为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从汉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恭王刘康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有时置鼙鼓于殿下,汉元帝自临前栏杆上,下铜丸以投鼓,音合庄严的鼓节奏。后宫及左右懂音律的没有人能作,可是刘康也能这样,汉元帝称赞他的才艺。史丹进谏说:“凡是被称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是皇太子做到的。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
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太子已经来到驾前,并不哀伤。皇上极不满意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史丹叩头谢罪说:“我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过错只在我身上,应当处死。”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
史丹作为皇帝宠幸的近臣,深知汉元帝偏爱刘康,为了掩饰太子好酒色,不善音律、缺乏仁爱之心的短处,可谓极尽狡辩之能事。站在史丹角度可能是忠诚,但对于西汉结局看,这种偏私则是“伪忠”。
02 哭泣保住太子之位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的病势日渐沉重,傅昭仪和定陶王常常服侍在身旁,而皇后、太子很少能够进宫见驾。史丹由于是亲近臣子能够进宫侍候,探视疾病,等到皇上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闯入寝室,头叩地拜伏在青蒲席上,哭泣着说:“皇太子以嫡长子而被立,至今达十多年,受到百姓的尊重,天下人没有不从心里归附他自托为臣子的。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如果确实是这样,公卿大臣以下一定会以死抗争,不接受诏令。我愿意先受赐而死来给众位大臣看!”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皇上于是接受了史丹的忠言,史丹唏嘘着站起来。太子因此终于成为继承人。
为了保住太子之位,史丹以叩头哭泣换来了元帝的感动,稳固了刘骜的太子之位,其手段虽不光彩,对于元帝这种软弱皇帝倒有奇效。汉宣帝对太子失望,而为政局稳定无力更换太子一幕再次重演。
03 忠心换取高官厚爵
同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汉成帝即位之初,提拔史丹担任长乐卫尉,升任右将军,赐封爵位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加任给事中,后调任左将军、光禄大夫。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汉成帝下诏说:“表扬有德,奖赏大功,古今通义。左将军史丹过去导朕以忠正,禀议醇正专一,旧德很多。封为武阳侯,封东海郯县之武强聚,食邑一千一百户。”
史丹为人知足,乐于爱人,貌若放荡不检点,然而内心却很谨慎周密,所以特别得信于汉成帝。史丹兄长继承其父爵位,谦让不受分给他的遗产。史丹尽得父财,自身又食大国封邑,又因旧恩,汉成帝赏赐累计千金,僮奴百数人,后房妻妾数十人,在家奢侈过分,好饮酒,极尽美味音乐女色之乐。担任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年间(公元前16年―公元前13年)因病请求退职,汉成帝赐策书说:“左将军卧病不减,准许回家治病,朕怜悯因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身体不能痊愈。派光禄勋赐将军黄金五十斤、驷马安车,希望你上交将军印绶。宜专注精神,就医吃药,来辅助不衰。”史丹回府第数月后去世,谥号顷侯。
刘骜当上皇帝后,史丹得到了高官厚禄,以前付出算是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甚至临死还获得封赏,可谓是财色双收,但或许是能力和品性原因,他却没有尽到忠臣劝谏之职。
读史明智,作为古代的史丹,我们自然不能苛求他能识贤知能,从而让元帝选一个更优秀的继承人,然而史丹做高官后,位居高位,倍受宠幸却不能改变刘骜荒唐,这一点来讲史丹是不称职大臣,这种忠诚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