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大姨妈“--关于经前综合征和痛经
”大姨妈“是地球上一半的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但我们真的了解它吗?经期前狂躁是一种病么?痛经对大脑有什么影响?你需要看,你老公,你的男朋友更需要看!共创男女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大姨妈2.jpg“大姨妈”是每个女人从青春期开始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然而在我国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大姨妈期间及前后的一些列不适应症状,相关的研究也非常少,事实上作为一半人口都有可能面对的问题,我们的关注度是不是不够?有多少女性小伙伴听说过“经期前综合征(PMS)”或者“经期前烦躁症(PMDD)"? 近十年来,感觉对月经这个问题已经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避讳,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出现了一批以大姨妈为主题的APP,比如 美柚 ,比如 大姨妈。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D14-D28)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和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种妇女疾病。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或消除躯体、心理症状,减少对个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使治疗的副反应尽可能最小。
大姨妈1.jpg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D14-D28)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浮肿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从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看,该病是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同时,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和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种妇女疾病。
严重经前期综合征:目前严重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症状的定义并不一致。但在最近的研究中,这一诊断标准已基本得到统一,并已用于诊断这一系列具有多种表现的严重的经前期症状(经前期烦躁不安精神障碍)---以至少5种症状为基础,同时包括4种核心心理症状之一(出自包含17种生理、心理症状的表格。这17种症状是:抑郁、无助和负罪感、焦虑/压力大、情绪不稳、易怒/持续愤怒、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食欲亢进、睡眠障碍、无自控力或易受打击、协助能力差、头痛、疼痛、水肿/体重增加、抽搐、乳房胀痛)并在经前期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
读到这里,很多女孩子,呵呵,当然男孩子可能都有直接的感受,这条我也有,那条也有,那么PMS的出现频率是不是很高呢?当然,在育龄女性中,95%的人都有可能经历过PMS,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MS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诊断,对于绝大多数的女性来说,虽然会在经期前出现一些症状,但是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该上班的上班,该读书的读书,该带娃的还是再带娃。而在出现PMS症状的女性身上,大约有3%-8%的女性由生理和其他未能明确的原因,可以达到精神障碍的标准,1994年,《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将这一部分症状严重者定义为“经前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ic Disorder)--简称PMDD.
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曾经做过有关PMS的调查,其调查结果和西方对于PMS调查结果进行比对,发现中国女性报告PMS症状为:疲劳,水肿,疼痛感,以及对冷敏感。而在美国女性的报告中并没有“对冷敏感”这一项,中国女性的报告中也没有“抑郁”这一条。也就是说,PMS并没有一个或一些特定的症状,这些症状都是因人而异,更有可能是因文化而异(Chrisler, J. C., Johnston, I. K., Champagne, N. M., & Preston, K. E. (1994). Menstrual joy the construct and its consequenc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8(3), 375-387.)。
除了文化的影响之外,PMS还有可能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也就是社会主流舆论普遍认为女性月经前会脾气暴躁,变成小炸药桶。然而,然而,然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997年,Hardie做了一个70天的实验。就是让83位处于月经周期的女性回报她们每天的情绪,压力,健康,运动,月经流量等状况。根据对于PMS的定义:女性在月经前期有着很大的情绪波动及抑郁情绪。但这个实验中的女性,经历了两个月经周期,没有任何一个达到这样的标准。其中,在“认为自己有PMS的”女性中,58%的女性在两个月经周期内并没有显示任何的周期性情绪变化,21%的女性在其中一个周期有着情绪上周期性变化,甚至21%的女性有着与之相反的情绪变化(比如报告自己有着更正面的情绪)(Hardie, E. A. (1997).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cyclic and noncyclic affective change.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2), 299-314.)。也就是说,情绪变化更有可能是偶然的一种现象,和荷尔蒙的周期变化无关。更有趣的是,有人尝试先让女性做一份“the Menstrual Joy Questionnaire”,就是一份针对月经期正面情绪的调查问卷。然后让她们完成另一份不同有关经期症状的调查问卷。报告显示,相比较一开始没有做“the Menstrual Joy Questionnaire”的女性,做了这份问卷的女性在其后的问卷中更倾向于报告她们有着更正面的反应,比如她们认为自己更健康活力(Chrisler, J. C., Johnston, I. K., Champagne, N. M., & Preston, K. E. (1994). Menstrual joy the construct and its consequenc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8(3), 375-387)。所以PMS一直都是存有争议的,不可否认,的确是由症状出现,但是这些症状对每个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需要治疗,都还存在疑问。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有PMS的女性,根本不需要任何药物性的治疗,尤其是不可滥用激素或者抗抑郁药物来治疗。但是,PMS是一个有巨大群众基础的问题,所以医药企业完全有理由用此为噱头来兜售各种各种的PMS治疗药物。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严重的PMDD的女性可能需要治疗,而且也未必是药物治疗。(PS:据说男性也会有周期性的情绪变化,俗称“大姨爹”。嘿嘿嘿,之后如果看到相关的再来分享。)
说完了PMS和PMDD,我们来说一下痛经。这可以说一部分女性的噩梦,并且痛经是一项原因不太明确的疼痛问题,除了极少数有明确病变的人群外,事实上大部分人痛经根本找不到原因。今天要探讨的也不是痛经的原因,我也不是学医的,我更加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要分享的是痛经对认知对大脑的影响。
台湾科学家对一组痛经女性的研究发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痛经会“重塑”大脑结构。研究人员对32名原发性痛经(PDM)患者和32名健康妇女进行了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并比较了两组参试者大脑扫描的结果。所有参试者年龄均为24岁左右。结果显示,在痛经组妇女中,一些大脑区域缩小,另一些大脑区域增加。
早期研究发现,痛经会引发大脑新陈代谢异常。而新研究结果则表明,这些改变具有长期性,因为大脑的这些异常变化在两次痛经发作之间的“正常日子”同样存在。
新研究主持人,台湾国立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谢仁俊教授表示,新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痛经不发作的情况下,异常灰色物质变化也同样存在。这表明,持续痛经和间歇痛经都会导致大脑结构的长期变化
谢仁俊.jpg受影响大脑区域由大脑“灰色物质”组成,所谓的灰色物质多半是神经细胞体,也就是专门保证加工信息的大脑“结构组成基础”。灰色物质负责疼痛信息以及情感反应信息的传递和控制。科学家认为,一些大脑区域的变化会抑制疼痛,而另一些大脑区域的变化则加重疼痛。另外,大脑结构的“明显重组”也会对情绪变化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焦虑和压力(Tu, C. H., Niddam, D. M., Chao, H. T., Chen, L. F., Chen, Y. S., & Wu, Y. T., et al. (2010). Brain morpholog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cyclic menstrual pain.. Pain, 150(3), 462–468.)。
最新研究发现,“痛经改变大脑结构”现象对青春期女孩影响最大,因为这时候女孩们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对环境影响反应更强烈。虽然痛经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新研究结果表明,痛经容易造成青春期女孩大脑损伤。
科学家表示,痛经与急速变化的关系以及这些变化是否可逆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探明真相。
我曾经有幸听过谢仁俊的教授的报告,谢老师风趣幽默,讲的好极了。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谢老师乃是“妇女之友,业界良心”,本月又可以见到业界良心谢教授,小激动啊。
谢教授帅气像见下图
2013年谢仁俊教授团队即将发表于Pain期刊的论文,发现痛经(PDM)者其脑部灰质结构每个月在月经期(menstrual phase)与排卵期(peri-ovulatory phase)之间,都有可观察到的脑结构影像的快速改变。一个短暂的周期性疼痛日积月累地造成脑部的结构改变,可能与日后诸多功能性疾病有所关连,因此必须重新了解PDM对女性各方面的长期影响,不能等闲视之。该团队正以多方位的方式深入痛经与脑部可塑性及神经网络异常链接之详细病生理机转(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并且结合基因研究发展imaging genetics,同时根据这些脑造影的研究发展新的治疗方法。目前诸多重要研究成果,逐步发表论文中。
我们谢仁俊教授团队同时开发使用重复性穿颅磁刺激(rTMS)来治疗慢性的疼痛的新治疗方法。研究发现使用rTMS可治疗并减缓医学上难以解释之顽固型疼痛症候群(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 of Pain by DSM-IV) ,该项重大突破此刻正在国际精神医学杂志审稿中。目前更发展tDCS在疼痛的治疗应用,初步实验性疼痛之常模研究结果,效果相当好。除了未来将应用于严重的PDM进行临床研究之外,日后也会尝试将此项新的治疗技术用于药物无法控制(drug refractory)的慢性疼痛疾患。(这段话是台湾中文,来自谢仁俊教授主页,和大陆中文还是有些差别的,看得懂就行)
之前谈了那么多大家认为荷尔蒙变化会产生的坏处,那么荷尔蒙的变化有没有好处呢?答案是,当然有!大家都知道女性的空间能力要比男性的弱,但是在经期,女性的空间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和男性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别(Mccormick, C. M., & Teillon, S. M. (2001). Menstrual cycle variation in spatial ability: relation to salivary cortisol levels.. Hormones & Behavior,39(1), 29–38.)。
生物界为什么会分性别是我一直木有想明白的问题,但是性别是个不可以选择的问题。我小时候就一直觉得做女孩子挺好的,理由是男孩子可以穿衣服裤子女孩子可以穿,女孩子可以穿裙子但是男孩不可以穿,朴素的认知啊。月经是育龄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避讳它,我们需要了解他,适应它,与它和平共处。在很多研究都显示女性的脾气和月经周期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绝大多数女性在月经周期依然在正常的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影响。这不是社会对女性歧视的理由,觉得女性会发脾气,会控制不好情绪做出错误的决定什么什么的,当然这不是女孩子莫名其妙发火的理由,女性本来就具有负性情绪易感性,容易被小事情困扰。她们生气发火是不需要什么太多的理由的,哈哈哈哈哈哈(这一句是胡说八道了)。
在追求男女平等的今天,很多女性都承担着和男性不想上下的工作和压力,但毕竟男女有别,各自的情绪易感性,发泄方式等等都会不同,大家更需要的是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女人不容易,男人也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写本文的目的不是要让男性来关爱女性,而是加强了解,加深认识而已。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男人让着女人,也不是谁一味关爱谁,平等和尊重是自己赢得的,三天撒娇,随时嗲嗲,水瓶盖子都拧不开,只要关爱不愿付出,只想要利益不履行责任就只能被嫌弃。这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那么多无条件的爱。爱,和尊重都需要靠自己去赢得。
本文涉及的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note/268376337/
可以参考的视频资料:网易公开课《关于经前综合症你所不知道的》,http://open.163.com/movie/2015/11/2/8/MB5H1UBVH_MB8DSF328.html
谢仁俊教授主页:http://bml.ym.edu.tw/ibs/Members/JCHsieh.html
参考文献已经在文中直接标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