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一天出生的你”募捐项目能够吸引那么多人?
一款名为“同一天出生的你”的H5页面前段时间曾吸引了不少目光,呈现“刷屏级”效果,不过,没过几天,画风就急转直下,其中的信息疏漏被挖了出来,转眼就成了饱受质疑的靶子。
不过,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批判,而是探讨一下,为什么“同一天生日”这样一个募捐点子,能够获得如此多的注意力。
这首先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说起。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量超载,各种刺激严重饱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用以做选择和决策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多了,那么请问,我们的选择是不是更理智了呢?非常遗憾,不是的!我们每天接受各种信息的刺激,各种事情都在争抢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根本没有精力去仔细思考和辨别每一条信息。
那我们靠什么来判断和决策呢?呵呵,这个说起来有点讽刺,虽然人类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可我们做决定的方式依然和几百年前的老祖宗没什么两样,还是依靠那些老套的东西——信息出现的背景和心理情境。
不信我先举个栗子给大伙儿瞧瞧:一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人员找了一个有好几个入口的停车场,他们用临时围栏把其中一个入口堵上,在上面贴了一张告示,告知大家此门不开,要想取车的话,请走另外一个入口(大约在180米开外)。研究者们故意在围栏上留了一个开口,刚好够一个人勉强钻过去。
他们还在围栏上放了一个“禁止把自行车锁在栏杆上”的告示,实验中,唯一的变量就是入口旁边的四辆自行车:第一种情况下,这几辆自行车只是停靠在围栏旁边,第二种情况下,他们全都锁在了围栏上。
猜猜结果如何?当自行车只是停靠在围栏旁的时候,27%的行人违反了指示,径直穿过围栏,进入了停车场,然而当四辆自行车全都被锁在了围栏上,即违背了第二个告示的时候,穿过围栏的行人比率竟然高达82%。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人是有多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哪怕微小的环境改变,都能大大影响人们的决策!当人们看到了其他人违反了某条社会规范之后,他们不但更有可能亲自去违反一下,而且还有可能去违反另外一条相关的社会规范。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原理——社会认同原理的影响。
社会认同原理,也就是从众心理,指的是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感觉认同的人。
它源自人们心中三条非常简单的动机:尽可能高效率的做出正确决定,获得他人的认同,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能让人产生社会认同感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比如民族、地域、信仰、年龄、姓氏等等。总之就是能让你产生某种相似性的族群,当这个族群人数越少的时候,你们所产生的认同感就会越强烈。
这个认同感能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呢?你倾向于作出与族群中大多数成员相同的选择或行为,这是其一;其二,对于族群其他的成员,你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就要切入本文的主题了。为什么一款主打“同一天生日”的募捐项目能够获得成功(先抛开它造假的不完善性),最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同一天出生”这个身份给人带来了极大的认同感。一年365天,能够赶在一天出生,这不是极大的“缘分”么?假如你本来就有捐款意向,面对那么多需要募捐的人,你肯定选一个和你最有“缘分”的人作为对象,假如你开始并没有什么捐款意向,那种巨大的身份认同感,也极有可能促使你去为之捐出一笔。
除了这个“同一天出生”的项目,我们还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另一个募捐项目——“水滴筹”,与“同一天出生”有异曲同工之处,主打“熟人圈”,究其本质也是一种身份认同。假如是一个不相干的人需要帮助,哪怕他的遭遇再凄惨,你也未必会有多大触动,但倘若是你小学同桌的哥哥,大学同学的弟弟,同个楼层的邻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你很有可能会感同身受,进而伸出援助之手。
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对我们的影响,它也许只是电光火石一般触动了你的某个念头,但却左右了你的选择,你说厉害不厉害?而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影响之中,你说恐怖不恐怖?
知道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用呢?能让我们摆脱它的控制吗?这个真不能,之前也讲到,信息过载,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CPU去处理每一条信息,这东西就有点像潜意识一样,你平时都未必能意识到,又谈何去摆脱呢。但它于我们而言还是有那么一点用的,那就是当你意识到自己会深受周围人的影响时,即便你不能做到认真衡量每一个选择,但至少在面临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能够不让“无意识”把你带进沟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收获?
(编号: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