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州塔游记
因为种种原因,突然地想出游,于是打开高德地图,点击“探索附近”,选择“景点”,手机屏幕里列出一列列的景点。选了三个景点,旧州塔、宜宾白塔和宜宾黑塔,就穿鞋带相机出门去了。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出游,我喜欢这样,兴来时即兴,兴去时果断告别。如果自己所喜爱的事不能去做,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时常今天整个白天还在山水间或思或览,整个晚上却在抓头挠腮恶补明日要交的作业。也许是性格如此,所以必将成为大学舍友口中的“放荡不羁、穷愁潦倒”人,哈哈哈。
第一个要游玩的是旧州塔,要问我为什么这样选,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总之,我选的就是它。我住的地方是屏山县城,要到旧州塔去,得先乘坐“宜宾-屏山”城际公交车,在等车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个插曲对于别的人来说,根本就是没有的事,但是对于我而言,在那时却那么深刻。我在等车人群中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虽然她至始至终也不曾多看我一眼。我下意识地打量着她,然后闭上眼,竟然能回忆起她的一切。她有多高,她肤色如何,她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她的神情又是什么样的——我都能够记着,仅仅是看了她一眼。后来她乘了十几分钟的车,就下车去了,而我继续朝着我要去的旧州塔去。
第一个下车点是两路桥,两路桥那儿有一个公交站,站名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儿有可以到达旧州塔附近的公交11路。我在那儿等车,有两个女孩儿也在那儿等车。一个也漂亮,一个也好看,不一会儿她们就搭乘公交5路走了。我记不住她们的样子,尽管我看了她俩两眼,但是甚至她们高矮、穿什么我都记不住。
过了七八分钟,公交11路来了。坐着公交,一路过了桥,进了城区,又过了桥,从流杯池公园驶过,行在一条宽阔而略显冷清的道上,“滴——”,车到站了。下了车,已经是下午一点三十多分了。还有一公里左右路程,我开始步行。过一个红绿灯时,我在路中央看见大路非常好看——宽敞的大公路一直延伸,尽头朝上一弯,连接的是茫茫的天;路两旁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楼房,大路上还缓缓来去着各种车辆……我拿出相机拍照,由于距离不够远或者镜头不够广,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并不是很震撼,拍了两张,留了一张。拍完之后,红灯了,我就站在马路中央,静静地等待着绿灯的到来。
过了绿灯,在路口看到一辆停着的共享车,用手机扫一扫,能用。于是骑着车,用高德导着航就走。一直直行到一道大门一样的地方,大门上有五粮液酒商标,我不知道那地方是什么,我也无心知道,因为在那儿,那儿左侧有一条很小很小的路——我就是要走那一条路。当我知道我要走那条路的时候,我还以为导航弄错了,因为那条路一来很小,二来隐藏在一面墙和一棵小树下。我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确认无误后,才骑着车顺着路去。
这一条小路,小啊小,崎岖啊崎岖。两边要么是不高不矮的墙,要么是人家户的院子,要么是一窝竹子,要么是一小块儿菜地……难道我走错路了?
我还是往前走着,凭天意和我的直觉走着。有时候,我特别相信我的直觉——当所有如果都指向一个结果的时候,比如当我把所有准备都做好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嗯,事情就是这样的。
十分钟不到,高德提示目的地在我左侧。我抬眼看去,左侧是人家户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小树,窗底下拉着铁丝晾着衣服。我再向前走了一会,终于看见一条小路了,我的直觉告诉我旧州塔就在这附近了,但是我不确定眼前这条小路是不是去旧州塔的。管他呢,先下车,问问路去。我下了车,在小路上走着,很不幸的是,路的尽头是人家户的院子,不同的是,这个院子大一些,栽了两棵树。我往来时的路退了二三十米又沿着另一条路走,在一家人家户的门前看到三个小孩子在玩,我用普通话问:“你们知道旧州塔在哪吗?”他们一脸茫然地望着我,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我这才想起这是我家乡四川啊,说什么普通话啊,我再用四川话问:“你们晓得旧州塔在哪儿得哦?”他们还是没怎么清楚。我再说:“旧州塔!”一个年纪稍大点的小男孩回答道:“不晓得。”我再说:“塔!”这时候小男孩“哦”了一声,说:“塔啊,得那儿得,那边……”他随手那么一指,我也就随着他这一指的方向去了。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条小路,结果走到人家户的菜地去了。心里正要叹气,一抬头,白色的一小截塔就隐隐在那高高的树后。
这塔,在菜地里啊!真难找,啊哈哈哈。我沿着菜地里的小路走,走着走着才发现,原来旧州塔在刚才我来时的那条公路的尽头,而我在公路半路停下来去找路……不说这个也罢!
我来到旧州塔前的一块空地上,眼最先看见的是高高的青青的树,在树和树之间,立着高高的白塔。心中随即念一歪诗:田野有白塔,荫在青树中。常有清风来,仙人不知踪。望见这青青的树,望着这静静的白塔,心里自然就会觉得,这儿是山林中的一处胜地,没有清泉,没有佳人,但是有常青之树,有松涛之风,有静立之塔,有宁静之意……
空地前有一棵什么树,树底下栽着葵瓜,葵瓜已经长藤了,牵在了树上。空地尽头,是铁门,铁门上有锁链和锁,但是门是敞开着的。我走进去,第一瞬是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深山幽林之中,清风,树叶飒飒,斑驳的光,高树,高塔,一并把我淹没。睁开眼来,头是抬着的,头上是树干树叶,再上是白里透蓝的天;风吹动着树叶,阳光亮暗流动如波如浪。我喜欢这树,树干挺拔,有美人之姿;郁郁苍苍,风动时如歌如吟。查了查资料,知是银桦树。旧州塔主院落有旧州塔一,银桦树十多棵,樟树一棵,两层红墙楼一座。塔门东南向,门前有阶梯,阶梯上放置着许多盆栽,这盆栽也散放在整个院落里。在旧州塔主院落转了一圈,也没有找着关于旧州塔的历史的碑文,只找到两块文物保护的石碑。其中一块的背后记着“旧州塔建于北宋大观三年,即公元一一零九年。位唐宋戎州古城外西南隅,历经风雨侵袭,损毁严重。一九七九年四川省文化局拨款,由宜宾市文物管理所进行维修施工,半载乃竣”的寥寥文字。一些资料中,有“旧州塔,亦称旧州白塔,位于四川宜宾。塔为四方形砖塔,十三级密檐式,系印缅塔式建筑风格。塔内壁画具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从建造手法看,具有古地方建筑之遗风。1941年梁思成、莫宗江、刘敦桢等古建筑专家考察,认定为宋代建筑(建于北宋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塔脚南北长7.35米,东西宽7.4米,塔高29.5米,塔基以砖砌成,砌砖均用泥土粘合)。该塔距今900多年,虽历经无数战乱风雨,保存完好,巍然耸立在岷江之滨,每当夕阳西下,金波帆影,千鸟归林,古意盎然,‘旧州夕照’成为宜宾一景”的记载。
塔东北是红墙楼,一楼有几张桌子,有的桌子上放着纸牌,有的放着麻将。塔西南是一块空地,那儿的银桦树与塔平行着栽着;没有座椅,只有砖栏。
独自坐在砖栏上,听风,听树,听心声。忽的想到上午在路上遇到的那两路女孩子。先前一个,我只看一眼就记着了她;后来那两个,我多看了一眼,却还记不起。我笑着,心想原来喜欢是这样的。如果喜欢,就连那名字,也觉得别有意义吧?从前觉得“涛”很平常,可是当喜欢的人的名字带一个“涛”字,就觉得“涛”念起来都好听,而“涛”又似乎有着纯真、善良、阳光的意思——而之前,这些都是没有的。在人生这部小说中,每个“我”都是主角,如果没有意外,那么主角喜欢的才是进入了主角世界的,比如那两路人,第一个女孩子,进入了我的世界,是“我”这部小说中的一员,而另外那两个女孩子,并不是“我”小说中的一员。同理,她们都不喜欢我,在她们的那一部小说里,我从来都未曾出现过。
我起身来,似乎这儿并没有什么好看的。树,生了小树的白塔,牌屋,菜地……但是我喜欢这里,这儿虽然不是一个值得游玩的地方,却是一个值得久居的地方,你也想仰望高树,静听风涛吧?
在离别的时候,又想到几句话:有塔望江立,儿郎慕名来。江塔故常在,儿郎不复来。
我常常是这样,一个地方,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了,我知道,旧州塔我也很难再去了。但是,旧州塔才不会管我呢,它还是在它那儿,只是慕名去游历的,是别的“我”。来来去去,代代无穷。
桃花树下人
二零一九年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