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想法读书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蓝天下有个我

#蓝天读书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本书钱穆从制度的层面对汉代以来的政治得失,尤其是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比较详细的讲述了制度在各个方面的演变过程。

    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六尚十三曹”,到汉代“三公九卿”,到唐代“三省六部”,到宋代“两府三司”,到明朝“内阁六部”,最后到清朝“军机内阁六部”。这些朝代的制度有变化又有传承,这是钱穆先生所看重的,他主张在传承传统上的变革,所以其一再大力反对全部打破后的重建,这是其政治立场和态度,所以导致世人对其评价的是是非非。

    中国的政治制度变化,最重要的就是围绕皇权、相权、监察权的变化而展开,并且是有详细的制度安排的,所以汉唐以来的中国不能简单以“专职制黑暗”来简单概括。但历代以来皇权总是有自我膨胀的动力,尤其是遇到精力旺盛精明能干的皇帝更是如此,到了其后代精力不济举不起这权利之鼎时,自然有人出来替他扛,权臣也好,后戚也好,宦官也好,反正不会有真空,最后利益不可调和一团乱麻时,甚至普通民众也想问一下鼎的重量。

    政治、经济、军事,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总是缺乏一套稳定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军事制度,这背后自然有经济的深层次原因,游牧民族军事组织便利,但其政治制度缺有野蛮和落后,自然不可持久。所以清朝入住中原后全面汉化尤其是在政治制度上,虽然钱穆先生一直大力抨击其为“部族统治”,但其在政治制度汉化上确实是做的最好的一个外来民族。个人认为,要想社会稳定,第一位的是政治,第二是军事,第三是经济,顺序不可错乱,不然非要乱。所以朝鲜搞“先军政治”也无可厚非。

    钱穆在此书中专讲制度,不讲人事,这和我们一般的历史书是大不相同的,这是此书值得读的一个优点。但其没讲每个朝代变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认为不管人事也好,制度也好,促动朝代变更历史巨变的是社会利益流动的结果,这在我上学时候写的一篇心得里有详细阐述,有空时候贴出来,比较长,哈哈。

    写于丹霞山途中,2018.12.24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