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点赞汇总锦瑟九十九理事会推文收录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老师妈妈的燃烛人生及梦想

2023-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月天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4期“烛光”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张桂梅

同样的笑颜,同样的角度、姿态,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

照片上的张桂梅,在中国她的先进事迹已家喻户晓,现在她仍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01  老师眼中的老师妈妈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周云丽老师说,我们的老师妈妈用近15年的燃烛人生,点亮了我们山村孩子飞出大山的梦想。我们拿青春赌明天,她用真情换此生。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2008年她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是刚刚成立的华坪女高让她有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2015年秋,大学毕业生周云丽,放弃编制回华坪女高,接力恩师张桂梅,也站上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讲台。回归母校后,她成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

周云丽说,为了学生我们的老师妈妈她搭上了几乎整条命。我们华坪女高的誓言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02  华坪女中的由来

看过很多报道,在建校这条路上,张桂梅校长经历的质疑实在是太多太多。

有人至今骂她:“只建女校,就是搞男女对立。”

但其实,关于建女校的原因,源于她一次家访的经历。

在那次家访中,女学生的家长说:“家里没钱了,只能让她回来帮忙。”

她转头问女学生为什么不上学。女孩强忍着委屈,心口不一地说我不想上了。

张桂梅记得女学生说过有个弟弟,便随口问了句弟弟在哪?

原来正读初二的弟弟被家长送去镇上补习了。

张桂梅知道,孩子不是不想上,是因为家里穷,重男轻女的家长总觉得女孩读书没用,不愿再供她读书,于是张桂梅把她带回了自己的家,用微薄的薪水支持着这些依旧渴望读书的女孩们。

就这样,她用瘦弱的身躯托举着自己的学生,帮她们迈上了更高的台阶。也正是这些女孩们的经历,让张桂梅有了办女高的想法。

她的想法也可以说是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这些女孩子们可以有书可读,不用困在大山里,可以追求自己的广阔天地。

张桂梅意识到,在大山里,女孩们要想获得教育资源,需要付出比男孩更多的努力,但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

所以,她单枪匹马,甘愿付出所有,就是为了给大山里的女孩们扫清读书路上的所有阻碍。

2008年9月,克服重重困难的张桂梅创办的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迎来了它的第一届学生,这所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承载了张桂梅一生的梦想。

有的人,拼尽一生,只为了下一代人,也许他们的名字没有多少人记得。

03  上千名孩子的母亲

为了把免费女子高中变成现实,张桂梅是想尽办法,也竭尽了全力;为了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翻过一座座山,一户一户地家访,走了10余万公里山路,找回了一个个辍学女孩。

张桂梅因为婚后不久,恩爱的丈夫患病去世,所以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她把这些女学生当作自己亲生的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情。

来华坪县之前那一年,是张桂梅失去丈夫最灰暗的时期,身边人都说,一夜之间她老了三十岁。

后来张桂梅在批改作文时看到学生写道:“我们再也看不到老师美丽的笑容了,都是哭兮兮的样子,我们喘不过气来。”

那一刻她幡然醒悟,命运虽然不公,但是自己不能就此止步,人生的意义不止于家庭。

于是,她主动申请调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华坪县来教书。在这里她努力挥洒汗水,也收获了乡亲们深厚的爱和帮助。

没想到,这么一扎根就是二十七年。

华坪女中建校至今也快15年了,这么多年,张桂梅教出了近2000名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张桂梅就是她们的母亲。

现在我们无法想象这所学校当年的环境有多艰苦,张桂梅为此付出的牺牲有多大。

华坪女中成立之初,学校新招进来17个老师,但不到一年就走了9个,理由是条件太艰苦;一所学校,没有饭堂,没有厕所,没有操场,只有教室和宿舍。

张桂梅好不容易建起的学校,因为师资不足就这么摇摇欲坠。

她不甘心,不甘心自己辛辛苦苦筹备的学校就这么垮了,也不甘心女孩们的求学梦就这么破灭。

后来翻阅剩下来几名老师的信息,她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于是她带领老师们重温入党誓词,自己也以身作则,睡得比学生晚,起得比学生早,老师们都留下来了。

解决了老师的问题,但孩子们上学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社会捐款,张桂梅甚至把别人捐给自己看病的“救命钱”也全部砸向学生。

她不怕死,只怕孩子们读书读不好。

04  老师妈妈的梦想

大家都说高考辛苦,仿佛永远都睡不够。但自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起,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张桂梅校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这样的日子,她过了近15年。

超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她的身体承受了巨大的代价,她被十几种疾病摧残,吃药已经成为了她的日常。为了缓解疼痛,她手上也缠满了绷带。

然而上下楼梯都需要人搀扶的她,依旧坚持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教学楼爬上爬下,检查安全措施,督促孩子学习。

她说:“我觉得我的时间越来少了,我抢一分钟是一分钟。”

因为贫困,女孩们刚入学的成绩都惨不忍睹,甚至还有个位数。

但是张桂梅的梦想不仅仅是希望女孩们能读高中,还要考上大学,甚至考上好的大学,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华坪女中,每周一次的思政课,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都坚持亲自组织和主讲,为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们加油打气,树立人生理想。

老师们每时每刻都被张桂梅校长深深地打动着,于是他们与学生统一作息,从凌晨五点半到半夜11点半,从黑夜到黑夜,几乎时刻守在学生身边,为她们答疑解惑。

老师和同学们齐心协力,学生拼命刷题,老师则豁出命地教。

女高成绩出来后,震惊了整个县城。

有网友说:“这个世上没有几个人是真想替别人改命的,但张桂梅是。”她为此付出的几乎是生命。

05  华坪女中的教学模式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外界不少人谩骂,理由是张桂梅对学生太过严格,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能做,完全就是一个翻版的安徽毛坦厂中学,而张桂梅也被人冠之以“周扒皮”“老怪物”的称号。

但她不在乎,只要学生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别说被骂,就是“要了她的性命”也无所谓。

而事实上,张桂梅也几乎为了这所学校,这些孩子,几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病,一直没有医治,她想把钱留给学生们的教育。

华坪女高的学习时间表一直贴在墙上,从早上5点30分到晚上23点30分,除了吃饭和午休,其余的都是上课时间。

而上课的模式大都是题海战术,不求懂,只求会。创建这个模式的张桂梅也一直饱受争议,有人甚至说她是在“毒害孩子”,但事实却是无奈的。

张桂梅也知道这个模式的弊端,但没有办法,以大山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不采用这样的模式,学生们哪里能拼得过城市里的人?

每年高考前,张桂梅都会坚持由学生搀扶着,艰难的走到学校门口,欢送学生去高考,年年如此,但张桂梅今年已经66岁了,她的身体已越来越差,谁也不知道她能再坚持几年,但就像她所说的:“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一定坚持下去。”

看着她艰难走路的样子,我们不禁有些伤感,这个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只为拯救一代人。

06  老师妈妈坚守的意义

2020年,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校长“时代楷模”称号。

在这次颁奖典礼上,华坪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陈法羽对张校长说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话,她几次哽咽,言语里满是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她说:“12年前能够成为女高的学生,是我最大的幸运。”

陈法羽不知道,当她穿上这身警服,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便是张老师最欣慰最开心的事情。

是的,长大后回馈社会就是对“校长妈妈”最好的报答。

张桂梅校长从来不求这些学生能回报些什么,但总希望能为她们做些什么。正是这样的精神,才让她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女高学子。

她们当中有放弃县城编制,毅然回到女高教书的周云丽;也有受到张老师鼓舞,赴西藏参军的丁王英;还有许许多多女高的学生们,她们成为了医生、警察、律师、老师等。她们不断向上,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07  一段采访引起的争议

张桂梅校长有一段争议源于一次采访,她与记者谈起自己的一位女学生。

当时,这位女学生带着钱来母校捐款,可张桂梅得知这位女学生没有出去工作,而是在家里当全职妈妈,她直接怒斥:“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我们把你供了出来,你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此话一出,引起舆论一片沸腾,许多人说她歧视全职妈妈,这番言论着实曲解了张桂梅的一片苦心。

要知道,大山里的女孩没有退路。不读书,就只能早早嫁人,一辈子被困在家里,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

她是爱之深,责之切。

她怕自己用命教出的学生依旧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后来这名被骂的女生在第二年考上了贵州安顺某小学的特岗教师。

对于张桂梅的怒斥,她没有丝毫怨言,她觉得老师妈妈“话丑理正”。

08  老师妈妈的半生回顾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

1996年,人到中年遭遇了丧夫之痛,失去精神支柱的张桂梅几度崩溃,陷入绝望。怕触景伤情,她离开了大理来到了丽江华坪县继续她的支教工作。

她说“原想与他白头偕老,只是命运多变,造化弄人,只留我孤身一人,憾度余生。”

尽管经历绝望,她依旧把希望带给世人。来到华坪县的张桂梅开始了她的人生第二生涯。

在这里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但张桂梅发现华坪县的一个现象:这里因为地处大山中,十分贫困。有些女学生,读书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没有再去学校。

不明所以的张桂梅来到这些女学生的家中询问情况,可听到看到的一幕幕却让她格外伤心。

家长的话让张桂梅很是心痛,她深知这些家长也很无奈,但女孩不读书,没文化,那么她的孩子甚至孙子也很难得到好的教育,张桂梅觉得自己要想办法改变这个情况。

于是她产生了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想法。

随后她找到了有关部门,希望能得到支持,建立一个全免费女子高中学校,但碍于当时的条件,张桂梅的请求被拒绝了。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放弃。

2001年,张桂梅主动担任了该县的福利院院长,用自己微薄的薪酬,养活着十几个孩子,在担任福利院院长期间,张桂梅教孩子们知识,告诫她们要好好学习,还带着孩子们出去摆摊赚钱谋生,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张桂梅就是她们的母亲。

那些悲苦的日子,曾一度让人感到窒息,但好在她没有放弃,最终迎来了曙光。她为孩子们埋下信仰的种子,让孩子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近50年,推动创办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她心中装的是山里的女孩,想的是如何让她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她的心里,除了山村教育事业,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隙。她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堪称最美奋斗者。

一个人把什么放在心中,才会将什么奉为圭臬,进而明确人生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体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她身上体现出的纯洁纯粹的党性,令人敬仰,启人思考。

回顾张桂梅校长的人生历程,她的一生,是不屈的一生,也是充满斗志的一生。

张桂梅的生命之花,开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张桂梅的“拼命”有多值,又有多美!

正如颁奖词里形容的那样: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