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职位总是很难招?

2017-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轩客要进步

当部分群众在感慨工作不好找的时候,企业也在感慨人不好招。

互联网+招聘,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了很多的市场。传统招聘网站不断改版,新的垂直招聘方式应运而生。其实主要就是在做两件事,一个是扩大受众群体范围,另一个是增进受众在招聘过程中的感受。这两个方面在不断的改进,但即使是这样,有些职位该难招还是难招。

职位招聘难易程度关键在于职位属性。

特别高级的职位先暂且不谈,毕竟涉及到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精英类人才到哪里都是少的。就想想普通人群能接触到的职位,有以下几类是属于难招的:

第一类,工作内容重复性高的,心理压力大的,职业安全没有保障的,如电话销售,中介类性质的职位。

工作内容同质性强,看着老板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电话单子一个个打,属于乱枪打鸟型,打中一个就是赚,打不中就继续。工作重复,被拒绝的概率大,同时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能成功一单的话,会有巨大的资金收益,肯定会有人拼着命的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销售房产的,销售证券的等等,就有一部分业务在用这种销售方式。

可是模式已经偏陈旧,在20世纪八九十年的时候,这个玩法已经被玩的很熟练了。《华尔街之狼》和《当幸福来敲门》,这两部电影立意不同,但是其中都有个情节,就是主人公都是通过电话销售来达到了人生巅峰。需要再想一想啊,已经用了三十年的玩法,现在继续同样的模式,效果会一样吗?客户对销售方式已经免疫,长期难以做成一单,收入不能保证。如果销售的产品再不是特别好的,其中若有些骗人的成分,在这个不缺吃喝的年代,估计很少人会为这样的职位来趋之若鹜。

客户服务也是属于工作内容重复性高的,但是这个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职位安全性会高很多。如果要是政府机构招客户服务人员,要求不高,创造就业机会,又有政府背景,难度系数会小很多。但是如果是企业中招客服,难度系数又增大了。事业单位,民办大企业,民办小企业,难度系数依次上升。

第二类,同样工作内容重复,工作环境一般或不好的,如工厂中的普工。

经济条件都好了,再要人去办公环境差,体力付出多的,这样的人还真不好找。从外地到大城市里来,最开始会感觉很幸福了,过一段时间后经不住和其他行业的来比较,心里就开始蠢蠢欲动,呆不住了。看见个新闻,有个普工一年跳槽12次,也是醉醉的,关键是跳槽12次人家也成功找到下家了。人难招啊,这么不稳定的也是要了,可想而知招这类人有多难,选择的余地都不大。

第三类,各行业通用,个人付出和收入严重不成正比的。

每个人都觉得老板开的工资是低的,这类心理学范畴先不考虑。个别职位,要求个人付出的和收入严重不成正比,比如给3000块工资,却要求每天16小时随时准备工作待命的,估计能承受住的人真不多。像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报出来的东南亚血汗工厂,这样的职位居然用囚禁工人的方式来完成工作,真是令人发指。

职位不好招,其实也体现出一种社会倾向。如果一类职位不好招,可能是这类职位本身有一定的问题,没有人来做,会促使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完成,改变职位中不利于招人的属性,或改进,或取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