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老版西游洗脑了吗
大家都说老版的西游记经典,我们不知道经典为什么是经典的,只知道《红楼梦》比《金瓶梅》地位高,郭靖的江湖地位比不上张三丰,而张无忌又比不上郭靖。
作为一个不靠谱的西游粉,我从一个普通人(观众和读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老《西游记》为何经典。
这篇文章,不谈演员们的敬业,不谈专业的词曲音乐,也不谈我弄不懂的摄像,取景之类,只谈电视剧对原著的改编部分。
86版西游,导演杨洁和编剧大刀阔斧的改了原著,删除了很多阴暗的部分,增添了许多温情与人情的地方。她改编的《西游记》,更加有“人情”味,故事更摇曳生姿,这从随手拈来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
比如被大家玩坏了的红孩子的台词: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原著里有这句话,不过有一小丢丢不一样,它长这样:
“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
看起来仅是称呼之差,但是“猴子”却一下子走进了人的心里,你忘不掉他了——这个光着腚,拿着银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此刻正作死地对着菩萨发问。
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改动,已让人见识到编剧的厉害,下面这些改动,更是直戳人的心底。
一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原著中,似乎唐僧对悟空都是比较无情的,不时出来戳伤大徒弟的心。
不过在86版《西游记》中,唐僧还是为悟空做过一件让我非常感动的事情。
那时候的他,让我觉得是一位长者应有的样子,也是值得别人奋不顾身去保护的。
剧情是这样滴:悟空被唐僧救出了五行山,路上打死一只老虎,割下虎皮后,师徒二人借宿在五行山下的陈老汉家。
晚饭后,天色黑了下来,这时镜头给到茅草屋外,有风吹过,近处的草丛在动,唐僧的身影映在纸糊的窗户上,看上去是在做针线的动作。
果然,镜头拉到屋内,唐僧在小心翼翼为悟空缝制虎皮裙,穿针引线,全神贯注,全然感受不到屋外强盗环伺的杀气。
风吹动灯火,唐僧伸手去挡,悟空见状,跳将进来,把油灯移近唐僧,呵呵笑道:想不到师父还有这般手艺!
唐僧对悟空说道:“天气凉了,我见你衣衫单薄,这件虎皮就为你挡挡风寒吧!”
悟空听后简直不敢相信啊!上蹿下跳,开心说道:“给我的?”
也许,几百年来,也没谁真正关心他这个毫无背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孩子吧?
那种被人关爱的感觉,他没得到过。所以,一件虎皮裙,就能让他如此高兴!
然后悟空因为过于激动,跳过来摆弄虎皮裙,一不小心让唐僧被针扎到了手!
悟空赶忙为唐僧吹气,这画面,好不温馨!
此时,唐僧也不过淡淡的说了句:不妨事。
当悟空穿上师父亲手为他缝制的虎皮裙时,他围着师父跳来跳去比划着问:好看吗?好看吗?
那满满的喜悦,多像一个孩子在父亲面前流露出的撒娇与放松。他出世快一千年了吧,似乎从来都这么高兴过...
一张虎皮裙收了他的心,一顶紧箍咒收了他的身。从此取经的路上山不再高,水不再长——只要师父喊一声“悟空救我”,他就不管刀山火海地应一声“俺老孙来也!”
然而总有人煞风景,连多一刻的温情都不愿意给他。孙悟空因六个毛贼与唐僧产生了三观上的冲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筋斗云飞到了东海龙王那里。
吃了一杯茶后,见后壁上画着一副圯桥进履的画,不解其意,龙王告诉他图画中说的是黄石公和张良的故事(大家都懂,我不啰嗦了),然后劝他去保唐僧。悟空听着龙王讲的故事,满脑子都是师父给自己缝虎皮的温馨画面,嘴上逞强,心里却早飞到唐僧身边去了。
然而无情的是,后来看到原著——居然是孙悟空亲自问那位陈老头要过针线,恰好看到唐僧洗澡时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然后悟空就自己用针线缝在一起了,打一个马面的折子,围在腰间,还用了一根藤条缠住(真心疼猴子)。
还是他走到师父面前问他好不好看,唐僧连说了三个好后,就把那件旧直裰送给悟空了。
悟空然后唱个喏:承赐,承赐!
这TM一点也不温馨啊!
这师父一点也不贤惠啊!
那圯桥进履的故事后,“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废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
这便只是一个冷硬的道理而没有任何的脉脉温情了。
这一环节的改编真是神来之笔,让你不得不佩服编剧美好的人文关怀,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也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让人瞬间感动。
唐长老就是用这一个温暖的动作,走到了孙悟空的心里。
我想,无论西游的路上有多少磨难,悟空恐怕还是觉得自己曾经幸福过——那个师父为他缝制虎皮裙的夜晚,是他此生最幸福的时光。这种短暂的幸福,只要想起,就足以抵消师父的刻薄与无情对他的打击。
后来在花果山,悟空喝问猪八戒:
“俺老孙身在水帘洞,心随取经僧。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他现在哪里受难?”
猪八戒不由自主说:师兄,你好仁义啊!
悟空本拥有一颗不羁的心,却变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美猴王,难道跟虎皮裙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被老版西游洗脑了吗二
西游记中最让人难忘的改编,莫过于女儿国的故事。
原著中是这样的:一些女儿国国民对于唐僧四师徒非常垂涎,尤其是一句“人种来了”,更显生猛。接着是女王出场,不愿倒换关文,要与唐僧成亲。
悟空出主意他们徒弟三人先走,留下唐僧假意成亲,骗签通关文牒,出城后对女儿国上下人众使个定身法,待他们走远后,再解除法术。
他们还真这么干了。所以后来唐僧被蝎子精抓走我相当不同情,但是导演剧情一改,估计每人观众都气的跺脚,把蝎子精骂了几遍。
电视剧里增加了“夜间鉴宝”环节,不过不得不说,改的不错。
女王躲在帐中充当国宝,见唐长老一脸懵逼,发动媚术攻势:“难道在御弟哥哥眼里,我还算不得国宝吗?”
唐僧不答——他对自己应付不来的事总是沉默以对。
女王请唐僧坐下,唐僧却步步后退,防御心理还很强烈,下意识伸手挡住对方。
高能来了——女王去点灯,唐僧趁着女王背对着自己,偷偷瞄女王一眼,结果这一眼瞄上去,就再也挪不开了。正好这时候,女王也回头看了一眼,微微咬舌的动作真是媚态横生。
唐僧下意识轻轻地念出一句“阿弥陀佛”——他的心一定是狂跳的。
烛影摇红,佳人难得。春宵一刻值千金,但是女王绝不能说出如此粗鄙之语,她说了一句“烛光也知人情,欲照今日之喜”,给唐僧留了余地。
唐僧高冷的反问,“不知陛下喜从何来?”
女王大方承认,想要人间欢乐。
唐僧招架不住女王的进攻,也抵抗不了自己的心,满头冒汗,虚弱地打出“四大皆空”的招牌动作。
女王这样破招:“如果你敢睁开眼睛看我,我不信你两眼空空。”
唐僧试着睁眼一下又闭上了,额头更加汗哒哒地。
女王乘胜追击,“不敢睁眼看我,还说什么四大皆空。”
当唐僧睁眼看的时候,他目瞪口呆,然后又是一句“阿弥陀佛”。
她那么美,美得不可方物,美得倾倒众生。他一定后悔,我究竟为什么要许身佛门?
似乎下了决心一样长出一口气,然后擦了擦汗(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擦擦汗,这么半天光魂不守舍了),打出最后一张王炸,“来世若有缘份——”
然而女王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追求真爱的决心:“我只求今生,不想来世。”
女王顺势靠在了唐僧的肩上,这次,他没有推开她。
唐僧随后那一声“陛下”,简直太甜了。
唐僧从完全抗拒到不再抗拒,女王则是一往情深,这段对手戏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可惜蝎子精太煞风景,突然把唐僧夺走。
蝎子精在琵琶洞里对唐僧百般挑逗(段数比女王难看多了),唐僧闭嘴不理,妖精不解:你刚才还和那女王柔情蜜意的,怎么对我爱理不理呀?
唐僧一句话怒对之:“人妖岂可相提并论?”
看到这里,真想拍案叫绝,原来你唐僧也不是那么坚不可摧呀,之所以能守住“真精”,是因为之前遇到的女人都是妖怪,现在一个娇滴滴的人(女王)就可以把你收的妥妥滴。
集末,唐僧女王两人并肩而行,你如果注意看两人神态,就会发现细节:女王仍然满脸希望,递关文时,仍然眼带询问,然而唐僧心里就一定平静吗?如果说唐僧真的无情,那是假的,眼里全都写着呢。
直戳人心的一幕上演:唐僧马上回望,转眼分离。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插曲《相见难别亦难》,唱哭了多少人?
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他让你看到人的一面,让你在笑中不觉带泪。有了这个剧情,唐僧的人生才算圆满。
你被老版西游洗脑了吗三
西游队伍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成员——白龙马,他本是西海敖闰第三子,原著中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被押到斩龙台,是菩萨亲见玉帝,讨他下来,与唐僧做个脚力。三太子做不成了,只得在鹰愁涧栖身,静候取经人。
按照常理,孩子即便犯错,做父母的也多会包容。所谓“虎毒不食子”,为何西海龙王偏偏下得狠手,不但不隐瞒,反倒主动禀奏玉帝,必要置儿子于死地?
看完原著才会明白,西海龙王敖闰的儿子们之间明争暗斗,足以上演龙宫版的《九王夺嫡》大剧,但是小白龙的戏份却又非常薄弱。于是编剧妙笔一改——
故事从东海龙王嘴里说出,玉龙三太子由于在新婚当天撞见老婆(龙女万圣公主)出轨“黑道大哥”九头虫,吃了醋,暴力泄愤,一怒之下砸了洞房,烧毁了玉帝赐的夜明珠,犯下天条,被罚在鹰愁涧受苦……
活脱脱的三角恋——原来世间万物,大家的遭遇都大同小异。
翻烂原著,都没找出玉龙三太子和万圣公主有任何蛛丝马迹的瓜葛。这样一改,不但他的忤逆行为就变得情有可原,而且更有戏剧性——男女狗血恋情自古都是亮点(只是心疼小白龙,第一次出场就戴绿帽子)。而且,《扫塔辨奇冤》中增加小白龙的戏份就显得顺理成章。
那一集是这样的:小白龙听了黑鱼精之言,得知九头虫要毒死自己,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男人的尊严容不得他再做“沉默的白龙马”,于是不管不顾现出真身,直冲碧波潭而去。
进入碧波潭之后,三太子对水底机关轻车熟路,遇到龙女,二人缠斗一翻,海带与宝剑对舞得还挺优美。龙女不像小白龙剑拔弩张,反而还有点缠缠绵绵余情未了之势。
再次相逢,龙女诱惑小白龙:我还爱你,我们在这潭底做一对快活夫妻,何必去做那人人乘坐的白马呢?
小白龙眼珠转了转,假意道:公主之言,倒也有理。
然后二人开始调情,直到小白龙利用男色拿回国宝。
这段改编就内容来说有些争议,因为比较狗血。但是小白龙戏份增多后,形象丰满很多,当你想起他,不再是那个没有存在感的白马,而是会吃醋,会发怒,也有恩爱情仇的一个人,跟我们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你被老版西游洗脑了吗这就是老西游的厉害之处,它用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你的心里,甚至让你觉得西游就是这个样子,这绝不是靠酷炫的特效,大把的砸钱就能做到的。
有人说,我们被老西游洗脑了,原著中孙悟空又矮又丑,唐僧超级虚伪,自私无趣,八戒的形象就是一只猪精,玉帝和如来以及各路菩萨都心胸狭隘,情节也多血腥和残忍……然而杨洁导演的西游是有情有义美猴王,师慈徒孝的画面,情节欢乐有趣,也不乏温情。
而我们心里记住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杨洁导演呈现给我们的。
其实这不好吗?就改编的电视剧而言,貌似都逃不了“是否忠于原著”这个命题,然而二者没有高下之分。改编是二次创作,只要观众喜爱,就是经典,就是好的作品,而不是完全照搬原著,让它变成经典。
虽然看过原著,但我仍愿意被老西游洗脑。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