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着走第12天01
01站着教书的先生
一进院,垂花门,挡风屏。二进院,长亭廊,挂书画。三进院,正房座,是学堂。一片冬日清亮的曦光掠过二进院和三进院的房檐照射在学堂门的匾额上。
这是一间清朝康熙年间的私塾。私塾里,一位先生头戴六合一统帽,左手持书,右手负背而立,嘴唇微张,似在教学童吟书诵经。
先生的桌几上有笔架,墨盘,纸张,书本,戒尺等一应物品,桌几背后的墙面上挂着一幅孔子的画像,一块1米见方的沙盘将先生的桌几与学童们的几案拉开距离,学童们的几案上仅放有一方砚台,一本书,一支笔和几张白纸。
“蒙童之来求我,欲绝所获也,匪我求蒙童”。在晨光熹微里,我仿佛看到了这间私塾冬日开学时学童们入学的情景。“正月农事闲暇时、八月暑退时、十一月渐渐冰冻时,这三个时间都是农闲时节,我国汉代一年有三次入学开学时间。南北朝时期,入学时间得到了统一,冬天入学成为定制,虽历朝开学时间并不相同,但基本上都遵循“不夺农时”这一规律。到了清朝,亦是如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在寒冷的冬学日子里,天尚未亮,学童们听见公鸡打鸣,便起床更衣洗漱,亦趋亦跑着奔向私塾。
因为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所以学童们要先参加“入学仪式”。“入学礼”被视为人生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入学仪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入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正衣冠”。学童们一一站立,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童们要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行过拜师礼后,学童们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入学礼毕之后,学童们正襟危坐于课桌旁,私塾先生开始讲经,讲经的内容主要围绕“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智”三方面展开,先生首次开讲,有的以《论语》开篇,有的以《诗经》开篇,也有的以《三字经》开篇,然后再续讲“四书”、“五经”、《百家姓》、《千字义》、《弟子规》、《孝经》等启蒙读物,还有如唐诗宋词、《左传》、《史记》等其他内容,但总归一点,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围绕着“教人如何做人”这个德育主题进行的。
授课时,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授书或上书,学生拿着自己的书上到先生的桌子那里,先生根据学童翻到的自己要学习的那一页为其用木质或骨质的一头粗一头细的句点印章点上标点符号,细的那一头是个小圆圈,盖在书上表示逗号,粗的那一头是大圆圈,盖在书上表示句号。点书完成后,先生会给学生范读,先生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念完一段,再重新念一遍或几遍。先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学童学着先生摇头晃脑地放声念。上书的第三个阶段,叫“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串讲尤为重要的,是讲故事。学童们每次上书的内容并不多,蒙学阶段一般是十个字左右,大一些了一次二三十个字,再大一些了会更多一些,但最多也不超过一百字。学童们一天的上学时间为2-4个小时,所以上书的次数通常在三四次左右,如果能一天找先生上书十次左右的,基本上都是神童了。
授书结束后,学童们要背书。背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典籍本身,还包括典籍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如果按学童们每天背200字算,一年365天,苦读寒窗十年,至少能背73万字。在先生跟前背诵,须得纯熟,最好是滚瓜烂熟。背得不熟,要挨批评;背不下来,要挨罚。轻者罚站;重者,学生要伸出小手来,挨竹板打手心。在先生的要求下,大多学生都能背记不少经文,这些孩童背记的东西,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现当代许多著名的学者,他们孩童时期都大量背记名著。鲁迅小时候就能背《钢鉴》,茅盾能背《红楼梦》,胡适九岁之前就已熟记“四书”、“五经”,周祖谟能背《汉书》,陆宗达能背《左传》,钱穆九岁能背《三国演义》。张恨水在《山窗小品》中讲,他十四岁之前就能背诵《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诗经》、《千家诗》、《礼记》、《左传》等著作。这些现当代名人的成功,与他们孩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大数学童之所以进私塾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期望自己将来有一天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入仕为官,所以他们真正要背过的首推十三经,科举要考的八股文是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就以此为题作文。十三经多少字?据南宋郑畊老统计,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近人黄侃除去伪古文,则17925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传(清阎若琚统计)44075字,谷梁传(清阎若琚统计)41512字,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共计641326字。背过这64万字就可以进考场了吗?当然不行。古代科举考试的复习资料叫“高头讲章”,就是把十三经的每句话都作题目,下面附上一篇典范八股文。另外清科举虽然主考八股文,但诗词文赋,天文地理也要好,要掌握诗词文赋,就要背过或熟读楚辞、乐府、汉魏六朝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文选、古文观止等等一系列诗文,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数术、拳理兵书,都要涉猎。古代教育没有课本,都是读原著,整本读。所以学童们学业有成后能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决非虚言。
先生授课的第三步,叫复讲。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举手告知先生,再次上去先生那里把先生刚才讲给他的,再给先生复述一遍。
从授书,到背书,到复讲,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课堂教学。由于每次授课的时间不长,每个人一次授书也就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所以一天下来先生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整个过程,先生都只是引导点拨,学童自小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除了授课,还有复习,还有会讲,还有考试。复习,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断地滚动,不断地重复。会讲,是讨论课。出一个题,大家讨论,检验学习成果,发表个人高见。切磋和讨论,也是学习得真知,尤其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就是会讲。会讲最后,老师点评。朱熹与张栻在岳麓书院的会讲,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会讲,都是历史上的著名盛事。史载,各地的学子们得到消息,纷纷骑着快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路上的人流络绎不绝,讲堂内外围得水泄不通。饮马池的水一下就被学子们的马喝光了。台上台下的辩论连续三昼夜不辍。考试叫朔望日考试,即每月初一和十五日要考试,先生出一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一篇作文。文不拘长短,私塾先生亲自批改,有时还讲评一番。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除了读书,先生还会根据自身的技能传授学生习字、唱歌、弹琴、跳舞、游戏、武术、农耕、下棋、医术等等,这个与先生自身的才能和学堂的及第都有关系,但总归还是以授书为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童们摇头晃脑,朗朗咿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私塾先生手持竹杖,习字在沙盘,挥斥方遒。
一片荒无人烟的田野,一掊沉睡的荒凉墓冢,几棵万古长青的松柏,一起随着夕阳里鸿雁的哀鸣埋葬在了黑白的异度空间。这里是结界,也是昨天,这里是昨天,也滋生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