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 读书笔记-不谈时间记录
今日花了2个小时将《奇特的一生》匆匆翻了一遍。几年前在看完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后就在Kindle上入手了这本书并认真看完,实践,以失败结束。
最近看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写到了《奇特的一生》系列读书笔记,最近关注的书评公众号李小墨提到了《奇特的一生》,还有周小白也写了这本书的书评,还有Rue班班刚读了这本书并做读书笔记……刚好最近又在看时间管理的书,所以有了今天的2小时快速通读。
大家都把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分析了又分析,评论了又评论,我却从这次通读中发现了其他令我感兴趣的内容。
1、统计学的重要性。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月分析、年度总结就是基于统计学知识。另外水湄物语在公众号文里提到她2017年在可汗学院学习的就是统计学。这是我第二次注意到统计学这个主题,如果有时间,未来要完成的梦想清单之一,在可汗学院里面学习统计学。相信它会让我更客观地看待一些事情。
2、分类学的重要性。柳比歇夫的很多研究工作就和分类学有极其重要的关系,还有他的读书笔记、书信等资料。我联想到的是自己工作中的分类归档,还有现在大家经常提到的素材库分门别类。所以,这也是值得重视并研究的内容。不过文中并没有分类方法的描述。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来阅读,形成一个主题阅读。现代的信息太多太多了,就算我有心截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材料,也需要做个分类,以便查找,这也是节省时间的一个重要方法。
3、一生的目标。《奇特的一生》里面写到:“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问题就在于: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秋叶大叔和周小白也提到了柳比歇夫从26岁就立志的一生的目标,所以,时间管理,最终还是人生目标的管理。
看看秋叶大叔这样说自己:
“当然我这种成长也是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在背后驱动。”
“至于这个伟大的目标,也许在别人看来根本不重要,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目标需要我付出一辈子努力,也无法做完万分之一。但是我还是希望,我能完成我的万分之一,甚至经过精心规划时间,创造性组织时间的用途,我能完成到百分之一。”
“一旦你真正想征服或者彻底融入这个世界,你就不得不反思你的资源瓶颈。除了时间,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去争取去创造,但是时间一旦流逝,就无法弥补。”
树立一生的目标真的是一件难事,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这个事情了。经常地去思考“一生的目标”这样的问题,能警醒我们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真正在意的事和物上面。我也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心灵渐渐清透起来,找到自己喜欢并愿意去努力做好的事务,内心笃定这个方向,当下的焦虑感渐渐消失。
4、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原文这样说:
“这些人的文化修养,广度和深度都比得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和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当时,科学家同时是思想家。科学家善于使本学科与整个文化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科学与思想携手并进。”
“从表面上看,他仿佛是惟妙惟肖地复制了一切必要的动作和行为,然而并没有心领神会。艺术的精神方面,他并没有感受到,没有领悟。他“知道”,他“熟悉”,他“了解”,他“通晓”,但是这一切几乎不能称其为文化修养。”
作为一个研究数学、生物、昆虫的科学家,柳比歇夫却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国内外的,还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类似书评的文字。他熟悉并且可以引用但丁的“神曲”原文,当然,还有其他的文学作品。
另外,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信息:
“俄文书共读 50本 48小时
英文书共读 2本 5小时
法文书共读 3本 24小时
德文书共读 2本 20小时”
柳比歇夫至少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我们学个英语都气气喘吁吁,更别提掌握第二外语了,更别提用第二外语阅读了。
其实关于文化修养和外语能力,我总觉得它们可以提高一个人内心的幸福力。如果是为了考试、拿证书,学习的过程中有种被绑架的感觉,但是如果为了更好地去欣赏美,影响内心的美感,那就有意思得多。
文中这样写到”柳比歇夫同他们的来往书信,反映出彼此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崇高的情操,令人赏心悦目。”仿佛,我也看到了“谈笑有鸿儒”的满室生香。
我也想起了一月姐不久前分享的一首诗: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突然就觉得,春天很美,能够享受这样的春天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