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读书与做人

2021-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雨0921

读季羡林生前最后一部授权作品有感

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事,季羡林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单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己还是幸福的。在季先生长达六十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有些什么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呢?季先生压缩成两个字: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关于这个季先生杜撰出一个专有名词“边角废料”,平时大家工作都非常忙碌,终日马不停蹄,季先生就在会前、会中、会后,构思或动笔写文章,把精力集中到脑海里,构思,写文章,当然在飞机上、火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是在步行的时候,脑海里更是思考不停。

季先生这个经验非常朴实,但是真正要做到确是非常不易的。首先写文章需要静心,当一个人整日奔波于日常事务时,被工作所困挠,有时是很能做到静心的。其次写文章需要找准题材和主题思想,有时候你有了一个想法,但又苦于无素材来支撑你的论点。最后写文章并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需要大量的阅读,同时也需要自己不断地思考,才能慢慢写出一点有声色和思想的文章来。

对季先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

季羡林称自己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他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季先生说自己读的书可谓多而杂,经、史、子、集都涉猎过一点,但极肤浅,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洪公传》《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岳》《说唐》等等,读得如醉似痴。《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是以后才读的。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长辈眼中来看,是坏。但是,季先生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

   几十年来对季先生影响最大的两位大师是:在德国是亨利希·吕德斯(HeinrichLders)和季先生的老师陈寅恪先生。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季先生个人兴趣之所在。吕德斯是世界公认的梵学大师。研究范围颇广,对印度的古代碑铭有独到深入的研究。印度每有新碑铭发现而又无法读通时,大家就说:“到德国去找吕德斯去!”可见吕德斯权威之高。陈寅恪先生从一个不大的切入口切入,如剥春笋,每剥一层,都是信而有征,让你非跟着他走不行,剥到最后,露出核心,也就是得到结论,让你恍然大悟。

 做人与处世

季先生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第一则关系中季先生说人类一直以来以为可以征服大自然,但事实上总是在征服之后被大自然报复。第二则关系中季先生的指导建议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第三则关系主要是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庶几近之。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季先生说据他个人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想起曾经自己一度自问甚至询问身边的朋友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人生是否有意义?如今想来不免显得有些幼稚可爱,季先生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已经上升到人类最高境界,实属我们平民百姓不能岂及。

关于长寿

季先生于2009年辞世,享年98岁。季先生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还是寿星,曾经有人问起季先生的养生秘决,季先生回答说,他奉行的是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这三不一样都没有做到,可见得改改习惯了。

  季先生说他并不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些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不挑食好理解,不管哪种食物,只要合自己的口味,季先生张口就吃。季先生平时以素食为主,外出开会也从来不挑食,胆固醇从来没有高过,身体也很好。

    季先生认为,不嘀咕最为重要,他说:“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设法克服之。”心里没了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

对于生命,季先生不做长生梦,他采取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他说:“人过了八十,金钱富贵等同浮云,等到非走不可的时候,就坦然离去,无愧于良心,则吾愿足矣!”

除了三不外,季先生还补充了一个独门秘籍,就是一个人决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根据外国一些科学家的实验结果,“用脑伤神”的旧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应改为“用脑长寿”。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季先生过去经常说:“不要让脑筋闲着。”他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人说他“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和同龄人相比,是真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